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4510发布日期:2021-08-31 14:1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临时居住问题,一般会使用钢结构的活动房,钢结构的活动房虽然也便于拆卸和安装,但因板块大而重,不能折叠携带;相比之下,充气房具有放气后体积小,容易收纳转移的优点,但传统的充气房结构相比钢结构的活动房存在稳定性的不足,无法完全代替钢结构的活动房。如何提高充气房的结构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充气房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充气房,包括充气框架和主体;所述充气框架由一条充气横梁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组成,各拱形充气支撑柱开口朝下呈一字排列,所述充气横梁依次与各充气支撑柱的上部连通;所述主体的材质为拉丝气垫,所述主体包覆于充气框架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框架将主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之间互不连通。

进一步的,其中一条拱形支撑柱设有第一充气口。

进一步的,每个充气区域均设有第二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充气支撑柱的数量为5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房结构中,通过将充气框架设计为由一条充气横梁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互相连通形成的鱼骨状,而主体设计为包覆于充气框架的拉丝气垫结构,在充气房使用时,可先对充气框架进行整体充气,使充气框架膨胀形成鱼骨形的支撑结构,使整个充气房得到初步地撑起,再分别对各区域的主体进行充气,使相应的拉丝气垫膨胀,从而使充气房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即使主体部分发生漏气,也不会影响充气房整体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充气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充气房的充气框架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充气框架;11、拱形充气支撑柱;12、充气横梁;13、第一充气口;2、主体;21、第二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房,包括充气框架1和主体2;所述充气框架1由一条充气横梁12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11组成,各拱形充气支撑柱11开口朝下呈一字排列,所述充气横梁12依次与各充气支撑柱的上部连通;所述主体2的材质为拉丝气垫,所述主体2包覆于充气框架1的外部。

上述充气房结构中,通过将充气框架1设计为由一条充气横梁12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11互相连通形成的鱼骨状,而主体2设计为包覆于充气框架1的拉丝气垫结构,在充气房使用时,可先对充气框架1进行整体充气,使充气框架1膨胀形成鱼骨形的支撑结构,使整个充气房得到初步地撑起,再分别对各区域的主体2进行充气,使相应的拉丝气垫膨胀,从而使充气房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即使主体2部分发生漏气,也不会影响充气房整体的支撑。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房结构中,所述充气框架1将主体2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之间互不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充气框架1将主体2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之间互不连通,使得主体2的某个区域发生破损漏气时,不会影响其他区域,不会影响充气房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方便对漏气部分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房结构中,其中一条拱形支撑柱设有第一充气口13。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房结构中,每个充气区域均设有第二充气口21。

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个充气区域都设有充气口,方便分别对主体2的每个充气区域进行单独充气。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房结构中,所述拱形充气支撑柱11的数量为5条。

实施例1

一种充气房,包括充气框架1和主体2;所述充气框架1由一条充气横梁12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11组成,各拱形充气支撑柱11开口朝下呈一字排列,所述充气横梁12依次与各充气支撑柱的上部连通;所述主体2的材质为拉丝气垫,所述主体2包覆于充气框架1的外部。所述充气框架1将主体2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之间互不连通。其中一条拱形支撑柱设有第一充气口13。每个充气区域均设有第二充气口21。所述拱形充气支撑柱11的数量为5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房结构中,通过将充气框架设计为由一条充气横梁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互相连通形成的鱼骨状,而主体设计为包覆于充气框架的拉丝气垫结构,在充气房使用时,可先对充气框架进行整体充气,使充气框架膨胀形成鱼骨形的支撑结构,使整个充气房得到初步地撑起,再分别对各区域的主体进行充气,使相应的拉丝气垫膨胀,从而使充气房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即使主体部分发生漏气,也不会影响充气房整体的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框架和主体;所述充气框架由一条充气横梁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组成,各拱形充气支撑柱开口朝下呈一字排列,所述充气横梁依次与各充气支撑柱的上部连通;所述主体的材质为拉丝气垫,所述主体包覆于充气框架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框架将主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之间互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拱形支撑柱设有第一充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房,其特征在于,每个充气区域均设有第二充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充气支撑柱的数量为5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房;包括充气框架和主体;通过将充气框架设计为由一条充气横梁和多条拱形充气支撑柱互相连通形成的鱼骨状,而主体设计为包覆于充气框架的拉丝气垫结构,在充气房使用时,可先对充气框架进行整体充气,使充气框架膨胀形成鱼骨形的支撑结构,使整个充气房得到初步地撑起,再分别对各区域的主体进行充气,使相应的拉丝气垫膨胀,从而使充气房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即使主体部分发生漏气,也不会影响充气房整体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艳;林文涛;陈少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万顺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