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3085发布日期:2022-05-05 22:0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列车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动力集中式列车等铁路列车整备库中,检修平台的底层平台为整备库的底面区域,上层结构整体长度较长,与列车总长度相当,且为固定式结构,多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如果整备库不用此检修平台,则需要将检修平台全部拆卸,不能实现设备的再利用;而且原有的检修平台在车顶处虽然有栏杆,但栏杆和车顶之间仍存在空隙,人员检修时存在踩空、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检修平台的上层结构不能重复利用、存在踩空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包括支架、底层平台和上层结构,所述底层平台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桥,所述上层结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桥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检修模块,所述检修模块包括均可拆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所述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的长度相同且为建筑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所述车顶平台包括设置在列车一侧的主平台、设置在列车另一侧的安全护栏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平台两侧的栏杆,所述主平台朝向所述安全护栏的一侧底部铰接有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的一端还铰接有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平台上;所述安全护栏朝向所述主平台一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全护栏上。
5.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顶梁,所述顶梁上可拆连接有第一竖向支架和第二竖向支架,所述主平台和中间平台可拆连接在所述第一竖向支架上,所述安全护栏可拆连接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架上。
6.优选地,所述第二竖向支架和顶梁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
7.优选地,所述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的长度为6 m。
8.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伸缩杆均为气压伸缩杆。
9.优选地,所述底层平台和中间平台之间、所述中间平台和主平台之间设置有楼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车、动车或动力集中式列车等铁路列车的检修,将检修平台的上层结构拆分为多个形式统一的检修模块,多个检修模块均可拆连接在支架上,方便安装、拆卸和更换,如果整备库不用此检修平台,可将上层结构拆卸为多个检修模块,再运输、安装到其他的整备库中,实现设备的再利用,大量减少设备投入;多个检修模块均包括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结构统一,且其长度均为建筑基本模数的整倍数,可根据整备库的长度灵活选择检修模块的数量,消除上层结构重复利用时与整备库
的建筑结构不适配的风险;车顶平台利用第一、第二翻板及安全护栏、栏杆实现多重防护,避免检修人员脚踩空发生掉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13.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14.附图标记:1-支架,11-顶梁,12-第一竖向支架,13-第二竖向支架,14-连接杆,2-底层平台,21-轨道桥,3-中间平台,41-主平台,411-栏杆,412-第一翻板,413-第一伸缩杆,42-安全护栏,421-第二翻板,422-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包括支架1、底层平台2和上层结构,底层平台2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桥21。支架1为用于支撑上层结构的梁柱结构,可采用钢结构件制作,也可以直接采用整备库的建筑结构;底层平台2用于为检修列车中下部分提供场地条件;轨道桥21可采用短方形支柱轨道桥,用于抬高列车的底面,方便底面的检修。
17.上层结构包括沿轨道桥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检修模块,检修模块包括均可拆连接在支架1上的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中间平台3用于为列车中间部分的检修提供场地条件,车顶平台用于连通列车车顶,方便车顶部分的检修。检修模块的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均可通过螺栓连接等可拆连接的形式与支架1连接。由于现代建筑的尺寸一般遵循建筑模数规律,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的长度相同且设置为建筑基本模数的整倍数,可根据整备库的长度来选择检修模块的数量,多个检修模块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列组成上层结构,降低重复利用时上层结构的长度与不同整备库的建筑结构不适配的风险。将上层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形式统一的检修模块,同时检修模块与支架可拆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使上层结构实现在不同的整备库中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18.如图2和图3所示,车顶平台包括设置在列车一侧的主平台41、设置在列车另一侧的安全护栏42以及设置在主平台41两侧的栏杆411,主平台41朝向安全护栏42的一侧底部铰接有第一翻板412,第一翻板412的一端还铰接有第一伸缩杆413的一端,第一伸缩杆413的另一端铰接在主平台41上;安全护栏42朝向主平台41一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翻板421,第二翻板42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杆422的一端,第二伸缩杆422的另一端铰接在安全护栏42上。主平台41用于连通中间平台与列车车顶,安全护栏42可采用钢条制作的防护网,主平台41的栏杆和安全护栏42将车顶包围起来,可防止检修人员意外掉落,同时,第一伸缩杆413、第一翻板412和主平台41之间以及第二伸缩杆422、第二翻板421和安全护栏42之间均形成连杆结构,分别使第一、第二伸缩杆收缩,可推动第一、第二翻板靠在车顶上,消除主平台、安全护栏与车顶之间的空隙,防止检修人员踏空,降低安全风险。车顶检修完毕后,可控
制第一、第二伸缩杆伸长、复位,使第一、第二翻板远离列车,避免影响列车的进出。
19.优选地,如图1所示,支架1包括顶梁11,顶梁11上可拆连接有第一竖向支架12和第二竖向支架13,主平台41和中间平台3可拆连接在第一竖向支架12上,安全护栏42可拆连接在第二竖向支架13上,能够不占用或少占用底层平台2的空间。
20.优选地,第二竖向支架13和顶梁1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14,增加安全护栏的稳定性。
21.优选地,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的长度为6 m。
22.优选地,第一、第二伸缩杆均为气压伸缩杆。
23.优选地,底层平台2和中间平台3之间、中间平台3和主平台41之间设置有楼梯。
24.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包括支架(1)、底层平台(2)和上层结构,所述底层平台(2)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桥(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桥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检修模块,所述检修模块包括均可拆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所述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的长度相同且为建筑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所述车顶平台包括设置在列车一侧的主平台(41)、设置在列车另一侧的安全护栏(4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平台(41)两侧的栏杆(411),所述主平台(41)朝向所述安全护栏(42)的一侧底部铰接有第一翻板(412),所述第一翻板(412)的一端还铰接有第一伸缩杆(413)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41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平台(41)上;所述安全护栏(42)朝向所述主平台(41)一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翻板(421),所述第二翻板(42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杆(422)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42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全护栏(4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顶梁(11),所述顶梁(11)上可拆连接有第一竖向支架(12)和第二竖向支架(13),所述主平台(41)和中间平台(3)可拆连接在所述第一竖向支架(12)上,所述安全护栏(42)可拆连接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架(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架(13)和顶梁(1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平台(3)和车顶平台的长度为6 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伸缩杆均为气压伸缩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平台(2)和中间平台(3)之间、所述中间平台(3)和主平台(41)之间设置有楼梯。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化三层作业检修平台,涉及铁路列车检修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架、底层平台和上层结构,所述底层平台设置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桥,所述上层结构包括沿所述轨道桥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检修模块,所述检修模块包括均可拆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所述中间平台和车顶平台的长度相同且为建筑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所述车顶平台包括主平台、安全护栏以及栏杆,所述主平台底部铰接有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铰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安全护栏底部铰接有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铰接有第二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的上层结构可在不同的整备库中重复利用,并且降低了车顶部分检修时的安全风险。顶部分检修时的安全风险。顶部分检修时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寿阳 海信芳 王庆安 甄继文 杜长栋 肖明 肖熙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寿阳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