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6200发布日期:2023-05-05 09:1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屋面排汽,尤其涉及一种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屋面保温板周边内外温差大会形成水汽和冷凝水,从而需要对其进行排汽,通常我们需要在保温层中设置排气管,施工技术中通常运用pvc管材上钻孔,放置于保温材料板缝之间,利用板材之间挤压力使其固定,或者通过是在出屋面层做水泥墩子进行保护。

2、公开号为cn1026913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排气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屋面层设置在保温层的上方,在屋面层和保温层之间设置若干根透气管,每根透气管上分别设置若干个透气孔,从而实现排气的效果。

3、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透气管设置在屋面层和保温层之间,通过屋面层和保温层之间的挤压力使其固定,从而容易出现固定不牢靠,并且可能造成出屋面透气通道歪斜和被人踢断的情况,不仅观感差,还容易造成透气管作用失效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一体式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透气通道内置在保温层中,无需通过屋面层和保温层的挤压力进行固定,采用一体式成型,不仅方便安装,而且稳定牢靠。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包括保温层和屋面层,其中,

3、保温层设置在屋面上;

4、屋面层设置在保温层上;

5、还包括保温板和出气桩,其中,

6、多个保温板相互拼接并构造成保温层,保温板内设置有透气通道,相邻两个保温板之间的透气通道相互连通,气通道上设有透气小孔,用于保温板与透气通道之间的连通;

7、出气桩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保温板上,另一端穿过屋面层并与之固定,出气桩内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透气通道相连通,出气通道用于将透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

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包括上板和下板,其中,

9、上板设置在下板上,上板远离下板的一侧与屋面层抵持,下板的另一侧与屋面抵持;

10、上板和下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弧形通槽,上板的弧形通槽和下板的弧形通槽合成透气通道。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保温板还包括粘接层,粘接层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上,且上板和下板通过粘接层相互固定。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保温板还包括湿度感应元件,湿度感应元件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并位于弧形通槽内,用于检测弧形通槽内的湿度。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透气通道设置有多个,且透气通道均通过保温板的中心处。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为正六边形。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气桩包括预制水泥墩、出气管和抽风风帽,其中,

16、预制水泥墩固定在其中一个保温板上;

17、出气管设置在预制水泥墩内,并与保温板内的透气通道相连通,出气通道设置在出气管内;

18、抽风风帽固定在预制水泥墩远离保温板的一端,并与出气管连通,用于出气管内的空气流通。

19、屋面智能排气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屋面的防水层施工,对屋面的表层进行防水层进行铺设;

21、s2、保温板的铺设,将多个保温板相互拼接,使透气通道相互连通,并铺满屋面的防水层;

22、s3、出气桩的安装,将出气桩安装在其中一个保温板上,使出气通道与出气桩中的透气通道相连通;

23、s4、铺设屋面层,在保温板上铺设屋面层,使出气桩裸露在外并与外界连通。

2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桩通过水泥浇筑而成,并与保温板通过水泥固定。

25、本发明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设置保温板和出气桩,透气通道设置在保温板内,并且出气桩与透气通道相连通,透气通道与保温板一体成型,无需通过屋面层和保温层之间的挤压力使其固定,多个保温板进行拼接,安装牢靠,同时,出气桩另一端穿过屋面层并与之固定,能够进一步对出气桩进行加固,增加牢固性,避免出气桩倾斜。(2)设置上板和下板,保温板通过上板和下板上下组装而成,从而方便生成弧形通槽,进而方便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

27、(3)设置湿度感应元件,通过湿度感应元件能够检测保温板中透气通道内的湿度,从而能够判断出保温板的局部是否存在积水,避免造成漏水和泡水的情况,能够及时进行解决。



技术特征:

1.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包括保温层(1)和屋面层(2),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包括上板(31)和下板(32),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还包括粘接层(33),粘接层(33)设置在上板(31)和下板(32)上,且上板(31)和下板(32)通过粘接层(33)相互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还包括湿度感应元件(34),湿度感应元件(34)设置在上板(31)和下板(32)之间,并位于弧形通槽(300)内,用于检测弧形通槽(300)内的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道(30)设置有多个,且透气通道(30)均通过保温板(3)的中心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为正六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桩(4)包括预制水泥墩(41)、出气管(42)和抽风风帽(43),其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智能排气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桩(4)通过水泥浇筑而成,并与保温板(3)通过水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屋面智能排气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保温层和屋面层,其中,保温层设置在屋面上;屋面层设置在保温层上;还包括保温板和出气桩,其中,多个保温板相互拼接并构造成保温层,保温板内设置有透气通道,相邻两个保温板之间的透气通道相互连通;出气桩一端设置在其中一个保温板上,另一端穿过屋面层并与之固定,出气桩内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透气通道相连通,出气通道用于将透气通道与外界相连通。透气通道与保温板一体成型,无需通过屋面层和保温层之间的挤压力使其固定,多个保温板进行拼接,安装牢靠,同时,出气桩另一端穿过屋面层并与之固定,能够进一步对出气桩进行加固,增加牢固性,避免出气桩倾斜。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义,蒲德彪,余庆春,黄劲松,凌锋,苏军兰,尹俊杰,陈诗语,裴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