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4504发布日期:2022-03-23 12:4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洞钢衬维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在河流泥沙含量大的河域,导流洞长时间处于过水状态,洞内钢衬经河流泥沙的不断冲刷造成表面钢衬被冲蚀减薄,钢衬焊接位置会被泥沙冲蚀出坑洞,冲蚀严重时甚至造成洞内钢衬被河水冲击脱落,对钢衬背部混凝土造成损伤,影响大坝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河流水位下降露出洞内钢衬的时间段,需对洞内钢衬情况进行检查和修复,保证导流洞的安全运行,但是因导流洞检修门上游洞口区域处于过流状态,检修时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施工作业,维护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采用承重架的竖直框下端两侧分别设置配重平台和斜梯,施工平台与斜梯连接,爬梯位于竖直框一侧与其连接,位于承重架的水平框下部的支撑梁与竖直框侧向连接,水平框位于导流洞口上部的支撑块上,支撑梁抵住导流洞口侧平面,位于水平框上和配重平台内设置配重块,操作者从导流洞口上部沿爬梯进入配重平台,再从配重平台沿斜梯进入施工平台,对导流洞检修门上游洞口的钢衬进行维护,安全可靠,维护效率低,操作简单方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它包括承重架、斜梯、爬梯、施工平台和配重平台;所述斜梯和配重平台分别与承重架的竖直框下端两侧连接,爬梯位于竖直框一侧与其连接,施工平台与斜梯的下端连接,承重架的水平框与施工平台和配重平台相互平行。
5.所述承重架包括竖直框侧向连接的水平框,以及位于水平框下部与竖直框侧向连接的支撑梁。
6.所述斜梯两侧的扶手和斜撑分别与竖直框和施工平台连接。
7.所述爬梯上设置有弧形防护网,弧形防护网从爬梯上端向下延伸至配重平台上部。
8.所述施工平台的边沿四周设置防护栏与斜梯的扶手围合。
9.所述配重平台的围框与承重架的竖直框围合,位于围框两侧的斜拉梁与竖直框连接。
10.所述承重架的水平框上和配重平台内分别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
1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导流洞检修门上游洞口区域,施工平台悬空于过流水域的钢衬上部,对钢衬维护时,不受过流影响。
13.水平框下侧面与导流洞口上部的支撑块接触,支撑梁抵住导流洞口侧平面,无需
设置固定点,不破坏大坝本体。
14.位于水平框上和配重平台内设置配重块,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15.在维护后,直接撤除整个平台,便于下次使用,对大坝运行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1.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承重架1,竖直框11,水平框12,支撑梁13,斜梯2,扶手21,斜撑22,爬梯3,弧形防护网31,施工平台4,防护栏41,配重平台5,围框51,斜拉梁52,配重块6。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图5中,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它包括承重架1、斜梯2、爬梯3、施工平台4和配重平台5;所述斜梯2和配重平台5分别与承重架1的竖直框11下端两侧连接,爬梯3位于竖直框11一侧与其连接,施工平台4与斜梯2的下端连接,承重架1的水平框12与施工平台4和配重平台5相互平行。使用时,水平框12位于导流洞口上部的支撑块上,支撑梁13抵住导流洞口侧平面,位于水平框12上和配重平台5内设置配重块6,操作者从导流洞口上部沿爬梯3进入配重平台5,再从配重平台5沿斜梯2进入施工平台4,对导流洞检修门上游洞口的钢衬进行维护,安全可靠,维护效率低,操作简单方便。
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承重架1包括竖直框11侧向连接的水平框12,以及位于水平框12下部与竖直框11侧向连接的支撑梁13。使用时,水平框12下侧面与导流洞口上部的支撑块接触,支撑梁13抵住导流洞口侧平面,形成对整体平台支撑结构。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斜梯2两侧的扶手21和斜撑22分别与竖直框11和施工平台4连接。使用时,斜梯2两侧的扶手21提高了操作者上下斜梯2的安全性,斜撑22与竖直框11和施工平台4连接,提高了施工平台4的强度。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爬梯3上设置有弧形防护网31,弧形防护网31从爬梯3上端向下延伸至配重平台5上部。使用时,操作人员从导流洞口上部沿爬梯3进入配重平台5的过程中,弧形防护网31起到防护作用,提高安全防护性能。
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施工平台4的边沿四周设置防护栏41与斜梯2的扶手21围合。使用时,施工平台4的防护栏41与斜梯2的扶手21围合后形成连体的防护结构,提高了作业人员通过斜梯2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作业人员在施工平台4上施工时的安全性能。
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配重平台5的围框51与承重架1的竖直框11围合,位于围框51两侧的斜拉梁52与竖直框11连接。使用时,围框51为作业人员通过配重平台5时提供安全防护,斜拉梁52提高了配重平台5的结构强度。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承重架1的水平框12上和配重平台5内分别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6。使用时,水平框12上配重块6的重量,大于配重平台5上配重块6的重量至少五倍以
上,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能。
30.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承重架(1)、斜梯(2)、爬梯(3)、施工平台(4)和配重平台(5);所述斜梯(2)和配重平台(5)分别与承重架(1)的竖直框(11)下端两侧连接,爬梯(3)位于竖直框(11)一侧与其连接,施工平台(4)与斜梯(2)的下端连接,承重架(1)的水平框(12)与施工平台(4)和配重平台(5)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承重架(1)包括竖直框(11)侧向连接的水平框(12),以及位于水平框(12)下部与竖直框(11)侧向连接的支撑梁(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斜梯(2)两侧的扶手(21)和斜撑(22)分别与竖直框(11)和施工平台(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爬梯(3)上设置有弧形防护网(31),弧形防护网(31)从爬梯(3)上端向下延伸至配重平台(5)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施工平台(4)的边沿四周设置防护栏(41)与斜梯(2)的扶手(21)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平台(5)的围框(51)与承重架(1)的竖直框(11)围合,位于围框(51)两侧的斜拉梁(52)与竖直框(1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承重架(1)的水平框(12)上和配重平台(5)内分别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块(6)。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它包括承重架、斜梯、爬梯、施工平台和配重平台,通过承重架的竖直框下端两侧分别设置配重平台和斜梯,施工平台与斜梯连接,爬梯位于竖直框一侧与其连接,位于承重架的水平框下部的支撑梁与竖直框侧向连接,通过水平框位于导流洞口上部的支撑块上,支撑梁抵住导流洞口侧平面,位于水平框上和配重平台内设置配重块,操作者从导流洞口上部沿爬梯进入配重平台,再从配重平台沿斜梯进入施工平台,对导流洞检修门上游洞口的钢衬进行维护,安全可靠,维护效率低,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林 马刚 叶彬 杨德权 靳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