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8965发布日期:2022-08-27 04: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安装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钢结构工程安装过程中,常需采用支撑架对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在很多结构施工条件限制的工程中,因提升法施工具备可减小高空作业、无需大型机械、综合经济性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结构提升施工中,需将提升器设置于可提供可靠支撑反力的提升架上,通常提升架的设置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利用被提升结构四周原支座点设置提升架;二是直接在地面或楼面设置独立提升架。对于在地面或者楼面上设置的独立提升架,因被提升结构和提升架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提升过程中干涉碰撞,故一般采用门式形式,即两个格构支撑架之间设置一个横梁方式,该方式措施量大,经济性欠佳;而仅设置一个单独的格构支撑架作为提升架时,因提升时大偏心受力原因,很难满足提升受力和变形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将提升架与支撑架合理组合,平衡提升施工时提升架体承受的大偏心弯矩,保证提升架体的稳定性,且结构稳定、安全,同时减小了对场地的占用,安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包括支撑架段,所述支撑架段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升架段,所述提升架段包括提升架体,所述提升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悬挑提升梁,所述悬挑提升梁的下部与所述提升架体之间设置有前撑杆,所述提升架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拉杆,所述背拉杆位于所述悬挑提升梁悬挑端的相对一侧。
5.提升架段落于支撑架段之上,并与支撑架段连接固定;提升架顶部设置悬挑提升梁,同时为保证悬挑提升梁受力时的刚度和强度,在悬挑提升梁下部设置前撑杆与支撑架体固定连接用于传递提升荷载;为平衡提升施工时提升架体承受的大偏心弯矩,提升架体顶部与已安装结构之间设置背拉杆,将荷载传递于已安装结构上。提升架段安装时,需待支撑架段上部结构安装完成后进行。首先安装提升架体,然后安装顶部悬挑提升梁和前撑杆,最后安装背拉杆。
6.进一步,所述提升架体连接有临时固定杆,将提升架体与已安装结构连接固定。提升架体部分腹杆因已安装结构影响,无法安装,为保证提升架体的稳定性,宜采用临时固定杆将提升架体立杆与已安装结构连接固定。
7.进一步,所述悬挑提升梁预留有钢绞线孔,供提升装置安装工作。
8.进一步,所述提升架段位于所述支撑架段之上,二者连接固定且立杆竖向位置保持一致。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提升架与支撑架合理组合,平衡提升施工时提升架体承受的大偏心弯矩,保证提升架体的稳定性,且结构稳定、安全,同时减小了对场地的占用,安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结构简单,安拆方便;
11.(2)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钢结构工程提升法施工;
12.(3)结构布置巧妙,传力直接,受力性能好;
13.(4)经济性好,可有效减少措施量,缩短工期,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17.标注说明:1、支撑架段;2、提升架段;3、提升装置;4、待提升结构;5、已安装完成结构;21、提升架体;22、悬挑提升梁;23、背拉杆;24、前撑杆;25、临时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9.一种兼做支撑架的提升架装置,包括支撑架段1,提升架段2。其中提升架段2包括提升架体21,悬挑提升梁22,背拉杆23,前撑杆24,临时固定杆25。提升架段2落于支撑架段1之上,二者连接固定且立杆竖向位置保持一致;提升架体21顶部设置预留钢绞线孔的悬挑提升梁22,用于安装提升装置3,悬挑提升梁22下部设置前撑杆24,保证悬挑提升梁22受力时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为平衡提升施工时提升架体21承受的大偏心弯矩,保证提升架体21的稳定性,在提升架体21顶部与已安装结,5之间设置背拉杆23或与该背拉杆强度相当的钢绞线。为保证提升架体21下部分肢的侧向稳定性,在提升架体21下部与已安装结构5之间设置临时固定杆25。
20.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如下:
21.(1)根据钢结构安装需求,放样确定本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位置,安装支撑架段1以及支撑架段1的上部支撑结构;
22.(2)在支撑架段1顶部安装提升架体21,并相继安装临时固定杆25,悬挑提升梁22,前撑杆24,最后安装背拉杆23;
23.(3)上部提升架装置安装完成后,即可开始利用提升架2进行待提升结构4的提升工作。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段,所述支撑架段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升架段,所述提升架段包括提升架体,所述提升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悬挑提升梁,所述悬挑提升梁的下部与所述提升架体之间设置有前撑杆,所述提升架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拉杆,所述背拉杆位于所述悬挑提升梁悬挑端的相对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体连接有临时固定杆,将提升架体与已安装结构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提升梁预留有钢绞线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段位于所述支撑架段之上,二者连接固定且立杆竖向位置保持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做支撑架的大偏心受力提升架装置,包括支撑架段,所述支撑架段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提升架段,所述提升架段包括提升架体,所述提升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悬挑提升梁,所述悬挑提升梁的下部与所述提升架体之间设置有前撑杆,所述提升架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背拉杆,所述背拉杆位于所述悬挑提升梁悬挑端的相对一侧。本实用新型将提升架与支撑架合理组合,平衡提升施工时提升架体承受的大偏心弯矩,保证提升架体的稳定性,且结构稳定、安全,同时减小了对场地的占用,安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熙华 贾尚瑞 吴楚桥 刘粟雨 徐常森 吴迪 张之浩 王相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