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5497发布日期:2022-01-12 01:4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蒸养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行业中,蒸汽养护是生产混凝土管桩时的一道工艺,在蒸汽养护过程中会使用的一种设备是管桩蒸养池,管桩蒸养池主要为混凝土材料结硬提供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3.参照图1,现有的管桩蒸养池包括池体1、盖板2和蒸汽管31,池体1放置在地面上,池体1上侧为开口侧,盖板2位于池体1开口处,盖板2与池体1可拆卸连接,蒸汽管31内嵌在池体1侧壁内,蒸汽管31一端突出池体1外壁外且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池体1内侧壁开设有蒸汽口,蒸汽口与蒸汽管31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将装有待结硬管桩的管桩模具堆放在池体1中,然后盖上盖板2,再开启蒸汽发生器向蒸汽管31内注入蒸汽,蒸汽管31内的蒸汽会通过蒸汽口进入池体1中,此时蒸汽能为管桩结硬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较多的装有管桩的管桩模具堆放在池体1中,此时位于中部的管桩与蒸汽接触较为不充分,因此位于中部的管桩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硬,这使蒸汽发生器需要向蒸汽管31内通入较多的蒸汽,浪费蒸汽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节约蒸汽能源,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包括池体、盖板和蒸汽管,池体放置在地面上,池体上侧为开口侧,盖板设置在池体开口处,蒸汽管内嵌在池体侧壁内,蒸汽管一端突出池体外壁外且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池体内侧壁开设有蒸汽口,蒸汽口与蒸汽管连通,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框架位于池体内,框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框架沿竖直方向分布,相邻的框架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框架,每安装完成一层框架,操作人可以在框架上铺设一层装有浇筑管桩的管桩模具,框架和管桩模具全部安装完成后,可以相对池体盖上盖板,再控制蒸汽发生器向通过蒸汽管向池体内放出蒸汽,此时每层管桩模具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管桩模具能够与池体内的蒸汽充分接触,因此管桩需要较短的时间便能结硬,从而使蒸汽发生器向蒸汽管内通入蒸汽量较少,达到了节约蒸汽能源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套筒和立杆,套筒和立杆均位于两个相邻框架之间,套筒和立杆均竖直设置,套筒和位于下方的框架固定连接,立杆和位于上方的框架固定连接,立杆插接在套筒中,立杆外壁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下侧抵接在套筒上,两个相邻的框架之间的套筒和立杆设置有多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逐层安装框架时,可以将上层框架的立杆插接在下层
框架的套筒中,此时立杆的重力作用使立杆上的限位块会抵接在套筒上,因此立杆与套筒能够相对固定,从而使两层相邻框架能够相对固定,在框架拆卸时,操作人从套筒中取出立杆,便完成了两个相邻框架的分离,套筒和立杆的设置达到了方便框架拆卸的目的。
11.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与立杆沿立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限位块上设置有用于相对固定立杆与限位块的固定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逐层安装框架前,可以先相对立杆滑动限位块,在后续将立杆插接在套筒中时,两个相邻框架的间距会根据限位块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操作人可以根据管桩模具的大小和实际蒸养情况,调节两个相邻框架的间距至合适大小,达到了提高管桩蒸养池适用性的目的。
13.可选的,所述套筒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栓帽位于套筒外,第一螺栓远离栓帽的端部穿过套筒壁后抵接在立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杆插接在套筒中后,可以相对套筒旋紧第一螺栓,此时第一螺栓能够加固立杆和套筒的连接,从而使框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更好,达到了提升管桩蒸养池结构稳固性的目的。
15.可选的,所述框架上侧沿框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槽沿框架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上方铺设管桩模具时,可以将管桩模具放置在限位槽内,一个限位槽和一个管桩模具进行使用,此时同一层的相邻管桩模具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管桩模具与蒸汽接触的更加充分,达到了管桩蒸养池为管桩模具内的管桩提供更好的蒸养环境的目的。
17.可选的,所述池体内壁上设置有喷头,喷头通过蒸汽口与蒸汽管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池体中时,蒸汽管中的蒸汽会流经蒸汽口,然后蒸汽口中的蒸汽会通过喷头散发在池体内,喷头使进入池体中的蒸汽发散程度较大,从而使池体内的蒸汽分布的更加均匀,达到了提高管桩蒸养池中蒸汽分布的均匀性的目的。
19.可选的,所述盖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插接在池体侧壁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板插接在池体上,因此盖板相对池体产生水平位移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盖板与池体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能够减小池体通过开口侧与外界连通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池体密封性的目的。
21.可选的,所述池体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池体内部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管启闭的阀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桩蒸养池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池体内底部会积存一些蒸汽形成的冷凝水,此时可以打开阀门,池体内积存的冷凝水会通过排水管排出至池体外,达到了方便池体内冷凝水排出的目的。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池体、盖板、蒸汽管和框架,每层管桩模具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管桩模具能够与池体内的蒸汽充分接触,达到了节约蒸汽能源的目的;
25.2.通过设置限位块与立杆滑动连接,操作人可以根据管桩模具的大小和实际蒸养情况,调节两个相邻框架的间距至合适大小,达到了提高管桩蒸养池适用性的目的;
26.3.通过设置限位槽,使管桩模具与蒸汽接触的更加充分,达到了管桩蒸养池为管桩模具内的管桩提供更好的蒸养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27.图1是现有技术的管桩蒸养池的爆炸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的爆炸图;
29.图3是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是图2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11、排水管;111、阀门;2、盖板;21、插板;3、蒸养装置;31、蒸汽管;32、喷头;4、支撑装置;41、框架;411、限位槽;42、套筒;421、第一螺栓;43、立杆;431、限位块;4311、第二螺栓;4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管桩蒸养池,用于蒸养浇筑完管桩的管桩模具。参照图2,管桩蒸养池包括池体1、盖板2、蒸养装置3和支撑装置4,池体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池体1上侧为开口侧,盖板2设置在池体1开口处,蒸养装置3用于向池体1中充入蒸汽,支撑装置4安装在池体1内,支撑装置4用于支撑待蒸养的管桩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打开盖板2,并将待蒸养的管桩模具放置在支撑装置4上,然后盖上盖板2,控制蒸养装置3向管桩模具中充入蒸汽,池体1中的蒸汽会使管桩模具处于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的蒸养环境中,从而为管桩浇筑后的硬化过程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34.参照图2,盖板2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板21,插板21插接在池体1侧壁内,盖板2为框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板21插接在池体1上,因此盖板2相对池体1产生水平位移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盖板2与池体1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能够减小池体1通过开口侧与外界连通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池体1密封性的目的。
35.参照图2,蒸养装置3包括蒸汽管31,蒸汽管31内嵌在池体1侧壁内,蒸汽管31一端突出池体1外壁外且连接有蒸汽发生器,池体1内侧壁开设有蒸汽口,蒸汽口与蒸汽管31连通。在池体1中装好管桩模具并相对池体1盖上盖板2后,可以控制蒸汽发生器向蒸汽管31中注入蒸汽,蒸汽会从蒸汽管31通过蒸汽口流动至池体1内,从而达到了向池体1内充入蒸汽的目的。
36.参照图2,蒸养装置3还包括喷头32,喷头32固定连接在池体1内壁上,喷头32通过蒸汽口与蒸汽管31连通。在蒸汽通过蒸汽管31进入池体1中时,蒸汽管31中的蒸汽会流经蒸汽口,然后蒸汽口中的蒸汽会通过喷头32散发在池体1内,喷头32使进入池体1中的蒸汽发散程度较大,从而使池体1内的蒸汽分布的更加均匀,达到了提高管桩蒸养池中蒸汽分布的均匀性的目的。
37.参照图2和图3,支撑装置4包括水平设置的框架41,框架41位于池体1内,框架41设置有多个,多个框架41沿竖直方向分布,相邻的框架41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框架41,每安装完成一层框架41,操作人可以在框架41上铺设一层装有浇筑管桩的管桩模具,框架41和管桩模具全部安装完成后,可以相对池体1盖上盖板2,
再控制蒸汽发生器向通过蒸汽管31向池体1内放出蒸汽,此时每层管桩模具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管桩模具能够与池体1内的蒸汽充分接触,因此管桩需要较短的时间便能结硬,从而使蒸汽发生器向蒸汽管31内通入蒸汽量较少,达到了节约蒸汽能源的目的。
38.参照图3,支撑装置4还包括套筒42和立杆43,套筒42和立杆43均位于两个相邻框架41之间,套筒42和立杆43均竖直设置,套筒42上端开口,套筒42下端和位于下方的框架41上侧固定连接,立杆43上端和位于上方的框架41下侧固定连接,立杆43下端插接在套筒42中,立杆43外壁套接有限位块431,限位块431为环状,限位块431下侧抵接在套筒42上端口,两个相邻的框架41之间的套筒42和立杆43设置有多组,一个套筒42与一个立杆43配合使用,多组套筒42和立杆43沿框架41边缘均匀分布。在逐层安装框架41时,可以将上层框架41的立杆43插接在下层框架41的套筒42中,此时立杆43的重力作用使立杆43上的限位块431会抵接在套筒42上,因此立杆43与套筒42能够相对固定,从而使两层相邻框架41能够相对固定,在框架41拆卸时,操作人从套筒42中取出立杆43,便完成了两个相邻框架41的分离,套筒42和立杆43的设置达到了方便框架41拆卸的目的。
39.参照图3,套筒4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421,第一螺栓421的栓帽位于套筒42外,第一螺栓421远离栓帽的端部穿过套筒42壁后抵接在立杆43上。在立杆43插接在套筒42中后,可以相对套筒42旋紧第一螺栓421,此时第一螺栓421能够加固立杆43和套筒42的连接,从而使框架4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更好,达到了提升管桩蒸养池结构稳固性的目的。
40.参照图4,限位块431与立杆43竖直滑动连接,限位块431上设置有用于相对固定立杆43与限位块431的固定件,立杆43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432,通孔432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432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固定件设置为第二螺栓4311,第二螺栓4311与限位块431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栓4311通过通孔432与立杆43螺纹连接。在逐层安装框架41前,可以先相对立杆43滑动限位块431,在后续将立杆43插接在套筒42中时,两个相邻框架41的间距会根据限位块431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操作人可以根据管桩模具的大小和实际蒸养情况,调节两个相邻框架41的间距至合适大小,达到了提高管桩蒸养池适用性的目的。
41.参照图3,框架41上侧沿框架41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411,限位槽411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槽411沿框架41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框架41上方铺设管桩模具时,可以将管桩模具放置在限位槽411内,一个限位槽411和一个管桩模具进行使用,此时同一层的相邻管桩模具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管桩模具与蒸汽接触的更加充分,达到了管桩蒸养池为管桩模具内的管桩提供更好的蒸养环境的目的。
42.参照图2,池体1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一端与池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悬空在池体1外,排水管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管11启闭的阀门111,池体1内底面由四周向靠近排水管11的方向、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在管桩蒸养池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池体1内底部会积存一些蒸汽形成的冷凝水,此时可以打开阀门111,池体1内积存的冷凝水会通过排水管11排出至池体1外,达到了方便池体1内冷凝水排出的目的。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节约蒸养能源的管桩蒸养池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框架41,相邻框架41通过套筒42和立杆43连接,每安装完成一层框架41,操作人可以在框架41上铺设一层装有浇筑管桩的管桩模具,框架41和管桩模具全部安装完成后,可以相对池体1盖上盖板2,再控制蒸汽发生器向通过蒸汽管31向池体1内放出蒸汽,此时每层管桩模具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管桩模具能够与池体1内的蒸汽充分接
触,因此管桩需要较短的时间便能结硬,从而使蒸汽发生器向蒸汽管31内通入蒸汽量较少,达到了节约蒸汽能源的目的。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