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琉璃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6919发布日期:2022-07-02 01:1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琉璃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琉璃瓦是把太阳能板和屋顶瓦片整合在了一起,众多太阳能琉璃瓦构成太阳能屋顶,在太阳能电板上覆盖了一层有色透光膜,然后盖上高强度的钢化玻璃作为保护,这层钢化玻璃的强度超过了一般的瓦片材料,节能环保,增加经济效益,目前的琉璃瓦结构不紧致,琉璃瓦支撑装置的欠缺,造成琉璃瓦易塌陷,安装后不牢固,琉璃瓦防水性能差,易进水,存在安全隐患。
3.公开号cn203452283u公开了一种集防火、防水、装饰和光伏发电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屋面光伏瓦,所述屋面光伏瓦包括屋面瓦基材和光伏装饰层,所述光伏装饰层通过粘结剂与所述屋面瓦基材的曲形表面粘结成一体结构,所述屋面瓦基材为粘土瓦、陶瓷瓦、金属瓦、琉璃瓦或水泥瓦;在所述屋面瓦基材上涂覆有高分子界面剂;所述光伏装饰层由里至外依次包括柔性薄膜电池组件、膜层和涂料层,既能实现光伏发电又能保持建筑屋面瓦型状和颜色的光伏屋面瓦,但是没有解决琉璃瓦结构不紧致,安装后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可以解决琉璃瓦结构不紧致,安装后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包括:壳体、安装架,安装架置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两侧所述挂钩的方向相反,壳体内设置矩形贯穿孔,防水层置于贯穿孔顶端,且防水层顶面和壳体顶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水层和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防水层底部设置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四周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透明垫置于钢化玻璃底部,透明垫和钢化玻璃形成减震层,减震层内设置减震片,所述减震片为波浪结构,安装板置于透明垫下方,安装板顶部頢凹槽,太阳能板置于凹槽内,太阳能板一端设置导电棒,所述导电棒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贯穿导块,所述贯穿导块和导电棒连通,固定板底部设置泡沫层,所述泡沫层和贯穿孔高度一致,泡沫层底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滑块;
6.所述安装架包括顶部设置多组限位块,滑轨置于相邻的两组限位块之间,所述滑轨和安装槽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滑块置于滑槽内;
7.所述限位块和滑轨为焊接固定结构;
8.所述滑块和滑轨之间为过盈配合;
9.所述壳体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连接块和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可插置于另一壳体的连接槽内,形成连接;
10.所述防水层为透明结构;
11.所述密封圈为矩形密封圈,密封圈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
12.所述贯穿导块外接电池进行存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一、卡合安全可靠,不会发生脱落;
15.二、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水;
16.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琉璃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琉璃瓦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琉璃瓦的安装架俯视图。
20.1、壳体;2、防水层;3、钢化玻璃;4、减震层;5、减震片;6、透明垫;7、太阳能板;8、密封圈;9、挂钩;10、贯穿导块;11、导电棒;12、固定板;13、泡沫层;14、底板;15、安装架;16、滑块;17、连接槽;18、连接块;19、滑轨;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根据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包括:壳体1、安装架15,安装架15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9,两侧所述挂钩9的方向相反,壳体1内设置矩形贯穿孔,防水层2置于贯穿孔顶端,且防水层2顶面和壳体1顶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水层2和壳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8,防水层2底部设置钢化玻璃3,所述钢化玻璃3四周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透明垫6置于钢化玻璃3底部,透明垫6和钢化玻璃3形成减震层4,减震层4内设置减震片5,所述减震片5为波浪结构,安装板置于透明垫6下方,安装板顶部頢凹槽,太阳能板7置于凹槽内,太阳能板7一端设置导电棒11,所述导电棒11 贯穿固定板12并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壳体1内设置贯穿导块10,所述贯穿导块10和导电棒11连通,固定板12底部设置泡沫层13,所述泡沫层13和贯穿孔高度一致,泡沫层13底部设置底板14,所述底板14底部设置滑块16;
24.所述安装架15包括顶部设置多组限位块20,滑轨19置于相邻的两组限位块20之间,所述滑轨19和安装槽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滑块16置于滑槽内;
25.所述限位块20和滑轨19为焊接固定结构;
26.所述滑块16和滑轨19之间为过盈配合,防止滑块16脱落;
27.所述壳体1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连接块18和连接槽17,所述连接块18可插置于另一壳体1的连接槽17内,形成连接,方便组装;
28.所述防水层2为透明结构,增加发电效率;
29.所述密封圈8为矩形密封圈8,密封圈8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
30.所述贯穿导块10外接电池进行存电。
3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用时,太阳能板7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将电能通过导电棒11
传递给贯穿导块10,贯穿导块10外接电池进行存电,减震片5进行减震,防水层2进行防水,安装架15固定太阳能板7,防止太阳能板7从而控制安装后不牢固,从而达到卡合安全可靠,不会发生脱落,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架(15),安装架(15)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9),两侧所述挂钩(9)的方向相反,壳体(1)内设置矩形贯穿孔,防水层(2)置于贯穿孔顶端,且防水层(2)顶面和壳体(1)顶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水层(2)和壳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8),防水层(2)底部设置钢化玻璃(3),所述钢化玻璃(3)四周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透明垫(6)置于钢化玻璃(3)底部,透明垫(6)和钢化玻璃(3)形成减震层(4),减震层(4)内设置减震片(5),所述减震片(5)为波浪结构,安装板置于透明垫(6)下方,安装板顶部頢凹槽,太阳能板(7)置于凹槽内,太阳能板(7)一端设置导电棒(11),所述导电棒(11)贯穿固定板(12)并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壳体(1)内设置贯穿导块(10),所述贯穿导块(10)和导电棒(11)连通,固定板(12)底部设置泡沫层(13),所述泡沫层(13)和贯穿孔高度一致,泡沫层(13)底部设置底板(14),所述底板(14)底部设置滑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5)包括顶部设置多组限位块(20),滑轨(19)置于相邻的两组限位块(20)之间,所述滑轨(19)和安装槽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滑块(16)置于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和滑轨(19)为焊接固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6)和滑轨(19)之间为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连接块(18)和连接槽(17),所述连接块(18)可插置于另一壳体(1)的连接槽(17)内,形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为透明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为矩形密封圈(8),密封圈(8)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琉璃瓦,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琉璃瓦结构不紧致,安装后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壳体、安装架,安装架置于壳体底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挂钩,两侧所述挂钩的方向相反,壳体内设置矩形贯穿孔,防水层置于贯穿孔顶端,且防水层顶面和壳体顶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防水层和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防水层底部设置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四周贴合置于贯穿孔内壁,透明垫置于钢化玻璃底部,透明垫和钢化玻璃形成减震层,减震层内设置减震片,所述减震片为波浪结构,卡合安全可靠,不会发生脱落,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熠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