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

文档序号:31701178发布日期:2022-10-01 08: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减振抗震和快速成型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3d打印)黏弹性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2.黏弹性阻尼器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耗能减震装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结构抗震减震当中,其主要是通过钢板间的黏弹性阻尼材料进行耗能。而一般斜撑或人字撑等布置方式的黏弹性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往往会占用大量的建筑空间,同时地震作用下建筑梁柱节点破坏严重,所以节点型阻尼器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明节点型阻尼器可以很好地保护梁柱节点在地震下的破坏作用。
3.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应用逐渐广泛。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皆可应用于3d打印,还可实现多种原材料的混合。目前的黏弹性阻尼器,需通过模具硫化手段进行制作,往往会增加制作时间并且增加成本。并且,由于传统制作手段的缺陷,一些特殊结构的阻尼器制作往往会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结构形式的黏弹性阻尼装置的出现。
4.因此,研发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以更有效、快速地生产黏弹性阻尼装置,然后用于结构抗震之中。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钢板(1)、高性能阻尼材料(2)、外侧约束钢板(3);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为两块,对称设置于中间钢板(1)的两侧;外侧约束钢板(3)亦为两块,对称地布置于两块高性能阻尼材料(2)的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呈l型,其皆为增材制造钢板,采用钢粉体经lam(即激光增材制造)制作而成。
9.进一步的,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呈l型,采用聚氨酯阻尼材料,经fdm(即熔融沉积成型)进行挤出打印材料方式制作而成。
10.更进一步的,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分别与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通过3dp(即3d粉末黏合技术,3d powder binding)打印中的喷洒黏合剂进行结合形成整体。
11.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布置在梁柱节点处,可以更好地节省建筑空间,并且对结构薄弱节点进行针对性保护。相比于直接将中间钢板旋转90
°
而成的直角型黏弹性阻尼器,其可以在不改变阻尼器所占空间的基础上,增大黏弹性材料层面积,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建筑梁柱节点。
13.进一步的,3d打印所制作材料具有多样化,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都可应用于
3d打印,亦可实现多种原材料的混合,对黏弹性阻尼装置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利用3d打印可以减少传统的加工开模、精磨等成本,并改变以材料体积为基准的成本计算方式。
14.更进一步的,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钢板呈l型,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破设计空间和约束,使装置更容易制作出实际产物。并且,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制作周期短,利用3d打印技术花费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就可以制造出一个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大大节省了模具的传统工艺研发时间。
15.进一步的,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可以零技能制造,相比于传统的加工制造机床通常需要操作熟练的专业人员去操作调试等才能较快地完成生产制造,而阻尼装置所采用的3d打印只需按照操作指示完成。同时,由于3d打印一次成型的特点,可直接打印出阻尼装置实体,无需多个零件组合装配。
16.进一步的,3d打印的精度目前已经可以达到0.3mm左右,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制作精度高,并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未来将会更精确。该种阻尼装置可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问题,在添加剂制造方法中,不存在浪费的问题,生产出期望的产品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构件拆解图;
19.图中有:1-中间钢板;2-高性能阻尼材料;3-外侧约束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包括中间钢板(1)、高性能阻尼材料(2)、外侧约束钢板(3);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为两块,对称设置于中间钢板(1)的两侧;外侧约束钢板(3)亦为两块,对称地布置于两块高性能阻尼材料(2)的外侧。
22.所述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呈l型,其都为增材制造钢板,采用钢粉体经lam(即激光增材制造)制作而成。
23.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呈l型,采用聚氨酯阻尼材料,经fdm(即熔融沉积成型)进行挤出打印材料方式制作而成。
24.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分别与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通过3dp(即3d粉末黏合技术,3d powder binding)打印中的喷洒黏合剂进行结合形成整体。
25.本发明的成型原理是:钢板的制作采用lam打印方式,以钢粉末为原料,利用激光作为热源,将同步送给的金属粉末进行逐层融化并快速凝固,之后逐层沉积最后形成金属钢板。聚氨酯阻尼材料制作采用fdm打印方式,热塑性丝状聚氨酯材料由供丝机构输送至热熔喷头,并在喷头中加热熔化成半液态,然后被挤压出,并根据所设计的模型选择性涂覆在台面上后快速冷却成型,一层成型完成后工作台下降再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最后橡胶完全成型。在分别打印出钢板和橡胶后,利用3dp(即3d粉末黏合技术,3d powder binding)的打印方式,在工作台上放置约束钢板,在钢板上通过打印喷头喷洒黏合剂,之后把已打印成型
的聚氨酯材料层覆盖在钢板之上,重复上述过程依次把阻尼装置各层黏合完毕形成整体。
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布置于建筑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节点处梁的弯曲变形引起框架梁柱节点的转动,转动使分别连接于梁和柱的阻尼装置钢板发生转动位移,从而带动增材制造阻尼装置的材料层发生剪切变形,从而发挥黏弹性材料的阻尼特性,吸收并耗散因地震传输到建筑中的能量,以达到保护结构的目的。
27.本发明附图中所示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3d打印减震结构并不局限于为l型一种,黏弹性阻尼材料的层数亦不限两层,黏弹性阻尼材料的种类亦不限热塑性丝状聚氨酯材料,其他类似型式的黏弹性阻尼装置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钢板(1)、高性能阻尼材料(2)、外侧约束钢板(3);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为两块,对称设置于中间钢板(1)的两侧;外侧约束钢板(3)亦为两块,对称地布置于两块高性能阻尼材料(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呈l型,皆为增材制造钢板,采用钢粉体经lam(即激光增材制造)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呈l型,采用聚氨酯阻尼材料,经fdm(即熔融沉积成型)进行挤出打印材料方式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黏弹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阻尼材料(2)分别与中间钢板(1)和外侧约束钢板(3)通过3dp打印(即3d粉末黏合技术,3d powder binding)中的喷洒黏合剂结合形成整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减振抗震和快速成型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3D打印)黏弹性阻尼装置,包括外侧约束钢板、中间钢板、高性能阻尼材料。阻尼材料共两层,对称布置于中间钢板两侧,内、外侧钢板设置于阻尼材料层外侧。其中,高性能阻尼材料为3D打印高分子聚合物,采用聚氨酯经FDM(即熔融沉积成型)进行挤出打印材料的方式制作;中间钢板与外侧钢板为增材制造钢板,采用钢粉体经LAM(即激光增材制造)制作而成。已分别制作完成的钢板和阻尼材料通过3DP(即3D粉末黏合技术,3D powder binding)打印中喷洒黏合剂的方式结合为阻尼装置整体。采用该种增材制造技术制作的黏弹性阻尼装置具有无模具加工、短流程、短周期成形、且节省材料等优点。且节省材料等优点。且节省材料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红 朱哲雨 李爱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9/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