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框架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2492发布日期:2022-07-23 00:5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变截面框架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截面框架梁。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建筑物功能日益完善,机电系统更趋复杂,机电安装涉及各个专业的协调配合,在安装过程中,总会出现结构梁与风管、喷淋管、电缆桥架等机电管线的交叉问题,致使建筑物层高较大,浪费资源能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建筑层高一般需要满足建筑使用高度、机电管线安装高度、结构高度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梁高来实现降低层高、节能减碳的目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框架梁梁端加腋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且施工麻烦而较少采用。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变截面框架梁,使用变截面框架梁,在结构梁与机电管线交叉处能够有效降低空间所需高度,实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截面框架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条件下框架梁与机电管线交叉处所需空间高度较大的上述问题。
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截面框架梁(kl),由跨中段结构梁(l1)、支座段结构梁(l2)组成,变截面框架梁长度l。
5.跨中段结构梁(l1),跨中段结构梁两端与支座段结构梁(l2)连接。跨中段结构梁宽度b1,高度h1。
6.支座段结构梁(l2),支座段结构梁一端与跨中段结构梁(l1)连接,另外一端与框架柱(kz)连接。支座段结构梁宽度b2,高度h2。楼板(b),楼板与跨中段结构梁(l1)、支座段结构梁(l2)及框架柱(kz)连接。
7.优选的,跨中段结构梁长度 l1 可取框架梁(kl)长度l的 1/2~1/3,支座段结构梁长度 l2 可取框架梁(kl)长度l的 1/3~1/4。
8.优选的,跨中段结构梁高度 h1 可取其长度l1的 1/10~1/5,宽度b1 可取其高度h1的1/2~1/4。
9.优选的,支座段结构梁高度 h2 可取其长度l2的 1/5~1/2,宽度b2可取其高度h2的1/2~1/4,且h2>h1、b2>b1。
10.优选的,交叉处管线(gx)及安装高度h,h≤h2-h1。
11.优选的,其他无管线交叉处结构梁高度h3,h2≥h3≥h1。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支座段结构梁的的高度、宽度、刚度都大于跨中段,既保证了支座的抗弯、抗剪强度,又可以作为跨中段结构梁的支座,从而减少了跨中段结构梁的计算跨度、降低了跨中段结构梁的高度。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梁、柱、楼板的做法、连接方法及管线安装方法均在本技术领域内有广泛应用,属于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变截面框架梁可用于但不限于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既可以用于地上建筑也可用于地下建筑,亦不限于各种建筑功能类型。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变截面框架梁两端与框架柱连接,机电管线安装在跨中段结构梁底即可,则结构梁与管线交叉处所需高度h1+h≤h3+h且h1+h≤h2,即在较小的高度空间内解决了结构梁与管线的交叉的问题,达到降低层高有益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8.以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变截面框架梁第一优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变截面框架梁第二优选结构示意图。
19.图标:kl、变截面框架梁;kz、框架柱;b、楼板;gx、机电管线;l、变截面框架梁长度;l1、跨中段结构梁长度;h1、跨中段结构梁高度;b1、跨中段结构梁宽度;l2、支座段结构梁长度;h2、支座段结构梁高度;b2、支座段结构梁宽度;h3、无管线交叉处结构梁高度;h、管线及安装高度;h、建筑层高。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变截面框架梁由跨中段结构梁和支座段结构梁组成。
20.某建筑按现有技术条件,结构梁高0.8米,梁宽0.3米,交叉处管线高度0.2米,按现有技术方案需要建筑层高=2.2(净高要求)+0.8(梁高)+0.2(管线高度)+0.2(安装高度)=3.4米。
21.采用图1所示变截面框架梁:跨中段结构梁高度0.5米,宽度0.3米,支座段结构梁高度0.9米,宽度0.5米。则交叉处所需建筑层高=2.2(净高要求)+0.5(梁高)+0.2(管线高
度)+0.2(安装高度)=3.1米,无管线交叉处所需建筑层高=2.2(净高要求)+0.9(梁高)=3.1米,优于其他技术方案所需层高3.4米。
2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截面框架梁由由跨中段结构梁、支座段结构梁等组成。2.根据权利1所述,变截面框架梁其特征在于跨中段结构梁两端与支座段结构梁连接。3.根据权利1所述,变截面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支座段结构梁一端与跨中段结构梁连接,另外一端与框架柱连接。4.根据权利1所述,变截面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支座段结构梁宽大于跨中段结构梁宽。5.根据权利1所述,变截面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支座段结构梁高大于跨中段结构梁高。6.根据权利1所述,变截面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机电管线安装在跨中段结构梁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截面框架梁。变截面框架梁由跨中段结构梁和支座段结构梁组成,使用时将变截面框架梁两端与框架柱连接,机电管线安装在跨中段结构梁底即可。其有益作用是在管线交叉处能够有效降低管线安装所占空间高度,实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实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实现降低建筑层高的有益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珑信建筑设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3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