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783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随机且强烈的振动,具有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建筑抗震理论未达到科学严密的今天,仍不能准确地预测建筑物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所以仅仅靠计算很难使建筑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重视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设计。

梁柱结构是建筑过程中搭建框架的重要结构,为了保证在建筑受到振动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建筑梁柱连接节点设置阻尼器,通过阻尼耗能并吸收谐振频率来减弱地震作用力,但是现有的抗震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且大多是通过直杆连接缓冲件,在地震发生时,直杆的两端在挤压力矩下容易发生折断,导致抗震连接结构被破坏,建筑梁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震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且大多是通过直杆连接缓冲件,在地震时直杆容易折断导致建筑梁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

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梁、支撑柱和设置在建筑梁和支撑柱之间的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抗震组件包括弧形套筒、建筑梁连接段、支撑柱连接段、缓冲层、以及设置在缓冲层之间的缓冲弹簧,所述建筑梁和支撑柱上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分别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套筒为弧形的空心圆管,所述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形状相同,建筑梁连接段的一端为圆柱形且设置有固定孔、另一端呈弧形且伸入弧形套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套筒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圆柱端分别与建筑梁和支撑柱上的连接座铰接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弧形端伸入所述弧形套筒部分的长度大于未伸入弧形套筒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若干橡胶材质制成的圆形片叠加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建筑梁和支撑柱之间的抗震组件,抗震组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支撑柱两侧的建筑梁都能收到支撑,受力稳定;抗震组件包括弧形套筒、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建筑梁支撑段和支撑柱连接段通过连接座分别连接在建筑梁和支撑柱上,在地震发生时建筑梁受到振动发生偏移,建筑梁连接段或支撑梁连接段在振动的作用下载弧形套筒内滑动,结合缓冲层和缓冲弹簧对建筑梁进行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缓解建筑梁的振动,同时可以避免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受到直接冲击,导致折断,避免减震组件失效。

弧形套筒为弧形的空心圆管,建筑梁连接段的一端为圆柱形且设置有固定孔,另一端呈弧形,方便连接;弧形套筒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保证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圆柱端能稳定连接并支撑建筑梁和支撑柱,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圆柱段与连接座铰接连接,保证一定的转动余量,防止折断;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的弧形端伸入弧形套筒的长度大于未伸入的长度,防止弧形套筒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为:1为建筑梁,2为支撑柱,3为抗震组件,4为连接座,301为弧形套筒,302为建筑梁连接段,303为支撑柱连接段,304为缓冲层,305为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梁1、支撑柱2和设置在建筑梁1和支撑柱2之间的抗震组件3,所述建筑梁1和支撑柱2上均设置有连接座4,所述抗震组件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柱2的两侧,抗震组件3包括弧形套筒301、建筑梁连接段302、支撑柱连接段303、缓冲层304、以及设置在缓冲层304之间的缓冲弹簧305,所述弧形套筒301为弧形的空心圆管,弧形套筒301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形状相同,建筑梁连接段302的一端为圆柱形且设置有固定孔、另一端呈弧形且伸入弧形套筒301内部,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圆柱端分别与建筑梁1和支撑柱2上的连接座4铰接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层304,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弧形端伸入所述弧形套筒301部分的长度大于未伸入弧形套筒301部分的长度,所述缓冲层304为若干橡胶材质制成的圆形片叠加组成。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在建筑梁1和支撑柱2上装上连接座4,然后抗震组件3安装在连接座4上,具体地,工作人员先将支撑柱连接段303和建筑梁连接段302分别安装在支撑柱2和建筑梁1上的连接座4内,然后将弧形套筒301的一端套在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弧形端,并依次将缓冲层304、缓冲弹簧305和缓冲层304装入弧形套筒301内,然后转动弧形套筒301和建筑梁连接段302至建筑梁连接段302的弧形端能够插入弧形套筒301的另一端,最后将二者对齐并连接,保证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弧形端均能插入弧形套筒内,安装完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没有地震发生时,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2在缓冲层304和缓冲弹簧305的作用下能够稳定支撑建筑梁1和支撑柱2;当地震发生时,建筑梁1受到地震冲击发生震动,设置在支撑柱两侧的抗震组件3工作,具体地,建筑梁1发生振动,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圆柱端绕连接座4转动、弧形端在弧形套筒301延弧形移动,在缓冲层304和缓冲弹簧305的作用下缓解冲击,降低建筑梁的震动,防止建筑梁受损。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梁(1)、支撑柱(2)和设置在建筑梁(1)和支撑柱(2)之间的抗震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柱(2)的两侧,抗震组件(3)包括弧形套筒(301)、建筑梁连接段(302)、支撑柱连接段(303)、缓冲层(304)、以及设置在缓冲层(304)之间的缓冲弹簧(305),所述建筑梁(1)和支撑柱(2)上均设置有连接座(4),所述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分别与连接座(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301)为弧形的空心圆管,所述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形状相同,建筑梁连接段(302)的一端为圆柱形且设置有固定孔、另一端呈弧形且伸入弧形套筒(30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筒(301)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圆柱端分别与建筑梁(1)和支撑柱(2)上的连接座(4)铰接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层(30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梁连接段(302)和支撑柱连接段(303)的弧形端伸入所述弧形套筒(301)部分的长度大于未伸入弧形套筒(301)部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04)为若干橡胶材质制成的圆形片叠加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建筑梁、支撑柱和设置在建筑梁和支撑柱之间的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抗震组件包括弧形套筒、建筑梁连接段、支撑柱连接段、缓冲层、以及设置在缓冲层之间的缓冲弹簧,所述建筑梁和支撑柱上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建筑梁连接段和支撑柱连接段分别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且大多是通过直杆连接缓冲件,在地震时直杆容易折断导致建筑梁受损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垒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