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1558发布日期:2021-09-25 10:3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


背景技术:

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
3.而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仅使房屋更加坚固,而且其独特的保温作用,将减少房间温差的变化,减少对空调、取暖设备的依赖,更节能、环保。使得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这种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也被称作被动式建筑。
4.在模块化建筑中,内外墙面的墙板铺设直接影响建筑的视觉效果。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墙板固定在龙骨上,龙骨则通过膨胀螺栓等固定在墙面上,使得龙骨固定后无法调整,墙板的平面度有时候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螺杆可调节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保证龙骨的垂直度。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包括底板、螺杆和螺母。所述的底板上垂直设有带有螺纹孔的螺孔柱。螺杆中间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压盘,螺杆一端与螺孔柱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母。
8.优选的,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型孔,膨胀螺栓穿过第一腰型孔将底板与墙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底板上设有两个第一腰型孔,两个第一腰型孔分别位于螺孔柱两侧。
10.优选的,所述的螺杆位于螺母一侧的末端端面上内凹有凹槽,
11.优选的,所述的凹槽为“一”字型或“十”字型。
12.优选的,所述的螺杆上套设有垫片,垫片位于螺母与压盘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4.(1)可通过旋转螺杆来调节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即使墙面的垂直度不够,也可以保证龙骨的垂直度,保证墙板铺装后的整齐的。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分解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安装示意图。
19.图中:101

底板、1011

螺孔柱、1012

第一腰型孔、102

螺杆、1021

压盘、1022

凹槽、103

垫片、104

螺母、2

龙骨、201

第二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附图为该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由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包括底板101、螺杆102和螺母104。
22.所述的底板101上垂直设有带有螺纹孔的螺孔柱1011,底板101位于螺孔柱1011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腰型孔1012,膨胀螺栓穿过第一腰型孔1012将底板101与墙面固定连接。
23.螺杆102中间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压盘1021。压盘1021两端的螺杆102,一端与螺孔柱1011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母104。
24.螺杆102穿过龙骨2上的第二腰型孔201,龙骨2平面固定于螺母104与压盘1021之间。为了增加螺母104与压盘1021对龙骨2的夹紧度,所述的螺杆102上套设有垫片103,垫片103位于螺母104与龙骨2之间。
25.所述的螺杆102位于螺母104一侧的末端端面上内凹有凹槽1022,所述的凹槽1022为“一”字型或“十”字型。采用“一”字型或“十”字型螺丝刀旋转螺杆102,调节螺杆102插入至螺孔柱1011内部的长度,进而调整龙骨2与墙面之间的距离。
26.使用时,将调节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墙面上,龙骨2固定于调节底座上,若干个龙骨可采用1排多列或1列多排或垂直相交的方式固定于墙面上。由于墙面的垂直度无法保证,因此可通过旋转螺杆102调节龙骨各个位置与墙面之间间隔的距离,进而保证龙骨2的垂直度。使得固定在龙骨2上的墙板平整、美观。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螺杆(102)和螺母(104),所述的底板(101)上垂直设有带有螺纹孔的螺孔柱(1011),螺杆(102)中间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压盘(1021),螺杆(102)一端与螺孔柱(1011)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母(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0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型孔(1012),膨胀螺栓穿过第一腰型孔(1012)将底板(101)与墙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底板(101)上设有两个第一腰型孔(1012),两个第一腰型孔(1012)分别位于螺孔柱(1011)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02)位于螺母(104)一侧的末端端面上内凹有凹槽(10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022)为“一”字型或“十”字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02)上套设有垫片(103),垫片(103)位于螺母(104)与压盘(1021)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装一体化建筑调节底座,包括底板、螺杆和螺母。所述的底板上垂直设有带有螺纹孔的螺孔柱。螺杆中间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压盘,螺杆一端与螺孔柱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螺杆可调节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保证龙骨的垂直度。保证龙骨的垂直度。保证龙骨的垂直度。


技术研发人员:柯伟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凯勒蓝房家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