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6130发布日期:2021-09-29 04:4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属于预制桩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工程领域出现了大量使用预制桩的工程项目,对预制桩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大增。预制桩成型工艺为离心成型,受离心法成型工艺的限制,目前生产预制桩时,生产短桩只能用短管模,生产长桩只能用长管模,如果使用长管模搭配长螺杆的方式生产短桩,会因为重量分布不均匀,造成一头重一头轻,高速旋转时会出现管模内无混凝土填充的一端离心跳动,导致预制桩桩身质量受影响,甚至可能在离心环节出现管模飞出的事故。不同工程项目所需的预制桩长度不同,生产厂家需要生产的预制桩桩长变化较大。当需要大量生产长度较短的预制桩时,生产厂家常常因为短管模数量不足而长管模又无法用于生产短桩导致生产周期过长,影响工程进度。为提高短桩产量,保障供货周期,生产厂家的解决方案是将长管模改造为短管模,以增加所需长度管模的数量,满足提高相应桩长预制桩产量的需要。管模改造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解决长管模生产短桩时产生模跳动或离心时管模飞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包括与管模相适配的外壳,外壳内部的腔体填充有混凝土;配重块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配重块分别固定到管模的底模和上盖模上,合模后两个配重块拼合在一起。
5.针对使用长管模搭配长螺杆的方式生产短桩会出现管模跳动,甚至在离心环节可能出现管模飞出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安装于管模的空腔段,解决长管模跳动或离心时管模飞出的问题。单个配重块的外尺寸与管模内尺寸一致,以便与管模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配重块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配重块分别焊接于管模的底模和上盖模上,合模后两个配重块拼合在一起,保证管模合模后每组配重块的重心位于管模中轴线上,离心过程中起到增加管模重量的作用而不影响管模轴线方向的重心。这种配重块制造安装成本低,安拆拆卸效率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6.优选的,配重块的外壳可以用钢板焊接制作而成,一侧留有灌注混凝土的开口,内部填充混凝土以增加自身重量。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上留有半圆沟槽,两个配重块拼合后的中心位置形成圆形沟槽。即在圆心位置留有可以使张紧螺杆穿过的孔,孔直径略大于螺杆直径。
8.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外上还留有方形沟槽,当生产波浪桩时,方形沟槽的位置使得配重块安装时无需对预制桩管模上的企口分隔板进行切割。
9.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两端设有吊耳,方便拆装时使用吊机进行吊装就位。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配重块平衡预制桩管模成型段的重量,在离心环节可以有效避免使用长管模生产较短的预制桩时引起的管模跳动等问题,因此长管模也能用于生产长度较短的预制桩。且配重块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用很小的投入就完成改造,大大提高现有模具使用率,提高产量,能为预制桩生产企业创造极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3.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14.图3是实施例一的配重块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16.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17.图6是配重块安装在预制桩管模上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2、半圆沟槽;3、混凝土;4、方形沟槽;5、吊耳;6、配重块;7、管模;8、张拉挡板;9、张拉螺杆;10、管模跑轮;11、头板;12、笼筋;13、尾板;14、空腔段;15、预制桩成型段;16、企口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包括与管模7相适配的外壳1,外壳1为半圆柱形,外壳1的外圆周尺寸与管模7内径一致,外壳1内部的腔体填充有混凝土3;配重块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配重块分别固定到管模7的底模和上盖模上,合模后两个配重块拼合为圆柱形。
22.其中,外壳1一侧留有灌注混凝土的开口。外壳1上留有半圆沟槽2,两个配重块拼合后的中心位置形成圆形沟槽。
23.外壳1的外圆周中心位置还留有方形沟槽4,方形沟槽4的作用使得配重块安装时无需对预制桩管模上的企口分隔板进行切割。
24.外壳1两端设有吊耳5,方便拆装时使用吊机进行吊装就位。
25.具体的,外壳1的两侧选用两块与管模7内径相等的弧形钢板,顶面选用两块平面钢板,半圆沟槽2选用从中间剖开的无缝钢管,方形沟槽4的位置为三块平面钢板,外壳1的整体材质为钢板,配重块长度为1米。
26.本实施例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可用于生产波浪桩。
27.如图6所示,使用时配重块安装在预制桩的管模7内,管模7分为底模和上盖模,管模7的两端分别为空腔段14和预制桩成型段15,所述的空腔段14内设有配重块6。两个半圆的配重块6分别焊接到管模7的底模和上盖模上。解决长管模跳动或离心时管模飞出的问题,避免离心环节出现飞出事故。
28.管模7两端设有张拉挡板8和尾板13,所述的预制桩成型段15内放置笼筋12,笼筋12一端连接尾板13,另一端连接头板11,头板11连接张拉螺杆9的一端,张拉螺杆9的另一端
连接张拉挡板8,张拉挡板8通过张拉螺杆9将头板11和笼筋12拉紧。
29.管模7外周布有若干管模跑轮10,所述的配重块6固定于空腔段14的第一个管模跑轮10处。
30.生产预制桩时,管模跑轮10配合离心机使预制桩管模在离心环节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配重块平衡预制桩管模成型段的重量,在离心环节可以有效避免使用长管模生产较短的预制桩时引起的管模跳动等问题,因此长管模也能用于生产长度较短的预制桩。
31.当需要生产较长的预制桩,拆卸配重块时,使用角磨机切割焊缝即可完成拆卸,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拆卸工作。
32.实施例二:
33.如图4所示,外壳1的外圆周中心位置可以不留有方形沟槽,其他结构同实施例一。
34.本实施例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可用于管桩的生产。
35.实施例三:
36.如图5所示,单块配重块的外壳为三角形,上下两块配重块拼合后组成正方形。
37.本实施例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可用于空心方桩的生产。
38.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状,可以用于波浪桩、管桩、空心方桩、离心板桩等用离心法成型工艺生产的预制桩。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管模(7)相适配的外壳(1),外壳(1)内部的腔体填充有混凝土(3);配重块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配重块分别固定到管模(7)的底模和上盖模上,合模后两个配重块拼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一侧留有灌注混凝土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上留有半圆沟槽(2),两个配重块拼合后的中心位置形成圆形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上还留有方形沟槽(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两端设有吊耳(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桩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生产用的配重块结构,包括与管模相适配的外壳,外壳内部的腔体填充有混凝土;配重块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配重块分别固定到管模的底模和上盖模上,合模后两个配重块拼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配重块平衡预制桩管模成型段的重量,在离心环节可以有效避免使用长管模生产较短的预制桩时引起的管模跳动等问题,因此长管模也能用于生产长度较短的预制桩。且配重块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用很小的投入就完成改造,大大提高现有模具使用率,提高产量,能为预制桩生产企业创造极大经济效益。能为预制桩生产企业创造极大经济效益。能为预制桩生产企业创造极大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苏功友 王坦 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汤始建华建材(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