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9094发布日期:2023-04-22 09:4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


背景技术:

1、装配式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建造方式,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质量、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住宅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2、目前的预制叠合楼板模具具有以下缺点:

3、1、通用性差,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更换不同的模具,项目结束后的利用率低,废弃率高,难以重复利用,增大了成本,也降低了效率;

4、2、现有存在长度可调的模具均是从长度上进行调节,对于不同的项目,有些仅从长度上调节是不够的,就存在更换模具来实现目的造成成本增加;

5、3、并且对于同一模具的使用来说,混凝土浇筑面反复使用,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模具尺寸固定,并不能从模具本身来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解决了传统模具利用率低、难以重复利用和增大成本等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中:它包括模具本体和若干组条板;

3、所述模具本体包括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的竖直板,且所述模具本体的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模具本体优角的外侧面设置为混凝土浇筑面,所述竖直板宽度尺寸和水平板的宽度尺寸一致,所述竖直板和水平板上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穿筋孔,所述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设有若干组加强筋板;若干组所述条板根据需要由内向外依次可拆卸地叠设于竖直板或者水平板的自由端,并且条板的长度尺寸和模具本体的长度尺寸一致,条板的厚度、竖直板的厚度与水平板的厚度相同,相邻两组所述条板之间、条板与竖直板或者水平板之间均通过滑动燕尾榫连接;

4、在模具本体内侧、相邻两组条板连接处、条板与竖直板连接处均设有若干组搭扣装置。

5、进一步,所述竖直板宽度尺寸为60~90mm,所述条板宽度尺寸为10~15mm。

6、进一步,所述加强筋板的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7、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8、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的材质为abs树脂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或者asa树脂。

9、进一步,所述条板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窄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燕尾榫头和燕尾榫槽,所述燕尾榫头和燕尾榫槽均与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其长度尺寸与条板的长度尺寸一致;

10、所述竖直板与水平板自由端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条板上燕尾榫槽相配合的头部燕尾榫头。

11、进一步,在所述竖直板和条板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mm设置一组搭扣装置。

12、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优角的外侧面上根据需要设置网状防滑面。

13、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孔,若干模具本体通过固定连接孔首尾相接组成闭环预制叠合楼板浇筑区域。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模具本体的竖直板和水平板的宽度尺寸一致,并且加强筋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具本体呈对称结构,可以水平板和竖直板变换位置使用,均可以当做与混凝土的浇筑面,得到很好的利用,延长了模具本体的使用寿命;

16、2、若干组条板的设置,条板的长度尺寸和竖直板的长度尺寸一致,在进行不同的建筑项目时,若需要不同规格的叠合板,则不需要更换新的模具,只需根据尺寸要求叠设若干组条板,条板与竖直板和水平板的厚度相同,条板和模具本体上与混凝土浇筑面之间是齐平的,不影响预制叠合板的预制效果;

17、3、条板和竖直板之间、条板之间采用滑动燕尾榫连接,连接稳固,不会在受力的情况下出现脱落的情况,并且连接方式简单,组装方便,无需使用螺栓等外部连接,成本低;

18、4、在模具本体内侧、相邻两组条板连接处、条板与竖直板连接处均设有若干组搭扣装置,在通过滑动燕尾榫连接后,搭扣装置的设置对其之间进行了进一步的紧固作用,避免掉落和歪斜。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根据不同建筑项目预制叠合板的尺寸要求,无需更换,仅通过增加条板来实现,并且模具本体本身可以变换位置使不同的板与混凝土接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具本体(1)和若干组条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1-2)宽度尺寸为60~90mm,所述条板(2)宽度尺寸为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1-3)的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材质为asa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2)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窄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燕尾榫头(2-1)和燕尾榫槽(2-2),所述燕尾榫头(2-1)和燕尾榫槽(2-2)均与条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其长度尺寸与条板(2)的长度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板(1-2)和条板(2)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mm设置一组搭扣装置(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优角的外侧面上根据需要设置网状防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侧板(1-5),所述侧板(1-5)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孔,若干模具本体(1)通过固定连接孔首尾相接组成闭环预制叠合楼板浇筑区域。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模具利用率低、难以重复利用和增大成本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预制叠合楼板的拼装式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若干组条板,模具本体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且模具本体的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若干组条板根据需要由内向外依次可拆卸地叠设于竖直板或者水平板的自由端,相邻两组条板之间、条板与竖直板之间均通过滑动燕尾榫连接,在模具本体内侧、相邻两组条板连接处、条板与竖直板连接处均设有若干组搭扣装置。本技术根据不同建筑项目预制叠合板的尺寸要求,无需更换,仅通过增加条板来实现,并且模具本体本身可以变换混凝土浇筑面,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攀,王雪琴,刘士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轻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