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4479发布日期:2021-11-29 12:5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


背景技术:

2.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行业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时,但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现象仍较为普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噪音污染。据《2019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统计,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35.3%排第2位,仅次于大气污染,而在全国噪声问题举报中,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以43.0%的比例占据首位。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在浇筑时,混凝土泵车尤其是地泵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而且目前夜间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手段,在夜间施工时,施工噪音污染相对白天会被放大数倍,影响居民休息,导致投诉不断,严重时将被政府环保部门下发停工整改等处罚。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267131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输送泵隔音棚,包括钢骨架,轮子,外翻门,支撑杆,支座,围护板,在钢骨架的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外翻门的门框通过合页ⅰ与钢骨架窄端面开口处的横梁连接,所述支座由钢筋焊接在钢骨架的立柱上构成,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合页ⅱ与外翻门连接,另一端卡在支座上,所述围护板固定安装在钢骨架的方形框以及外翻门的门框内,围护板由在彩钢夹芯板内设置吸音棉构成。采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设备运行时扰民的问题,然而,当施工现场需要转移时,整个隔音棚虽然可以移动,但不便于收纳,并且无论隔音棚内部容纳的施工设备体积如何变化,隔音棚体积保持不变,致使隔音棚占据的施工现场空间利用率较小,使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包括“门”字形棚骨架和围护板,所述棚骨架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外翻门架,所述围护板是由多块夹芯板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所述围护板数量为多块并且每块围护板至少有一端分别与所述棚骨架左右两侧、棚骨架顶面和所述外翻门架外表面一一对应铰接,所述夹芯板由顶盖孔板、隔音棉和基底孔板依次自上而下叠合组成。
6.所述隔音棉是采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岩棉制成。
7.所述基底孔板上设有多个吸音孔,吸音孔孔径为0.5mm。
8.所述顶盖孔板上设有多个呼音孔,呼音孔孔径为0.55mm。
9.所述棚骨架包括并列布置于地面上的多个支承框,支承框为“门”字形,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支承框之间通过剪刀撑连接在一起。
10.所述支承框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上附设有刹车装置。
11.所述支承框顶部安装有辊筒,辊筒外周面上卷绕有隔音膜,隔音膜制备材料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
12.所述支承框是由边长不小于40mm的矩形钢管焊接而成。
13.所述外翻门架与所述棚骨架前后两侧之间还铰接有伸缩撑杆。
14.所述伸缩撑杆为气动弹簧杆。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隔音棚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随时移动,并且进行收缩,解决了固定隔音棚不能跟随移动的弊端,适用性强,并且还能够根据隔音棚内部容纳的施工设备体积,使隔音棚体积相应伸缩变化,既便于收纳,又提高了隔音棚占据的施工现场空间利用率,提高了隔音棚使用灵活性,该隔音棚在使用时,隔音棚内部发出的噪声首先通过吸音孔进入隔音棉,隔音棉为多孔材料,噪声进入后将在隔音棉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逐步削弱,由于围护板是由多块夹芯板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部分噪声还经过呼音孔传入其它相邻的夹芯板内,再次进入隔音棉内部经过多次反射彻底削弱,提升了隔音棚的消声降噪效果,特别是对噪声频率为0.5khz~16khz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夹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棚骨架,2

围护板,3

外翻门架,4

夹芯板,41

顶盖孔板,42

隔音棉,43

基底孔板,5

支承框,6

剪刀撑,7

万向轮,8

辊筒,9

隔音膜,10

伸缩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0.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包括“门”字形棚骨架1和围护板2,棚骨架1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外翻门架3,围护板2是由多块夹芯板4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围护板2数量为多块并且每块围护板2至少有一端分别与棚骨架1左右两侧、棚骨架1顶面和外翻门架3外表面一一对应铰接,夹芯板4由顶盖孔板41、隔音棉42和基底孔板43依次自上而下叠合组成。
21.进一步地,优选隔音棉42是采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岩棉制成。基底孔板43上设有多个吸音孔,吸音孔孔径为0.5mm。顶盖孔板41上设有多个呼音孔,呼音孔孔径为0.55mm。
22.另外,棚骨架1包括并列布置于地面上的多个支承框5,支承框5为“门”字形,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支承框5之间通过剪刀撑6连接在一起。支承框5底部安装有万向轮7,万向轮7上附设有刹车装置。支承框5顶部安装有辊筒8,辊筒8外周面上卷绕有隔音膜9,隔音膜9制备材料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当将隔音膜9展开覆盖在棚骨架1左右两侧、棚骨架1顶面和外翻门架3外表面上时,棚骨架1内部容纳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首先经过波折形状的围护板2已大幅衰减、削弱,再经过隔音膜9的阻断反射作用,使噪声再次反射至围护板2内经过多次反射,最终进一步衰减、削弱,大大提升了消声降造效果。
23.另外,优选支承框5是由边长不小于40mm的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外翻门架3与棚骨架1前后两侧之间还铰接有伸缩撑杆10。伸缩撑杆10为气动弹簧杆。
24.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隔音棚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随时移动,并且进行收缩,解决了固定隔音棚不能跟随移动的弊端,适用性强,并且还能够根据隔音棚内部容纳的施工设备体积,使隔音棚体积相应伸缩变化,既便于收纳,又提高了隔音棚占据的施工现场空间利用率,提高了隔音棚使用灵活性,该隔音棚在使用时,隔音棚内部发出的噪声首先通过吸音孔进入隔音棉,隔音棉为多孔材料,噪声进入后将在隔音棉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逐步削弱,由于围护板是由多块夹芯板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部分噪声还经过呼音孔传入其它相邻的夹芯板内,再次进入隔音棉内部经过多次反射彻底削弱,提升了隔音棚的消声降噪效果,特别是对噪声频率为0.5khz~16khz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灵活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字形棚骨架(1)和围护板(2),所述棚骨架(1)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外翻门架(3),所述围护板(2)是由多块夹芯板(4)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所述围护板(2)数量为多块并且每块围护板(2)至少有一端分别与所述棚骨架(1)左右两侧、棚骨架(1)顶面和所述外翻门架(3)外表面一一对应铰接,所述夹芯板(4)由顶盖孔板(41)、隔音棉(42)和基底孔板(43)依次自上而下叠合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42)是采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岩棉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孔板(43)上设有多个吸音孔,吸音孔孔径为0.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孔板(41)上设有多个呼音孔,呼音孔孔径为0.5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骨架(1)包括并列布置于地面上的多个支承框(5),支承框(5)为“门”字形,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支承框(5)之间通过剪刀撑(6)连接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5)底部安装有万向轮(7),万向轮(7)上附设有刹车装置。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5)顶部安装有辊筒(8),辊筒(8)外周面上卷绕有隔音膜(9),隔音膜(9)制备材料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5)是由边长不小于40mm的矩形钢管焊接而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门架(3)与所述棚骨架(1)前后两侧之间还铰接有伸缩撑杆(10)。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撑杆(10)为气动弹簧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地现场专用移动式设备伸缩围护棚,包括“门”字形棚骨架和多块围护板,棚骨架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合页铰接有外翻门架,围护板是由多块夹芯板首尾相互铰接在一起组成的波折形状,每块围护板至少有一端分别与棚骨架左右两侧、棚骨架顶面和外翻门架外表面一一对应铰接,夹芯板由顶盖孔板、隔音棉和基底孔板依次自上而下叠合组成。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隔音棚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随时移动,并且进行收缩,应用灵活,既便于收纳,又提高了施工现场空间利用率,隔音棚内部发出的噪声经过波折形状的围护板反复多次反射衰减、削弱后,提升了消声降噪效果,具有消声降噪效果好、结构简单,应用灵活的优点。应用灵活的优点。应用灵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武 卢华 张云 郁健 刘兴盛 谢博章 田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