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5807发布日期:2021-12-15 13:3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


背景技术:

2.对于具有特殊屋盖造型诸如体育场馆、会议中心一类的大型公共建筑,往往屋盖设计为钢结构,下部结构选用型钢混凝土,由于屋面汇水面积大,需要沿着屋盖一圈设置排水天沟。而作为屋面排水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无法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设置,则成为了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之间难题。
3.现目前的解决方法包括预设低标高落水斗或内置天沟等处理方式,然而不合理的天沟或过多的排水管道设置一方面难以到达预定的排水效果,另一方面也往往影响建筑屋盖体系的造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预设低标高落水斗或内置天沟的方式导致排水效果差且影响建筑屋盖体系造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包括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以及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底部的若干支撑墙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屋面板、倾斜布置的斜向屋面板以及位于外侧边缘的外置天沟,雨水自水平屋面板向下经过斜向屋面板后导入外置天沟内。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1、采用外置天沟与水平屋面板和斜向屋面板结合来形成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使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同时还兼顾了建筑造型;
8.2、外置天沟与斜向屋面板的布置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对雨水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1.图3为图1中导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1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支撑墙柱2、水平屋面板11、斜向屋面板12、外置天沟13、三角支撑架21、支撑脚22、排水孔3、安装环4、导流叶轮5、驱动叶轮6、喷孔7、支撑环8、支撑杆9。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包括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以及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底部的若干支撑墙柱2,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屋面板11、倾斜布置的斜向屋面板12以及位于外侧边缘的外置天沟13,雨水自水平屋面板11向下经过斜向屋面板12后导入外置天沟13内。
15.采用外置天沟13与水平屋面板11和斜向屋面板12结合来形成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使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同时还兼顾了建筑造型;外置天沟13与斜向屋面板12的布置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对雨水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
16.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中所述外置天沟13的横截面呈“u”型,外置天沟13的一端依次自下而上与斜向屋面板12和水平屋面板11光滑过渡相连。
17.外置天沟13的形状设计便于来对雨水进行引流以及对雨水进行汇集导流,外置天沟13与斜向屋面板12和水平屋面板11的连接方式来提高形成的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外表的造型美观度,同时还提高对雨水的引流效果。
18.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屋面板11、斜向屋面板12以及外置天沟13是通过混凝土浇筑来一次成型的,保证了屋盖的成型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天沟在内的排水系统施工的工期。
19.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呈未封闭的环状结构,以满足实际造型需求;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2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中每个所述支撑墙柱2均包括连接在水平屋面板11底部与外置天沟13底部之间的三角支撑架21以及连接在三角支撑架21底部沿环状结构内圈侧倾斜布置的支撑脚22。
21.支撑脚22的底端来与基础相连,通过支撑脚22与三角支撑架21的配合来对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进行支撑,同时三角支撑架21的形状设计以及与水平屋面板11与外置天沟13的连接方式是为了来提高对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的支撑强度;且支撑脚22和三角支撑架21的形状设计以及布置方式来保证载荷要求的基础上使得整体屋盖体系造型简洁大气,且其本身耐久性好。
22.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支撑脚22顶面从其低端向高端依次布置有若干阶梯;一方面来通过若干阶梯来对支撑脚22进行造型,提高其美观性;同时还为工作人员提供一条通往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1上的通道。
23.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还包括在至少一个支撑墙柱2内沿其轴向方向开有导水孔,外置天沟13底部开有与导水孔一一对应的排水孔3,每个排水孔3内均设置有导液组件。
24.外置天沟13内的雨水从排水孔3处通过导水孔导至地面上排入下水道中,或者直接使导水孔与下水道连通来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导液组件是为了在雨水较大且夹杂有大量杂质的情况下,来提高排水孔3的导液能力。
25.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将导水孔开设在支撑墙柱2的支撑脚22与三角支撑架21内来
形成的。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采用的每个导液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水孔3内的安装环4以及转动设置在排水孔3的进液口处的导流叶轮5,排水孔3与安装环4内壁过盈配合,导流叶轮5同轴连接有转动设置在安装环4内的驱动叶轮6,安装环4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开有若干与排水孔3连通的喷孔7,若干喷孔7沿驱动叶轮6转动路径的切线方向布置。
27.本导液组件是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排水孔3内的,当外置天沟13内的雨水较大时,排水孔3内的雨水部分直接从导水孔排走,另一部分导入若干喷孔7内喷出,通过若干喷孔7与驱动叶轮6的布置方式来使若干喷孔7喷出的雨水冲击到驱动叶轮6上来使驱动叶轮6转动,从而带动导流叶轮5在排水孔3的进液口处转动,提高雨水进入排水孔3内的流动能力,还避免雨水中夹带的杂质堵塞在排水孔3的进液口处,以提高排水能力。
28.具体是将导流叶轮5通过转轴与驱动叶轮6同轴相连的,且转轴的底端通过转动套设有支撑环8,支撑环8与安装环4内壁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杆9连接固定;来稳定的对导流叶轮5与驱动叶轮6进行安装固定。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以及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底部的若干支撑墙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屋面板、倾斜布置的斜向屋面板以及位于外侧边缘的外置天沟,雨水自水平屋面板向下经过斜向屋面板后导入外置天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天沟的横截面呈“u”型,外置天沟的一端依次自下而上与斜向屋面板和水平屋面板光滑过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呈未封闭的环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墙柱均包括连接在水平屋面板底部与外置天沟底部之间的三角支撑架以及连接在三角支撑架底部沿环状结构内圈侧倾斜布置的支撑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顶面从其低端向高端依次布置有若干阶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墙柱内沿其轴向方向开有导水孔,外置天沟底部开有与导水孔一一对应的排水孔,每个排水孔内均设置有导液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液组件均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水孔内的安装环以及转动设置在排水孔的进液口处的导流叶轮,导流叶轮同轴连接有转动设置在安装环内的驱动叶轮,安装环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开有若干与排水孔连通的喷孔,若干喷孔沿驱动叶轮转动路径的切线方向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天沟构造的钢筋混凝土屋盖,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以及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屋盖底部的若干支撑墙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包括水平布置的水平屋面板、倾斜布置的斜向屋面板以及位于外侧边缘的外置天沟,雨水自水平屋面板向下经过斜向屋面板后导入外置天沟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外置天沟与水平屋面板和斜向屋面板结合来形成钢筋混凝土屋盖本体,使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同时还兼顾了建筑造型;外置天沟与斜向屋面板的布置方式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对雨水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雨水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雨水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孔瀚玉 杨世波 陈丁 陈逢国 谭建国 刘原 代凡雨 黄浪 文川 白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