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2063发布日期:2021-08-20 20:2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竖井反井法施工作业中,通常采用悬挂平台或爬罐作为井道内施工作业平台。悬挂作业平台通过钢丝绳悬挂在洞外设备上,依靠钢丝绳受力,作业过程中容易水平晃动,爬罐通过锚杆悬挂在洞壁上,锚杆施工难度大,且需全长布置导轨。上述方法不仅安全隐患大且施工效率低,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改变传统竖井反井法作业平台附着及升降方式,通过伸缩支腿附着在竖井内部,用油缸实现上下爬升,同时平台上包含卷扬机、竖向管道等设施,能够有效辅助施工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包括上下布置的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以及位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之间的顶升油缸,该顶升油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连接,利用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伸缩以改变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之间的上下距离;所述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支腿,位于上部钢结构上的可伸缩支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称设置,位于下部钢结构上的可伸缩支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称设置;任意一个可伸缩支腿伸长后均能够沿水平方向凸出至上部钢结构或下部钢结构的边缘以卡入井道内预留洞口中。

进一步:所述上部钢结构包括第一井字形框架,第一井字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上作业平台,所述上作业平台的边缘安装有防护围挡;所述下部钢结构包括第二井字形框架,第二井字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下作业平台,所述下作业平台的边缘安装有防护围挡。

进一步:所述上作业平台上安装有可开启的人行口盖板,且上作业平台靠近下作业平台的底部安装有爬梯,该爬梯向下作业平台延伸以便于上作业平台的施工人员通过人行口盖板和爬梯到达下作业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上作业平台上安装有电动葫芦,以利于施工人员由下作业平台上调运小型施工器具或施工材料。

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该自爬升作业平台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利用锚杆加钢丝绳悬挂,同时辅助以根据井道全高布置导轨的方式,而是通过自身的顶升油缸的伸缩完成上井字形框架和下井字形框架的距离调节,并利用可伸缩支腿与井道内预留洞口的连接与配合,从而完成作业平台的自爬升或者下降,全井道内无导轨设置,操作起来简单,能够有效辅助施工作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横截面的井道施工,适用性非常广泛。操作简便,采用可伸缩支腿与井道内预留洞口进行卡入固定,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的安装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包括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上部钢结构位于下部钢结构的上方。上部钢结构包括第一井字形框架2外加上固定安装在第一井字形框架2上的上作业平台3。下部钢结构与上部钢结构的安装结构类似,包括第二井字形框架3和安装在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的下作业平台4。在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顶升油缸5。顶升油缸5的缸体固定安装在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同时活塞杆向上竖直安装并与第一井字形框架2连接。由液压系统驱动顶升油缸5的活塞杆动作,可以实现上部钢结构向上举升、或者实现下部钢结构向上或向下沿竖向移动。

在第一井字形框架2和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均安装有可伸缩支腿6。本优化的实施例中,第一井字形框架2的八个端头处和第二井字形框架3的八个端头处均安装有可伸缩支腿6。可伸缩支腿6可以是直线电缸驱动,也可以是由液压系统来驱动的油缸。在具体使用中,井道1内沿竖向是有预留洞口的。该预留洞口可以供可伸缩支腿6的伸缩部分插入或者说是卡入,也即可伸缩支腿6的伸缩部分是沿水平方向实现伸缩的。

具体使用时,以本案中的自爬升作业平台爬升为例: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面的可伸缩支腿6,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卡入至井道1内预留洞口内,而第一井字形框架2上面的可伸缩支腿6全部处于收缩状态不与井道1的内壁接触。液压系统驱动顶升油缸5动作,顶升油缸5的活塞杆沿井道1的竖向向上举升第一井字形框架2。当第一井字形框架2上升到预设施工条件时,顶升油缸5停止动作。第一井字形框架2上面安装的可伸缩支腿6此时向外伸缩并卡入井道1内预留洞口中,完成第一井字形框架2与井道1的连接与固定。

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面的可伸缩支腿6再回缩,脱离与井道1的连接,顶升油缸5搜索,向上提拉第二井字形框架3,随即完成了整个自爬升作业平台向上爬升的过程。本方案的自爬升作业平台向下爬升以及向上爬升均是通过上述动作实现了完成的,主要的工作部件为顶升油缸5和可伸缩支腿6。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适应各种横截面的井道1作业。并且上作业平台3和下作业平台4均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场地。

进一步优化中,上作业平台3和下作业平台4均是提供了施工通道的。如上作业平台3上安装有可开启的人行口盖板7,且上作业平台3靠近下作业平台4的底部安装有爬梯9,该爬梯9向下作业平台4延伸以便于上作业平台3的施工人员通过人行口盖板7和爬梯9到达下作业平台4上。

并且,为了施工方便,上作业平台3上安装有电动葫芦8,以利于施工人员由下作业平台4上调运小型施工器具或施工材料。上作业平台3和下作业平台4上还可以竖向固定多个管道10,用以满足井道1内施工作业中的通风、排渣、混凝土浇筑等功能,也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安装相应管道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以及位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之间的顶升油缸(5),该顶升油缸(5)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连接,利用顶升油缸(5)的活塞杆伸缩以改变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之间的上下距离;所述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支腿(6),位于上部钢结构上的可伸缩支腿(6)沿水平方向均布设置,位于下部钢结构上的可伸缩支腿(6)沿水平方向均布设置;任意一个可伸缩支腿(6)伸长后均能够沿水平方向凸出至上部钢结构或下部钢结构的边缘以卡入井道(1)内预留洞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结构包括第一井字形框架(2),第一井字形框架(2)上固定安装有上作业平台(3),所述上作业平台(3)的边缘安装有防护围挡;所述下部钢结构包括第二井字形框架(3),第二井字形框架(3)上固定安装有下作业平台(4),所述下作业平台(4)的边缘安装有防护围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作业平台(3)上安装有可开启的人行口盖板(7),且上作业平台(3)靠近下作业平台(4)的底部安装有爬梯(9),该爬梯(9)向下作业平台(4)延伸以便于上作业平台(3)的施工人员通过人行口盖板(7)和爬梯(9)到达下作业平台(4)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作业平台(3)上安装有电动葫芦(8),以利于施工人员由下作业平台(4)上调运小型施工器具或施工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内自爬升作业平台,包括上下布置的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以及位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之间的顶升油缸,该顶升油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与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连接;上部钢结构和下部钢结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伸缩支腿,任意一个可伸缩支腿伸长后均能够沿水平方向凸出至上部钢结构或下部钢结构的边缘以卡入井道内预留洞口中。该自爬升作业平台全井道内无导轨设置,能够有效辅助施工作业,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横截面的井道施工,适用性非常广泛。操作简便,采用可伸缩支腿与井道内预留洞口进行卡入固定,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任健;侯春明;任志平;赵长江;荣瑞坤;武雄飞;廖丽芳;曾赛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四川建筑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2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