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6053发布日期:2021-07-20 16:3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属于建筑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楼面常常需要设置分格缝,如浮筑楼板的保护层。浮筑楼板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一层隔声层,然后再在其上浇筑保护层的楼面构造。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或石膏基保护层。标准规定保护层宜按纵横方向单向不大于6m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宜设置在门洞口、墙体阳角处等位置,分格缝宜为假缝,深度宜为保护层厚度的三分之二倍。

目前人们设置分格缝都采用的方法为先将钢筋混凝土浇筑完,然后采用切割机切割出分格缝。工人操作强度大,且切割时产生大量粉尘和噪音,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使得在浇筑保护层时就将分格缝留出,不需要浇筑后切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分隔缝宽度和深度匹配的分隔板以及用于固定分隔板的固定件,至少在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设置有方便勾拉的通孔或所述支耳的上端向下弯折呈弯钩状;

所述固定件为附墙件或/和衬托;

所述附墙件包括底板,该底板能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让支耳卡住的限位结构;

所述衬托包括能被完全浇筑在保护层中的底座,在该底座上侧设置有分隔板插槽,所述分隔板下侧插入并固定在该分隔板插槽中。

采用上述方案,根据浇筑的保护层的厚度,将分隔板通过附墙件固定好,固定分隔板时,分隔板与底面的距离按照标准为浇筑保护层厚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如分隔板与其下面保温层之间有保护层厚度三分之一的深度的距离。分隔板的宽度和深度与分隔缝的宽度和深度匹配,然后浇筑混凝土或石膏基保护层,浇筑完后,待混凝土或石膏基保护层初凝后,适时将分隔板取出,自然形成与标准匹配的分格缝。省去了切割混凝土的工序,降低施工现场粉尘及噪音。

支耳一方面当采用附墙件固定分隔板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取出分隔板时可以通过提拉支耳将分隔板取出。在一般的楼面上,因为宽度不会太宽(其中一个方向不会超过6m),只需要横向或纵向布置一排分隔板。当宽度和长度均超过6m时,可以在分隔板上对应另一方向的分隔板的位置处设置让位缺口。

当进深不大时,也就是分隔板的长度不需要很长。可以采用两个附墙件固定一块分隔板。

当进深大时,由于分隔板本身厚度较小,分隔板容易产生侧向变形而失去稳定性,可以采用在两端采用附墙件固定分隔板,然后再在分隔板的中间某些位置底部加设衬托,衬托的底座的高度不宜大于保护层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在浇筑保护层时,可以将衬托完全浇筑在保护层中。在取出分隔板时,衬托不需要取出。

或者直接在两端和中部均采用衬托支撑分隔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该两块限位板与底板围成倒置的t形结构或l形结构,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支耳匹配,所述支耳能卡入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隙内。这样分隔板两端的支耳从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隙卡入,便能将分隔板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耳的上端先横折然后再竖折成n形弯钩,所述其中一块限位板能卡入该n形弯钩中。这样一方面便于支撑板的固定,另一方面,在提拉分隔板时,可以用手拿的钩子钩住n形弯钩,从而方便将分隔板取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条形螺栓孔,该底板通过穿过该条型螺栓孔的螺栓固定在墙体上。这样方便调节和安装底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

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分隔装置,在浇筑保护层时,自然形成合格的分格缝,这样省去了施工人员现场切割的工序,降低噪音,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附墙件主视图。

图3为附墙件俯视图。

图4为分隔板侧视图。

图5为图4左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衬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由分隔板1和附墙件组成。

分隔板1的厚度以及高度与标准要求的分格缝的深度和宽度匹配。附墙件用于固定分隔板1。

至少在分隔板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2,该支耳2的上端向下弯折呈弯钩状。优选,在分隔板1的两端均设置支耳2。支耳2的上端先横折然后再竖折成n形弯钩201。

附墙件包括底板3,该底板3能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底板3上设置有能让支耳2卡住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4,该两块限位板4与底板3围成倒置的t形结构或l形结构,两块限位板4之间的间距与支耳2匹配,支耳2能卡入两块限位板4之间的间隙内。且其中一块限位板4能卡入该n形弯钩201中。底板3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条形螺栓孔301,该底板3通过穿过该条型螺栓孔301的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实施例2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支耳2上设置有方便勾拉的通孔。衬托包括能被完全浇筑在保护层中的底座5,在该底座5上侧设置有分隔板插槽501,底座5可通过螺钉或粘结固定。分隔板1插入并固定在该分隔板插槽501中。底座5的高度不宜高于保护层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在浇筑保护层时,将底座直接浇筑在保护层内,不需要取出。

当进深大时,由于分隔板本身厚度较小,分隔板容易产生侧向变形而失去稳定性,可以采用在两端采用附墙件固定分隔板,然后再在分隔板的中间某些位置底部加衬衬托。或者直接在两端和中部均采用衬托支撑分隔板。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分隔缝宽度和深度匹配的分隔板以及用于固定分隔板的固定件,至少在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设置有方便勾拉的通孔或所述支耳的上端向下弯折呈弯钩状;

所述固定件为附墙件或/和衬托;

所述附墙件包括底板,该底板能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让支耳卡住的限位结构;

所述衬托包括能被完全浇筑在保护层中的底座,在该底座上侧设置有分隔板插槽,所述分隔板下侧插入并固定在该分隔板插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该两块限位板与底板围成倒置的t形结构或l形结构,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支耳匹配,所述支耳能卡入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的上端先横折然后再竖折成n形弯钩,其中一块所述限位板能卡入该n形弯钩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条形螺栓孔,该底板通过穿过该条型螺栓孔的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层分格缝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分隔缝宽度和深度匹配的分隔板以及用于固定分隔板的固定件,至少在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耳所述支耳上设置有方便勾拉的通孔或所述支耳的上端向下弯折呈弯钩状;所述固定件为附墙件或/和衬托;所述附墙件包括底板,该底板能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让支耳卡住的限位结构;所述衬托包括能被完全浇筑在保护层中的底座,在该底座上侧设置有分隔板插槽,所述分隔板下侧插入并固定在该分隔板插槽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分隔装置,在浇筑保护层时,自然形成合格的分格缝,这样省去了施工人员现场切割的工序,降低噪音,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猷;雷明;周川;王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绿色建筑技术促进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