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0835发布日期:2021-12-08 14:1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阻尼器在工作时,通过销栓等连接的阻尼器,存在连接间隙,影响阻尼器性能,对建筑、桥梁等使用对象的安全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该消间隙结构稳定可靠、适应性强,提高了阻尼器的安全性能。
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一个球铰,每个所述球铰均配合连接基座;
5.基座包括底部板及与底部板固定连接的半球部,球铰与半球部配合连接,半球部的内壁螺纹与压盖的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压盖的内侧半球配合面与球铰的轴向外端压紧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球部的内壁、球铰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圆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设置安装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铰表面设置黄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板与半球部焊接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产品运动无间隙,工作稳定,提高了阻尼器性能,保障了使用对象的安全;也可随时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对使用对象调整连接方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2中,包括基座1、底部板1

1、半球部1

2、压盖2、球铰3、阻尼器4等。
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包括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一个球铰3,每个所述球铰3均配合连接基座1。
16.基座1包括底部板1

1及与底部板1

1固定连接的半球部1

2,球铰3与半球部1

2配合连接,半球部1

2的内壁螺纹与压盖2的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压盖2的内侧半球配合面与球铰3的轴向外端压紧配合。在使用时,底部板1

1与使用对象固定连接,压盖2承担球铰3在
轴向的冲击,压盖2旋入后,逐渐将压盖2内侧的半球配合面压紧在球铰3上,其在与基座1、球铰3形成的连接处的空腔,刚好可以存放部分黄油达到润滑配合面的作用。旋紧到位后,使用螺栓连接压盖和基座,达到止退防松的作用,保持结构内部一直处于无间隙状态。
17.半球部1

2的内壁、球铰3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圆面。基座1设置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实现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与使用对象的固定连接。
18.球铰3表面设置黄油,压紧紧配时,在黄油的润滑下,球铰仍能定角度自由转动。底部板1

1与半球部1

2焊接连接。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两端基座1安装在使用对象上时,当阻尼器4往复运动工作时;球铰3分别挤压压盖2和基座1,将阻尼力通过基座1传导到连接对象上,确保阻尼器4的工作力能够及时有效完整的反馈到使用对象上。整个过程安全可靠;传力稳定。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各种使用环境,适应性强,提高了工作性能和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一个球铰(3),每个所述球铰(3)均配合连接基座(1);基座(1)包括底部板(1

1)及与底部板(1

1)固定连接的半球部(1

2),球铰(3)与半球部(1

2)配合连接,半球部(1

2)的内壁螺纹与压盖(2)的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压盖(2)的内侧半球配合面与球铰(3)的轴向外端压紧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部(1

2)的内壁、球铰(3)的外表面均为光滑圆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3)表面设置黄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板(1

1)与半球部(1

2)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黏滞阻尼器用的铰接消间隙结构,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一个球铰,每个所述球铰均配合连接基座;基座包括底部板及与底部板固定连接的半球部,球铰与半球部配合连接,半球部的内壁螺纹与压盖的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压盖的内侧半球配合面与球铰的轴向外端压紧配合。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产品运动无间隙,工作稳定,提高了阻尼器性能,保障了使用对象的安全;也可随时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对使用对象调整连接方式,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孙跃 赵新权 安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泰了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