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0219发布日期:2021-11-15 22:1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独立抗震单元间连体结构的减震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连体建筑为通过连体将一个或几个建筑物连接成一体的建筑物楼群。连体建筑连体的刚度、设置位置以及连体与塔楼之间的连接方式等直接影响到连体对各个建筑物所能起到的连接作用,影响到整体结构在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传力路径与破坏机理。从连体结构自身体量、刚度大小的角度,大体上可将连体结构分为弱连体结构、强连体结构两类。
3.目前弱连体结构在多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连体很难提供足够的刚度使建筑物之间的变形协调、保证建筑物间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连体1,所述连体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凝土2和阻尼拉伸装置3,所述阻尼拉伸装置3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体1,
5.所述连体1台阶面靠近侧壁处嵌入式安装有钢弹簧支座4,所述连体1台阶面远离钢弹簧支座4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上设有滚球6,
6.所述钢弹簧支座4上设有加劲肋板7,所述加劲肋板7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连体1侧壁贴合设置。
7.优选的,钢弹簧支座4与所述连体1台阶面侧壁贴合设置。
8.优选的,钢弹簧支座4通过螺栓与加劲肋板7固定连接。
9.优选的,凹槽5为弧形结构。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浇筑层8,且位于加劲肋板7下方。
11.优选的,加劲肋板7上端设有盖板9。
12.优选的,阻尼拉伸装置3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连体1内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整个建筑物设有多个减震防震装置,通过弧形凹槽与滚球合作,将地震的水平位移转化成竖直位移,减轻地震破坏力,地震后又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弹性浇筑层,又起到吸震和水平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钢弹簧支座与加劲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减小地震破坏力,并在大震情况下提供一定的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并避免直接碰撞。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
17.1、连体;2、混凝土;3、阻尼拉伸装置;4、钢弹簧支座;5、凹槽;
18.6、滚球;7、加劲肋板;8、弹性浇筑层;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对称设置的连体1,所述连体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凝土2和阻尼拉伸装置3,所述阻尼拉伸装置3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体1,
21.所述连体1台阶面靠近侧壁处嵌入式安装有钢弹簧支座4,所述连体1台阶面远离钢弹簧支座4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上设有滚球6,
22.所述钢弹簧支座4上设有加劲肋板7,所述加劲肋板7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连体1侧壁贴合设置。
23.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钢弹簧支座4与所述连体1台阶面侧壁贴合设置。
2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钢弹簧支座4通过螺栓与加劲肋板7固定连接。
25.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凹槽5为弧形结构。
26.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浇筑层8,且位于加劲肋板7下方。
27.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加劲肋板7上端设有盖板9。
28.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阻尼拉伸装置3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连体1内部。
29.在使用中,整个建筑物设有多个减震防震装置,通过弧形凹槽与滚球合作,将地震的水平位移转化成竖直位移,减轻地震破坏力,地震后又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弹性浇筑层,又起到吸震和水平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钢弹簧支座与加劲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减小地震破坏力,并在大震情况下提供一定的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并避免直接碰撞。
3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连体(1),所述连体(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凝土(2)和阻尼拉伸装置(3),所述阻尼拉伸装置(3)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连体(1),所述连体(1)台阶面靠近侧壁处嵌入式安装有钢弹簧支座(4),所述连体(1)台阶面远离钢弹簧支座(4)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上设有滚球(6),所述钢弹簧支座(4)上设有加劲肋板(7),所述加劲肋板(7)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连体(1)侧壁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弹簧支座(4)与所述连体(1)台阶面侧壁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弹簧支座(4)通过螺栓与加劲肋板(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为弧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体(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浇筑层(8),且位于加劲肋板(7)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板(7)上端设有盖板(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拉伸装置(3)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连体(1)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体式建筑的平滑减震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连体,连体设有两个,两个连体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混凝土和阻尼拉伸装置,阻尼拉伸装置用于连接两个连体,连体台阶面靠近侧壁处嵌入式安装有钢弹簧支座,连体台阶面远离钢弹簧支座处开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滚球,钢弹簧支座上设有加劲肋板,加劲肋板的两端与两个连体侧壁贴合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凹槽与滚球合作,将地震的水平位移转化成竖直位移,减轻地震破坏力,地震后又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弹性浇筑层,又起到吸震和水平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钢弹簧支座与加劲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减小地震破坏力,并在大震情况下提供一定的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并避免直接碰撞。避免直接碰撞。避免直接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索利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