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9278发布日期:2021-11-25 10:1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混凝土搅拌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粉料仓侧置式,这种结构占地大、外封装面积大,螺旋长、能耗高,不易维修,对场地大小要求高。另外一种是粉料仓顶置式,每个搅拌主机一般对应四个粉料仓,四个粉料仓呈方形布置,搅拌主机位于四个粉料仓中间位置,整体宽度大;当设置多个搅拌机机组时,间距较远,对场地大小要求高,不易集中管理;此外主楼主立柱采用a型支柱或者y型支柱,耗材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整体宽度窄、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能耗小的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
4.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底座和主楼钢架,所述底座内的空间可容纳罐车;在混凝土底座的顶面安装主楼钢架和搅拌主机;主楼钢架包括若干主立柱和斜撑,主立柱均为竖直方向,主立柱之间通过斜撑固定连接;主楼钢架设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安装粉料计量斗和骨料暂存仓,上层平台安装粉料仓;每个搅拌主机对应三个粉料仓,三个粉料仓呈一字型分布;搅拌主机位于任意两个粉料仓下方的主立柱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主机为多个,每个搅拌主机位于相同两个粉料仓下方的主立柱之间,相邻搅拌主机下方的主立柱采用一根。
6.进一步地,所述粉料仓支腿为八字型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面至粉料仓顶部的整体外围设有外封装面。
8.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底座下方近搅拌主机的一端为罐车空间,其他空间设置有控制室和外加剂室。
9.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斜皮带机和拢料斗;所述螺旋输送机设置在粉料仓底部出料口与粉料计量斗顶部入料口之间,斜皮带机的输出端在骨料暂存仓入料口上方,粉料计量斗、骨料暂存仓出料口均位于搅拌主机入料口上方,拢料斗设置在搅拌主机出料口下方。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11.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设计合理,水泥仓上置为一字型分布,整体宽度窄,占地面积小,降低了对场地大小的要求,尤其是宽度的要求;主立柱全部采用直立柱,垂直受正压力最佳,配合斜撑保证框架稳定性;多个搅拌主机间罐车接料距离进,集中控制室方便管理;粉料仓支腿采用八字形,相邻搅拌主机间立柱共用,减少混凝土基础施工,增大主楼钢架内部空间,保证罐车通道宽度;外封装面的面积小,施工简单,成本低;使用螺旋输送机的螺旋短,能耗低,效率高,维护方便;底座下各种用途房间的设置,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和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3.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4.图3是图1的俯视图;
15.图4是图2带有外封装面的结构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17.图6是图5的侧视图;
18.图7是图5的俯视图。
19.图中标记为:
[0020]1‑
粉料仓;2

粉料仓层平台;3

主楼钢架;4

主立柱;5

计量层平台;6

斜撑;7

混凝土底座;8

螺旋输送机;9

骨料暂存仓;10

粉料计量斗;11

斜皮带机;12

搅拌主机;13

拢料斗;14

罐车;15

控制室;16

外加剂室;17

外封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实施例一进行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一。
[0023]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7,在混凝土底座7内设有控制室15、外加剂室16以及休息室等用途的房间。
[0024]
在混凝土底座7上方安装有主楼钢架3及搅拌主机12。主楼钢架3包括若干主立柱4和和斜撑6,主立柱4均为竖直方向,主立柱4之间通过斜撑6固定连接,搅拌主机12安装在主立柱4之间,相邻搅拌主机12下方的主立柱4共用一根。
[0025]
主楼钢架3设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为计量层5平台,安装有粉料计量斗10及骨料暂存仓9;下层为粉料仓层平台,共安装有六个粉料仓1,每三个粉料仓1为一排,排成两排三列,每排粉料仓1下方对应一个搅拌主机12,共计两个搅拌主机12,两个搅拌主机12在横向位置均位于第一列与第二列粉料仓6之间,从而使混凝土底座7内罐车14的位置一致,不仅使接料距离近,方便管理,而且留出混凝土底座7内更多空间建各种多功能室。
[0026]
所述螺旋输送机8设置在粉料仓6出料口与计量斗10顶部入料口之间,斜皮带机11的输出端在骨料暂存仓9入料口上方,粉料计量斗10和骨料暂存仓9出料口均位于搅拌主机12入料口上方,拢料斗13设置在搅拌主机12出料口下方。
[0027]
粉料仓1支腿一侧为八字形设计。
[0028]
混凝土底座7顶面至粉料仓1顶端整体外围设有外封装面17,如图4所示。
[0029]
实施例二。
[0030]
如图5至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共安装有九个粉料仓1,每三个分料仓1为一排,排成三排三列,每排粉料仓1下方对应一个搅拌主机12,共计三个搅拌主机12,主楼钢架3内部的多功能室更多。
[0031]
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设计合理,水泥仓上置为一字型分布,整体宽度窄,占地面积小,降低了对场地大小的要求,尤其是宽度的要求;主立柱全部采用直立柱,垂直受正压力最佳,配合斜撑保证框架稳定性;多个搅拌主机间罐车接料距离进,集
中控制室方便管理;粉料仓支腿采用八字形,相邻搅拌主机间立柱共用,减少混凝土基础施工,增大主楼钢架内部空间,保证罐车通道宽度;外封装面的面积小,施工简单,成本低;使用螺旋输送机的螺旋短,能耗低,效率高,维护方便;底座下各种用途房间的设置,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和空间利用率。
[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主楼钢架,所述底座内的空间可容纳罐车;在混凝土底座的顶面安装主楼钢架和搅拌主机;主楼钢架包括若干主立柱和斜撑,主立柱均为竖直方向,主立柱之间通过斜撑固定连接;主楼钢架设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安装粉料计量斗和骨料暂存仓,上层平台安装粉料仓;每个搅拌主机对应三个粉料仓,三个粉料仓呈一字型分布;搅拌主机位于任意两个粉料仓下方的主立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主机为多个,每个搅拌主机位于相同两个粉料仓下方的主立柱之间,相邻搅拌主机下方的主立柱采用一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仓支腿为八字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仓支腿为八字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顶面至粉料仓顶部的整体外围设有外封装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下方近搅拌主机的一端为罐车空间,其他空间设置有控制室和外加剂室。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下方近搅拌主机的一端为罐车空间,其他空间设置有控制室和外加剂室。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混凝土或钢材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混凝土或钢材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斜皮带机和拢料斗;所述螺旋输送机设置在粉料仓底部出料口与粉料计量斗顶部入料口之间,斜皮带机的输出端在骨料暂存仓入料口上方,粉料计量斗、骨料暂存仓出料口均位于搅拌主机入料口上方,拢料斗设置在搅拌主机出料口下方。

技术总结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占地大、耗材大,成本高、不易集中管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底座和主楼钢架,所述底座内的空间可容纳罐车;在混凝土底座的顶面安装主楼钢架和搅拌主机;主楼钢架包括若干主立柱和斜撑,主立柱均为竖直方向,主立柱之间通过斜撑固定连接;主楼钢架设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安装粉料计量斗和骨料暂存仓,上层平台安装粉料仓;每个搅拌主机对应三个粉料仓,三个粉料仓呈一字型分布;搅拌主机位于任意两个粉料仓下方的主立柱之间;其优点在于设计合理,整体宽度窄,占地面积小,降低了对场地大小的要求,其外封装面积小、施工简单、成本低,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和空间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 吴志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新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