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5913发布日期:2022-07-29 22:0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复合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


背景技术:

2.混凝土砖是以水泥、骨料,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掺合料、外加剂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养护支撑的混凝土实心砖,其主要是用于砌筑墙体。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
3.目前,在一些轻型建筑建造时,一般采用混凝土砖作为建筑材料进行支撑建造,但是,在使用混凝土砖进行建造时,混凝土砖的吸水性较差,无法对水分进行储存,而在一些气候干燥城市,需要能够对水分吸收较好的材料进行建筑,如人们研发制造的生态蓄水陶土,生态蓄水陶土是一种或以黏土、污泥、尾矿及城市弃土为主要原料,加辅料与特殊添加剂搅拌后造粒再经特殊工艺高温烧结而形成的内部连通的多孔状新型无机环保蓄水材料,该材料内部结构形成了类似蜂窝状,使用此材料进行建筑,当遇到雨水或其它水份时,这些小气孔就会尽情地吮吸水份并将其充满气孔;当处于外部环境干燥时,内部盛满水份的小气孔便会像人体毛细血管一样,通过植物根系将其储蓄的水份缓慢释放,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形成独特的海绵城市结构,但是直接使用生态蓄水陶土材料进行建造,支撑强度较低,无法满足较大建筑的强度需要,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在使用混凝土砖进行建造时,混凝土砖的吸水性较差,无法对水分进行储存,直接使用生态蓄水陶土材料进行建造,支撑强度较低,无法满足较大建筑的强度需要,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包括混凝土方砖,所述混凝土方砖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填充口,多个所述填充孔的内部均填充有陶粒,且陶粒通过混凝土与混凝土方砖固定,所述混凝土方砖的六个侧面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
6.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插杆,多个所述定位插杆分别竖直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的上端四角处,所述混凝土方砖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杆滑动插入的圆形插槽。
7.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插板,所述定位插板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的右侧中部,所述混凝土方砖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板滑动插入的方形插槽。
8.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插板,两个所述条形插板均与混凝土方砖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且两个条形插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混凝土方砖的后侧上方开设有两个可供条形插板插入的条形插槽。
9.优选的,每个所述填充口的口径为60mm,所述陶粒的粒径为30mm。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设有的混凝土方砖、多个填充口和陶粒的相互配合,将陶粒填充至混凝土方砖上的多个填充口中,并使用混凝土将陶粒和混凝土方砖进行固定,不仅提高混凝土方砖的吸水性能,且保持了混凝土方砖的支撑强度,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混凝土方砖;2、陶粒;3、定位插杆;4、圆形插槽;5、定位插板;6、方形插槽;7、条形插板;8、条形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包括混凝土方砖1,混凝土方砖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填充口,多个填充孔的内部均填充有陶粒2,且陶粒2通过混凝土与混凝土方砖1固定,混凝土方砖1的六个侧面均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将陶粒2填充至混凝土方砖1上的多个填充口中,并使用混凝土将陶粒2和混凝土方砖1进行固定,不仅提高混凝土方砖1的吸水性能,且保持了混凝土方砖1的支撑强度,便于人们使用。
19.如图1、图3和图4示,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插杆3,多个定位插杆3分别竖直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1的上端四角处,混凝土方砖1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杆3滑动插入的圆形插槽4,当多个混凝土方砖1进行堆砌时,上下相邻两个混凝土方砖1上的多个端定位插杆3和多个圆形插槽4可分别对应插接,从而能够使上下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方砖1堆砌整齐,且提高建造强度。
20.如图1和图2,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插板5,定位插板5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1的右侧中部,混凝土方砖1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板5滑动插入的方形插槽6,混凝土方砖1堆砌时,左右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方砖1上的定位插板5和方形插槽6可滑动插接,能够使左右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方砖1连接更加牢固。
21.如图1-图3示,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插板7,两个条形插板7均与混凝土方砖1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且两个条形插板7左右对称分布,混凝土方砖1的后侧上方开设有两个可供条形插板7插入的条形插槽8,当混凝土方砖1堆砌时,前后两个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方砖1上的两个条形插板7分别滑动插入两个条形插槽8中,能够使前后相邻的两个混凝土方砖1连接更加牢固。
22.另外,每个填充口的口径为60mm,陶粒2的粒径为30mm。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陶粒2填充至混凝土方砖1上的多个填充口中,并使用混凝土将陶粒2和混凝土方砖1进行固定,不仅提高混凝土方砖1的吸水性能,且保持了混凝土方砖1的支撑强度,便于人们使用。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包括混凝土方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方砖(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填充口,多个所述填充口的内部均填充有陶粒(2),且陶粒(2)通过混凝土与混凝土方砖(1)固定,所述混凝土方砖(1)的六个侧面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插杆(3),多个所述定位插杆(3)分别竖直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1)的上端四角处,所述混凝土方砖(1)的下端四角处均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杆(3)滑动插入的圆形插槽(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插板(5),所述定位插板(5)固定设置在混凝土方砖(1)的右侧中部,所述混凝土方砖(1)的左侧中部开设有可供定位插板(5)滑动插入的方形插槽(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插板(7),两个所述条形插板(7)均与混凝土方砖(1)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且两个条形插板(7)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混凝土方砖(1)的后侧上方开设有两个可供条形插板(7)插入的条形插槽(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填充口的口径为60mm,所述陶粒(2)的粒径为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粒混凝土复合砖,涉及到混凝土复合砖领域,包括混凝土方砖,所述混凝土方砖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填充口,多个所述填充孔的内部均填充有陶粒,且陶粒通过混凝土与混凝土方砖固定,所述混凝土方砖的六个侧面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第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将陶粒填充在混凝土方砖中,既提高了混凝土方砖的吸水性,还保持了混凝土方砖的支撑强度,且通过设置定位机构使相邻两个混凝土方砖连接更加牢固,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莹 李晶晶 黄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