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8407发布日期:2021-10-30 09:1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施工中,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是整个混凝土工程的关键。如果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外观质量造成影响。传统施工中一般采用木头垫块固定钢筋,而木头垫块在后期的施工中,由于人为因素、混凝土冲击力、振捣棒震动等因素,往往导致木头垫块偏离原固定位置,造成了钢筋的变形、不直顺,以及钢筋保护层的破坏,严重时导致无保护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
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向后依次连接有卡槽和控制肋靠背,所述控制板、卡槽、控制肋靠背三者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控制板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控制槽,控制板两端头均设有凸榫和凹槽,相邻控制肋装置通过凸榫和凹槽拼接在一起;所述卡槽的槽口向下,用于卡住模板;所述弧形控制槽间距与竖面钢筋间距相同;所述控制肋靠背宽度等于模板与钢管脚手架之间的间距;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控制肋装置设有若干水平控制孔。
5.优选的,所述卡槽槽口宽度比模板宽度大0.3

0.5mm。
6.优选的,所述控制肋装置长度如果大于2m,则卡槽的槽深度为1

2cm;控制肋装置长度如果小于等于2m,则卡槽的槽深度小于1cm。
7.优选的,所述控制肋靠背自卡槽底端向下延伸3

5cm。
8.优选的,弧形控制槽的直径比竖面钢筋直径大2

6mm。
9.本发明的控制肋装置有效控制了竖面钢筋之间的间距,保证了竖面钢筋的直顺、不变形,准确控制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另外使用本发明控制肋装置使得接茬部位的混凝土呈“凸”字形,增大了接茬部位的横向冷缝延长线和泌水性效果,提高了混凝土接茬部位二次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控制板,2弧形控制槽,3模板,4水平控制孔,5凸榫,6凹槽,7卡槽,8控制肋靠背,9竖面钢筋,10对拉螺栓,11加固方木,12钢管脚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发明的控制肋装置包括一控制板1,所述控制板1的两端均设有凸榫5和凹槽6,相邻的控制肋装置通过凸榫5和凹槽6拼接在一起。在控制板1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控制槽2,弧形控制槽2用于卡住竖面钢筋9,因此弧形控制槽2之间的间距与设计的竖面钢筋9之间的间距相同。优选的,弧形控制槽2的直径比竖面钢筋9直径大2

6mm。控制板1使用时刚好夹在竖面钢筋9和模板3之间,因此控制板1的宽度等于竖面钢筋9与模板3之间的间距。
15.控制板1向后依次连接有卡槽7和控制肋靠背8,卡槽7和控制肋靠背8均为长方形。控制板1、卡槽7、控制肋靠背8三者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控制板1、卡槽7、控制肋靠背8之间的连接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胶接在一起,或通过螺栓等固接在一起,不限于此。
16.所述卡槽7的槽口向下,卡槽7槽口用于卡住模板3,因此优选的卡槽7槽口宽度大于模板3宽度0.3

0.5mm。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3的上平面直顺度,优选当本发明的控制肋装置长度大于2m时,卡槽7的槽高度在1

2cm之间为佳,即卡槽7的槽深度设为1

2cm为佳;当本发明的控制肋装置小于等于2m时,则卡槽7的槽深度小于1cm。
17.所述控制肋靠背8宽度等于模板3与钢管脚手架12之间的间距,即控制肋靠背8宽度等于原来模板3和钢管脚手架12之间的加固方木11的宽度,这样使用了本发明装置,在模板3上方就无需再垫加加固方木11了,节省了步骤,提高了效率。优选的,控制肋靠背8自卡槽7底端向下延伸3

5cm,即控制肋靠背8比卡槽7向下的高度长3

5cm,如大于这个数值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进行安装和固定。
18.在整个控制肋装置上还设有若干水平控制孔4,所述水平控制孔4贯穿整个控制肋装置,为沿控制肋装置宽度方向的水平孔。水平控制孔4用于穿过对拉螺栓10,将两侧相对的控制肋装置固定在一起。
19.下面简单叙述一下本发明装置的使用,将本发明控制肋装置的卡槽7卡在模板3上,同时让竖面钢筋9一根根卡进控制板1内的一个个弧形控制槽2内,这时装置的控制板1被夹在竖面钢筋9和模板3之间,卡槽7卡住模板3,控制肋靠背8夹在模板3和钢管脚手架12之间,原来在模板3和钢管脚手架12之间夹有加固方木11,这里控制肋靠背8取代了模板3外侧顶部的加固方木11,因此模板3外侧顶部就省去了固定加固方木11的工序。相邻的控制肋装置之间通过凸榫5和凹槽6拼接在一起,当两侧的控制肋装置都安装完成后,采用对拉螺栓10穿过两侧的控制肋装置对应的水平控制孔4,将两侧的控制肋装置通过对拉螺栓10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后满足拆模强度进行拆模,将本发明控制肋装置取出后可以再循环使用。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混凝土浇筑后,上部的混凝土会呈现“凸”字形,增大了接茬部位的横向冷缝延长线和泌水性效果,提高了混凝土接茬部位二次浇筑质量。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
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肋装置包括控制板(1),所述控制板(1)向后依次连接有卡槽(7)和控制肋靠背(8),所述控制板(1)、卡槽(7)、控制肋靠背(8)三者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控制板(1)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控制槽(2),控制板(1)两端头均设有凸榫(5)和凹槽(6),相邻控制肋装置通过凸榫(5)和凹槽(6)拼接在一起;所述卡槽(7)槽口向下,用于卡住模板(3);所述弧形控制槽(2)间距与竖面钢筋(9)间距相同;所述控制肋靠背(8)宽度等于模板(3)与钢管脚手架(12)之间的间距;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控制肋装置设有若干水平控制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槽口宽度比模板(3)宽度大0.3

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肋装置长度如果大于2m,则卡槽(7)的槽深度为1

2cm;控制肋装置长度如果小于等于2m,则卡槽(7)的槽深度小于1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肋靠背(8)自卡槽(7)底端向下延伸3

5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控制槽(2)的直径比竖面钢筋(9)直径大2

6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向后依次连接有卡槽和控制肋靠背;所述控制板宽度等于竖面钢筋与模板之间的间距,控制板前端面上设有若干弧形控制槽,控制板两端头均设有凸榫和凹槽。本发明的控制肋装置有效控制了竖面钢筋之间的间距,保证了竖面钢筋的直顺、不变形,准确控制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提高了混凝土接茬部位二次浇筑质量。提高了混凝土接茬部位二次浇筑质量。提高了混凝土接茬部位二次浇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 宋华超 李记福 杜福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杜伟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