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0764发布日期:2022-07-26 21:1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


背景技术:

2.目前,施工现场按绿色施工工地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现场必须百分百所有材料堆场必须硬化且强度需要符合要求。
3.在施工现场上,工程材料转移后,人工无法对现场硬化的材料随材料堆放的位置变更而变化,用机械破碎后会产生大量的破碎废渣,不仅浪费了资源,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提出了在工程材料转移后,人工无法对现场硬化的材料随材料堆放的位置变更而变化,用机械破碎后会产生大量的破碎废渣,不仅浪费了资源,提高了施工成本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包括两个纵向木楞和两个横向木楞,两个所述横向木楞的两端均通过设有的第一固定铁钉固定安装在纵向木楞的内侧,两个所述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组合形成长方形框架,两个所述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所形成长方形框架得中间安装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由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捆扎形成,所述钢筋网片的外表面浇筑有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的前表面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pvc管材,所述pvc管材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吊环,所述固定吊环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挂钩。
7.首先,准备两个纵向木楞和两个横向木楞,然后通过多个第一固定铁钉将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之间进行安装,形成长方形框架,然后在长方形框架中配置钢筋网片,并在其长方形框架的前表面顶端和底端分别放置两个pvc管材,同时pvc管材中带有安装好的固定吊环,接下来向长方形框架中加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上盖一层薄膜,防止雨水造成损坏,等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则形成混凝土预制板,在对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搬运时,可在固定吊环上挂上连接挂钩,通过连接挂钩吊起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搬运。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木楞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木楞,所述上固定木楞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与纵向木楞固定安装。
9.设计的上固定木楞便于连接每个长方形框架的顶端。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木楞的底端设置有下固定木楞,所述下固定木楞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与纵向木楞固定安装。
11.设计的第二固定铁钉便于连接每个长方形框架的底端。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长方形框架可通过设有的上固定木楞和下固定
木楞进行连接,每两个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木楞,所述连接木楞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与纵向木楞固定安装。
13.在每个长方形框架之间安装连接木楞,使每个长方形框架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吊环的剖面形状为“几”字形。
15.此种设计,可便于连接挂钩的悬挂,从而可对该装置搬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设计的两个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组成形成框架,将钢筋网片放入框架中,然后向中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后便形成混凝土预制板,在工程材料转移时,通过设有的固定吊环和连接挂钩可将混凝土预制板掉起进行运输,不需要破碎,可以周转4次以上,节约了成本,在混凝土预制板中配置钢筋网片,增加抗变形的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筋网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纵向木楞;2、横向木楞;3、钢筋网片;4、第一固定铁钉;5、上固定木楞;6、连接木楞;7、下固定木楞;8、第二固定铁钉;9、混凝土预制板;10、pvc管材;11、固定吊环;12、连接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
24.如图1-图2所示,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包括两个纵向木楞1和两个横向木楞2,两个横向木楞2的两端均通过设有的第一固定铁钉4固定安装在纵向木楞1的内侧,两个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组合形成长方形框架,两个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所形成长方形框架得中间安装有钢筋网片3,钢筋网片3由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捆扎形成,钢筋网片3的外表面浇筑有混凝土预制板9,混凝土预制板9的前表面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pvc管材10,pvc管材10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吊环11,固定吊环1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挂钩12。
25.首先,准备两个纵向木楞1和两个横向木楞2,然后通过多个第一固定铁钉4将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之间进行安装,形成长方形框架,然后在长方形框架中配置钢筋网片3,并在其长方形框架的前表面顶端和底端分别放置两个pvc管材10,同时pvc管材10中带有安装好的固定吊环11,接下来向长方形框架中加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上盖一层薄膜,防止雨水造成损坏,等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则形成混凝土预制板,在对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搬运时,可在固定吊环11上挂上连接挂钩12,通过连接挂钩12吊起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搬运。
2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纵向木楞1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木楞5,上固定木楞5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
27.设计的上固定木楞5便于连接每个长方形框架的顶端。
2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纵向木楞1的底端设置有下固定木楞7,下固定
木楞7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
29.设计的第二固定铁钉8便于连接每个长方形框架的底端。
3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长方形框架可通过设有的上固定木楞5和下固定木楞7进行连接,每两个长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木楞6,连接木楞6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
31.在每个长方形框架之间安装连接木楞6,使每个长方形框架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固。
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吊环11的剖面形状为“几”字形。
33.此种设计,可便于连接挂钩12的悬挂,从而可对该装置搬运。
3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包括两个纵向木楞(1)和两个横向木楞(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木楞(2)的两端均通过设有的第一固定铁钉(4)固定安装在纵向木楞(1)的内侧,两个所述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组合形成长方形框架,两个所述纵向木楞(1)和横向木楞(2)所形成长方形框架得中间安装有钢筋网片(3),所述钢筋网片(3)由多根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捆扎形成,所述钢筋网片(3)的外表面浇筑有混凝土预制板(9),所述混凝土预制板(9)的前表面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pvc管材(10),所述pvc管材(10)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吊环(11),所述固定吊环(1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挂钩(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木楞(1)的顶端设置有上固定木楞(5),所述上固定木楞(5)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木楞(1)的底端设置有下固定木楞(7),所述下固定木楞(7)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长方形框架可通过设有的上固定木楞(5)和下固定木楞(7)进行连接,每两个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木楞(6),所述连接木楞(6)通过设有的第二固定铁钉(8)与纵向木楞(1)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吊环(11)的剖面形状为“几”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板技术领域的材料堆场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模板,包括两个纵向木楞和两个横向木楞,两个所述横向木楞的两端均通过设有的第一固定铁钉固定安装在纵向木楞的内侧,两个所述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组合形成长方形框架,两个所述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所形成长方形框架得中间安装有钢筋网片,通过设计的两个纵向木楞和横向木楞组成形成框架,将钢筋网片放入框架中,然后向中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后便形成混凝土预制板,在工程材料转移时,通过设有的固定吊环和连接挂钩可将混凝土预制板掉起进行运输,不需要破碎,可以周转4次以上,节约了成本,在混凝土预制板中配置钢筋网片,增加抗变形的能力。增加抗变形的能力。增加抗变形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友 曾凡明 王惠山 于航 朱双 邱郡 齐建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