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4912发布日期:2021-10-27 20:0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布料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装配式构件制作工厂里,混凝土pc构件生产线中,布料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布料斗将物料均匀布设于模具中,是保证构件质量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布料设备为单螺旋形式下料设备,仅有前面设置一个下料斗,布料范围在宽度方向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依据混凝土预制件的构件宽度实现布料宽度可调的要求,而在实际生产中预制构件的宽度又是多种的,通常的解决办法是采取布料后人工摊开混凝土的办法,费时费力费工;当采用旋转分料斗等其它形式时,布料车的运行高度就会加大,叉车上料就受到限制,加大叉车吨位势必增大设备的投入和资金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可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进行布料工作且具有布料均匀高效、便捷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两排两列等间距垂直设置于地面,在每根立柱的顶部均水平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的上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构件模具;所述构件模具的下部设置有震动平台。
6.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架,所述行走底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的四角设置有行走轮,在行走底架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储料斗;所述行走轮卡设在行走轨道上。
7.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台螺旋输料机与其端部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螺旋输料机对称设置在储料斗的下部,且螺旋输料机的顶部与储料斗底部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螺旋输料机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前出料斗和后出料斗。
8.所述前出料斗为“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外设置;所述后出料斗为内“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内设置。
9.所述构件模具为内外两层空腔结构模具。
10.所述前出料斗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外层空腔上下对应设置。
11.所述后出料斗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内层空腔上下相对应设置。
1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在使用时可根据施工浇筑构件模具规模的大小进行布料工作且具有布料均匀高效、使用便捷的特点,适合大批量制作的工艺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后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的使用状态图。
17.图中:1、立柱,2、牛腿,3、行走轨道,4、构件模具,5、震动平台,6、行走底架,7、行走轮,8、储料斗,9、螺旋输料机,10、前出料斗,11、后出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18.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为两排两列等间距垂直设置于地面,在每根立柱1的顶部均水平设置有牛腿2;所述牛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行走轨道3;所述行走轨道3的上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构件模具4;所述构件模具4的下部设置有震动平台5,震动平台5的设置用于振捣上部构件模具4中的混凝土,使其密实均匀;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架6,所述行走底架6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的四角设置有行走轮7,在行走底架6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储料斗8;所述行走轮7卡设在行走轨道3上,通过设置的行走轮7使整个行走机构可在行走轨道3上移动,可对不同型号的构件模具4进行浇筑施工,并且可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设置多个立柱1与行走机构和布料机构形成双工位或多工位的作业方式,进行浇筑,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台螺旋输料机9与其端部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螺旋输料机9对称设置在储料斗8的下部,且螺旋输料机9的顶部与储料斗8底部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螺旋输料机9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前出料斗10和后出料斗11;采用双螺旋输料机9的目的在于可采用螺旋正、反转的形式分别向前后两个出料斗输送混凝土,分别控制储料斗8中混凝土的浇铸,如果构件模具4其中的一侧不需要布料,可将相应一边的螺旋输料机9关闭,保留另一侧工作即可,使构件模具4进行流水浇筑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所述前出料斗10为“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外设置;所述后出料斗11为内“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内设置;所述构件模具4为内外两层空腔结构模具;所述前出料斗10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4外层空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后出料斗11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4内层空腔上下相对应设置,前出料斗10与后出料斗11分别对应不同的模具空腔进行浇筑,达到了逐点施工的目的。
2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叉车将储料斗8内装满混凝土,然后将布料机构移动到所需浇铸的构件模具4上方,使前出料斗10和后出料斗11分别对应构件模具4的外腔体与内腔体,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两台螺旋输料机9运转,当螺旋输料机9正转时,其中的混凝土被向前推进并通过前出料斗10滑落到构件模具4外层空腔内,在布料机构缓慢向前行走的过程中,完成对构件模具4外层空腔所有布料;与此同时,当螺旋输料机9反转时,其中的混凝土被向后推进并通过后出料斗11滑落到构件模具4内层空腔内,在布料机构缓慢向后行走的过程中,完成对构件模具4内层空腔所有布料,即完成整个构件模具4的混凝土布料;最后,启动震动平台5,开始对充满混凝土的构件模具4进行高频、微幅的震动,
达到设定的震动时间后,震动停止。
2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设置多个立柱1与行走机构和布料机构形成多工位的作业方式,进行浇筑,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是:所述立柱(1)为两排两列等间距垂直设置于地面,在每根立柱(1)的顶部均水平设置有牛腿(2);所述牛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行走轨道(3);所述行走轨道(3)的上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构件模具(4);所述构件模具(4)的下部设置有震动平台(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架(6),所述行走底架(6)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的四角设置有行走轮(7),在行走底架(6)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储料斗(8);所述行走轮(7)卡设在行走轨道(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台螺旋输料机(9)与其端部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螺旋输料机(9)对称设置在储料斗(8)的下部,且螺旋输料机(9)的顶部与储料斗(8)底部的出料口贯通连接,在螺旋输料机(9)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前出料斗(10)和后出料斗(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出料斗(10)为“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外设置;所述后出料斗(11)为内“八”字分叉漏斗结构,漏斗的端部倾角均向内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构件模具(4)为内外两层空腔结构模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出料斗(10)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4)外层空腔上下对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出料斗(11)的端部出料口与下部的构件模具(4)内层空腔上下相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螺旋混凝土布料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为两排两列等间距垂直设置于地面,在每根立柱的顶部均水平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设置的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的上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构件模具;所述构件模具的下部设置有震动平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架,所述行走底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的四角设置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在使用时可根据施工浇筑构件模具规模的大小进行布料工作且具有布料均匀高效、使用便捷的特点,适合大批量制作的工艺场合使用。制作的工艺场合使用。制作的工艺场合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建 高海成 张涛 胡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洛阳)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