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67338发布日期:2023-05-26 19:2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房建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拆除及局部修补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螺杆孔洞封堵,以避免因对拉螺杆长期外露造成积灰、积水等,进而影响拉杆孔洞的封堵质量。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填灌发泡剂及防水砂浆的做法进行封堵,如遇外墙外立面再在螺杆洞外侧涂刷防水涂膜以增强防水效果。

2、传统螺杆洞封堵工艺复杂,需采用发泡剂及防水砂浆分次填灌,无法一步到位;施工过程中螺杆洞口一旦封堵不饱和或工艺控制不到位极易导致封堵不密实,造成外墙渗水、内墙装饰面层开裂等风险;并且如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浇筑的混凝土,由于对拉螺杆洞尺寸较传统木模体系螺杆洞更大、混凝土成型表面也更平整光泽,在进行螺杆洞封堵和面层抹灰施工时稍有不慎将增大空鼓开裂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对拉螺杆洞封堵工艺复杂,需采用发泡剂及防水砂浆分次填灌,无法一步到位和封堵不密实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包括底座、柱体和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底座和所述柱体为一体成型的水泥结构件或砂浆结构件,所述柱体通过粘接浆内嵌于所述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抵紧并封堵所述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为等厚结构件且所述底座的厚度等于外墙面抹灰厚度。

4、本发明通过将预先成型的柱体浸沾粘结浆后直接插入预留螺杆洞替代发泡剂和防水砂浆封堵对拉螺杆洞,能够简化对拉螺杆洞的封堵工序,同时结合柱体的材质,能够控制对拉螺杆洞封堵的密实度;通过在柱体的一端设置底座,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所述柱体超伸,同时封堵所述对拉螺杆洞,能够起到防水的效果,避免雨水进入对拉螺杆洞内,造成墙体渗水;再次,将柱体和底座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物,只需插入一次即可完成封堵工序,简化封堵工序;最后,所述所述底座的厚度等于外墙面抹灰厚度,能够使所述底座起到灰饼的作用,进一步简化施工工序。

5、优选地,所述柱体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对拉螺杆洞的形状大小一致。通过将所述柱体的形状大小设置为与所述对拉螺杆洞的形状大小相一致,能够保证所述柱体在插入所述对拉螺杆洞后能尽可能的封堵对拉螺杆洞内的空间,提高封堵的密实度,优化封堵效果。

6、优选地,所述柱体为实心结构。所述柱体为实心结构能够在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中就严格控制构件的密实度,进一步保证封堵的效果。

7、优选地,所述底座厚度为10mm-20mm。将所述底座厚度设置为10mm-20mm,在抹灰完成后所述底座可隐蔽。

8、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形底座。通过将所述底座设计为圆形底座,所述底座可以更好的起到防水的效果。

9、优选地,所述底座半径比所述对拉螺杆洞外墙面洞口半径大15mm-20mm

10、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1、s1:对对拉螺杆洞内的残留物进行清理;

12、s2:将所述柱体沾满粘结浆;

13、s3:将沾满粘结浆的所述柱体从墙体外侧插入对拉螺杆洞;

14、s4:以所述底座作为墙体外侧抹灰的灰饼,对墙体外侧进行抹灰。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通过将预先成型的柱体浸沾粘结浆后直接插入预留螺杆洞替代发泡剂和防水砂浆封堵对拉螺杆洞,能够简化对拉螺杆洞的封堵工序,同时结合柱体的材质,能够控制对拉螺杆洞封堵的密实度;通过在柱体的一端设置底座,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所述柱体超伸,同时封堵所述对拉螺杆洞,能够起到防水的效果,避免雨水进入对拉螺杆洞内,造成墙体渗水;再次,将柱体和底座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物,只需插入一次即可完成封堵工序,施工便捷,有效促进工期。

17、2.本发明通过将所述柱体的形状大小设置为与所述对拉螺杆洞的形状大小相一致,能够保证所述柱体在插入所述对拉螺杆洞后能尽可能的封堵对拉螺杆洞内的空间,提高封堵的密实度,优化封堵效果。

18、3.结构简单,成本低,人工可忽略不计。

19、4.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底座的厚度设计为外墙面的抹灰厚度,能够使所述底座直接替代后序抹灰工序的灰饼,减少抹灰工序时打灰饼(打靶)的工序。



技术特征:

1.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柱体(2)和对拉螺杆洞(3),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于所述柱体(2)的一端,所述底座(1)和所述柱体(2)为一体成型的水泥结构件或砂浆结构件,所述柱体(2)通过粘接浆内嵌于所述对拉螺杆洞(3),所述底座(1)抵紧并封堵所述对拉螺杆洞(3),所述底座(1)为等厚结构件且所述底座(1)的厚度等于外墙面抹灰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对拉螺杆洞(3)的形状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2)为实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厚度为10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圆形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半径比所述对拉螺杆洞(3)外墙面洞口半径大15mm-20mm。

7.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房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拉螺杆洞的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底座、柱体和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底座和所述柱体为一体成型的水泥结构件或砂浆结构件,所述柱体通过粘接浆内嵌于所述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抵紧并封堵所述对拉螺杆洞,所述底座为等厚结构件且所述底座的厚度等于外墙面抹灰厚度。本发明通过将预先成型的柱体浸沾粘结浆后直接插入预留螺杆洞替代发泡剂和防水砂浆封堵对拉螺杆洞,能够简化对拉螺杆洞的封堵工序,同时结合柱体的材质,能够控制对拉螺杆洞封堵的密实度,且底座可以直接替代后序抹灰工序的灰饼。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杰,周文峰,包忠,刘应该,赵清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