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钓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8906发布日期:2023-06-29 14:2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钓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帐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钓帐篷。


背景技术:

1、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较快,因此,在空闲的时候有许多人喜欢钓鱼休闲。然而在钓鱼的过程中需要遮阳的工具和休息的场所,尤其在冬季进行冰钓的时候,也需要一个遮风的场所,而帐篷的产生能够较为满足人们钓鱼时的需求。

2、现有的帐篷通常与地面(冰面)通过地钉(冰钉)连接,然而遇到大风天气,帐篷可能会受风力的影响从而脱离地面(冰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帐篷受风力的影响脱离地面(冰面)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冰钓帐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冰钓帐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冰钓帐篷,包括骨架和绑在骨架内部的帐篷布,所述骨架包括四个第一横连杆、四个第二横连杆和四个竖向连杆,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横连杆之间相互铰接,且四个第一横连杆拼接呈四边形,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横连杆之间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横连杆也拼接呈四边形,每个竖向连杆的一端均与两个第二横连杆的固定处球铰接,另一端均与两个第一横连杆的铰接处固定连接,第一横连杆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杆,骨架上连接有将骨架此时状态锁定的锁定组件,帐篷迎风面和背风面中两个折杆的铰接处向靠近第二横连杆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帐篷折叠。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大风天气时,控制锁定组件使骨架处于可调节的状态,随后调节帐篷迎风面和背风面的第一横连杆,使每两个折杆的铰接处向靠近第二横连杆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迎风面中的两个竖向连杆逐渐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背风面中的两个竖向连杆也逐渐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如此迎风面和背风面逐渐变形成三角形。减小了迎风面和背风面接触风的面积,从而减少了帐篷受风力的影响脱离地面(冰面)的可能性。

5、优选的,所述骨架还包括四个第一角架和四个第二角架,每个第一角架均包括两个第一横杆和一个第一竖杆,两个第一横杆分别与第一竖杆的一侧壁铰接,每个第一角架均位于两个第一横连杆之间,每个第一横连杆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横杆螺纹连接,每个第二角架均包括两个第二横杆和一个第二竖杆,两个第二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第二竖杆与两个第二横杆的连接处球铰接,每个第二角架均位于两个第二横连杆之间,每个第二横连杆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一个第二横杆螺纹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个第一横连杆与相应的第一角架螺纹连接,且将每个第二横连杆与相应的第二角架螺纹连接,将每个竖向连杆的一端与相应的第一角架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第二角架螺纹连接,如此便于拆卸和拼装骨架。

7、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横连杆上均安装有一锁定组件,每个所述锁定组件均包括锁定杆,锁定杆的一端与第二横连杆铰接并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二横连杆紧固连接,锁定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折杆的连接处紧固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杆的设置,将第一横连杆与第二横连杆之间锁定,如此便于骨架呈较为稳固的状态。

9、优选的,所述锁定杆的一侧壁开设有长条孔,两个折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穿过长条孔,滑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将锁定杆夹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两个螺母并使两个螺母脱离夹紧锁定杆,随后沿长条孔滑动滑杆,如此便于两个折杆逐渐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折叠,长条孔为两个折杆的折叠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11、优选的,所述帐篷布的每个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每个通风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通风筒袋,通风筒袋位于帐篷内部,通风筒袋的一端与通风孔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内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和通风筒袋的设置便于帐篷内外的空气流通,且通过通风筒袋往帐篷内进风时,根据每个通风筒袋的飘扬程度可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强度。

13、优选的,所述通风筒袋远离通风孔的一端安装有口袋绳。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口袋绳可调节通风筒袋的口径,如此便于调节帐篷的每个侧面进风的强度。

15、优选的,所述骨架的上方设有两个加固杆,每个加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每个所述第一角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接孔,每个插接块分别与相应的一插接孔插接且两个加固杆相互交叉。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杆与骨架的拼接,便于加固骨架的拼接,从而加固帐篷的拼接强度。

17、优选的,所述帐篷布为遮光材质的帐篷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为帐篷内部的人员遮阳,阻挡热辐射。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减小帐篷迎风面和背风面接触风的面积,从而减少了帐篷受风力的影响脱离地面(冰面)的可能性;

21、2.便于拆卸和拼装骨架;

22、3.便于根据每个通风筒袋的飘扬程度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冰钓帐篷,包括骨架(2)和绑在骨架(2)内部的帐篷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包括四个第一横连杆(22)、四个第二横连杆(23)和四个竖向连杆(24),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横连杆(22)之间相互铰接,且四个第一横连杆(22)拼接呈四边形,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横连杆(23)之间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横连杆(23)也拼接呈四边形,每个竖向连杆(24)的一端均与两个第二横连杆(23)的固定处球铰接,另一端均与两个第一横连杆(22)的铰接处固定连接,第一横连杆(22)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杆(231),骨架(2)上连接有将骨架(2)此时状态锁定的锁定组件(3),帐篷迎风面和背风面中两个折杆(231)的铰接处向靠近第二横连杆(2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帐篷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还包括四个第一角架(211)和四个第二角架(212),每个第一角架(211)均包括两个第一横杆(2111)和一个第一竖杆(2112),两个第一横杆(2111)分别与第一竖杆(2112)的一侧壁铰接,每个第一角架(211)均位于两个第一横连杆(22)之间,每个第一横连杆(22)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横杆(2111)螺纹连接,每个第二角架(212)均包括两个第二横杆(2121)和一个第二竖杆(2122),两个第二横杆(2121)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第二竖杆(2122)与两个第二横杆(2121)的连接处球铰接,每个第二角架(212)均位于两个第二横连杆(23)之间,每个第二横连杆(23)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一个第二横杆(212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横连杆(22)上均安装有一锁定组件(3),每个所述锁定组件(3)均包括锁定杆(31),锁定杆(31)的一端与第二横连杆(23)铰接并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二横连杆(23)紧固连接,锁定杆(31)的另一端与两个折杆(231)的连接处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31)的一侧壁开设有长条孔(311),两个折杆(23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滑杆(33),滑杆(33)穿过长条孔(311),滑杆(3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将锁定杆(31)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1)的每个侧壁均开设有通风孔(11),每个通风孔(11)处均固定连接有一通风筒袋(5),通风筒袋(5)位于帐篷内部,通风筒袋(5)的一端与通风孔(11)连接,另一端与帐篷内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筒袋(5)远离通风孔(11)的一端安装有口袋绳(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的上方设有两个加固杆(4),每个加固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接块(41),每个所述第一角架(21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接孔(2113),每个插接块(41)分别与相应的一插接孔(2113)插接且两个加固杆(4)相互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冰钓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1)为遮光材质的帐篷布(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冰钓帐篷,涉及帐篷的领域,包括骨架和绑在骨架内部的帐篷布,所述骨架包括四个第一横连杆、四个第二横连杆和四个竖向连杆,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横连杆之间相互铰接,且四个第一横连杆拼接呈四边形,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横连杆之间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横连杆也拼接呈四边形,每个竖向连杆的一端均与两个第二横连杆的固定处球铰接,另一端均与两个第一横连杆的铰接处固定连接,第一横连杆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杆,骨架上连接有将骨架此时状态锁定的锁定组件,帐篷迎风面和背风面中两个折杆的铰接处向靠近第二横连杆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帐篷折叠。本申请具有减小帐篷受风力的影响脱离地面(冰面)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陶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篷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