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

文档序号:31883197发布日期:2022-10-21 23:3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2.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的墙体,主要是用于防护人员安全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由于长期受雨水冲刷,女儿墙与屋面的防水至关重要,传统的防水方法是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墙面的交接缝处,用水泥砂浆涂抹,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在女儿墙中砸出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扣条固定,对凹槽进行密封后,人工在防水卷材上采用水泥砂浆铺抹修整。但水泥砂浆在日晒雨淋下容易开裂、脱落,会导致女儿墙和屋面连接处出现渗水等问题。但是如果在连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会大大增加成本,而且施工很繁琐。
3.基于此,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910055112x公开了一种屋面女儿墙防水构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女儿墙、压顶、天沟以及防水卷材,女儿墙与防水卷材之间设置有找平层,防水卷材上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朝靠近天沟的方向倾斜向下,保护层的表面设置有散水面层,找平层自女儿墙的一端向屋面的一端倾斜设置,防水卷材顶部设置有限位板,女儿墙上设置有挑檐,挑檐底部开设有供限位板插接的限位槽,限位板插接于限位槽并反向折弯形成反水沿,保护层延伸至挑檐上,保护层对位于天沟内的一端向下折弯形成用于包覆防水卷材底端端部的反向沿;长期使用后该构造与女儿墙和屋面的连接处也容易出现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其与女儿墙和屋顶安装稳固,能实现全方位防水。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包括屋顶和女儿墙,所述屋顶上依次设置保温层和找平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屋顶和女儿墙连接处设置返水组件,所述返水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倾斜部、垂直部和弧形部,所述垂直部顶端设置灌注口,所述女儿墙上设置容纳倾斜部一端的开槽,开槽上部设置固定部,固定部延伸至女儿墙墙面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保护层与弧形部端部接触处设置阶梯挤塑板,所述弧形部端部下部设置与其匹配的长槽;所述倾斜部下部设置凹槽,所述开槽内设置与其匹配的凸棱。
7.进一步的,所述返水组件表面设置砂浆防护层,所述返水组件与女儿墙之间灌注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
8.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砂浆层底部设置防水层一,所述防水层一上端延伸至开槽顶部内侧,下端延伸至阶梯挤塑板与混凝土保护层顶部接口。
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上设置防水层二,所述防水层二延伸至弧形部上端面,所述砂浆防护层设置在防水层二上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开槽上端设置防水内折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具体是在屋顶和女儿墙连接处安装预制的返水组件,返水组件具体包括倾斜部、垂直部和弧形部,其中倾斜部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聚集,倾斜部通过固定部安装在女儿墙上的开槽中,而且倾斜部下部设置凹槽,开槽内设置与其匹配的凸棱,该结构更有助于安装牢固性。
13.2、返水组件的弧形部卡入屋顶和女儿墙根部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槽体中,为防止槽体与弧形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损伤,中间粘结有阶梯挤塑板,在返水组件和女儿墙以及屋面之间灌注水泥砂浆进一步稳固结构。该返水组件能够与女儿墙和屋顶安装牢固,结构稳定性比较高。
14.3、另外水泥砂浆层底部设置防水层一,防水层一上端延伸至开槽顶部内侧,下端延伸至阶梯挤塑板与混凝土保护层顶部接口;而在混凝土保护层上设置防水层二,防水层二延伸至弧形部上端面,能够全方位进行防水。
15.另外在返水组件表面设置砂浆防护层,砂浆防护层上端延伸至女儿墙上,下部一直延伸至整个混凝土保护层上端面,进一步起到防护作用。即本申请的防水构件容易施工,稳定性强,能够实现全方位防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返水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屋顶,2-女儿墙,3-保温层,4-找平层,5-混凝土保护层,6-倾斜部,7-垂直部,8-弧形部,9-灌注口,10-开口,11-固定部,12-阶梯挤塑板,13-砂浆防护层,14-水泥砂浆层,15-长槽,16-防水层一,17-防水层二,18-防水内折部,19-凹槽,20-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实施例1
21.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屋顶1和女儿墙2,其中屋顶1上依次设置保温层3和找平层5和混凝土保护层5,屋顶1和女儿墙2连接处设置返水组件,本申请的返水组件为预制的一体成型结构,宽度为350mm,两个返水组件之间通过水泥浆粘结后,再采用密封胶封堵。其中返水组件具体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倾斜部6、垂直部7和弧形部8,其中垂直部顶端设置灌注口9。
22.女儿墙2上设置容纳倾斜部6一端的开槽10,开槽10高度大于倾斜部6,开口10上部设置固定部11,固定部11延伸至女儿墙2墙面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因此施工的时候先在开槽10内涂抹一层砂浆,然后将返水组件的倾斜部6一端置于开槽10中,进一步将固定部11卡进倾斜部6和开槽10之间,然后采用水泥钉将固定部11,即可将泛水组件上部固定。
23.在返水组件的下部,即混凝土保护层5处于女儿墙根部位置开设槽体,然后与弧形部8端部接触处粘结一阶梯挤塑板12,弧形部8端部下部设置与其匹配的长槽15;即可将泛水组件的下部卡在混凝土保护层5端部的槽体内,阶梯挤塑板12能够对泛水组件起到防护作用。
24.倾斜部6下部设置凹槽19,开槽10内设置与其匹配的凸棱20,该结构设置能够确保泛水组件上部固定牢固。
25.而在返水组件表面设置砂浆防护层13,砂浆防护层13上端延伸至女儿墙上,下部一直延伸至整个混凝土保护层5上端面,进一步起到防护作用。
26.另外当返水组件上端和下端固定好之后,通过灌注口9缓慢向泛水组件与女儿墙中间位置灌注水泥砂浆,进而形成水泥砂浆层14,进一步稳定结构。
27.另外水泥砂浆层14底部设置防水层一16,防水层一16上端延伸至开槽10顶部内侧,下端延伸至阶梯挤塑板12与混凝土保护层5顶部接口,起到防水作用;而在混凝土保护层5上设置防水层二17,防水层二17延伸至弧形部8上端面,砂浆防护层13设置在防水层二17上层,让所有的接缝均实现防水。
28.另外开槽10上端设置防水内折部18,进一步防止女儿墙表面的渗水下渗至泛水组件内部。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包括屋顶(1)和女儿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上依次设置保温层(3)和找平层(4)和混凝土保护层(5),所述屋顶(1)和女儿墙(2)连接处设置返水组件,所述返水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倾斜部(6)、垂直部(7)和弧形部(8),所述垂直部顶端设置灌注口(9),所述女儿墙(2)上设置容纳倾斜部(6)一端的开槽(10),开槽(10)上部设置固定部(11),固定部(11)延伸至女儿墙(2)墙面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保护层(5)与弧形部(8)端部接触处设置阶梯挤塑板(12),所述弧形部(8)端部下部设置与其匹配的长槽(15);所述倾斜部(6)下部设置凹槽(19),所述开槽(10)内设置与其匹配的凸棱(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水组件表面设置砂浆防护层(13),所述返水组件与女儿墙(2)之间灌注水泥砂浆形成水泥砂浆层(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14)底部设置防水层一(16),所述防水层一(16)上端延伸至开槽(10)顶部内侧,下端延伸至阶梯挤塑板(12)与混凝土保护层(5)顶部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5)上设置防水层二(17),所述防水层二(17)延伸至弧形部(8)上端面,所述砂浆防护层(13)设置在防水层二(17)上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0)上端设置防水内折部(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女儿墙防水构造,属于建筑构造技术领域,包括屋顶和女儿墙,所述屋顶上依次设置保温层和找平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屋顶和女儿墙连接处设置返水组件,所述返水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倾斜部、垂直部和弧形部,所述垂直部顶端设置灌注口,所述女儿墙上设置容纳倾斜部一端的开槽,开口上部设置固定部,固定部延伸至女儿墙墙面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保护层与弧形部端部接触处设置阶梯挤塑板,所述弧形部端部下部设置与其匹配的长槽;所述倾斜部下部设置凹槽,所述开槽内设置与其匹配的凸棱。其与女儿墙和屋顶安装稳固,能实现全方位防水。能实现全方位防水。能实现全方位防水。


技术研发人员:左彩霞 曹双平 郑艳 杨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