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2434发布日期:2022-08-03 00:5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旧楼墙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体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老旧楼房大多是砖木结构或砖石结构,而这种结构的房子是靠墙体来承重的,当长时间使用后,这些砖石因为腐蚀或风化原因而降低了硬度,会产生结构性的开裂导致墙体破损。
3.现有的旧楼墙体修复结构大多采用灌浆法来对裂缝和破损处进行修补,其是直接将密封剂放入缝中使其发挥作用,由于未做防水处理,遇到梅雨天下和潮湿的地区,雨水和水汽容易进入裂缝内部,会导致修补后的密封剂层粘不牢而产生空鼓开裂现象,致使密封剂脱落再次造成了旧楼墙体的开裂和破损,增加了墙体的修复成本。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旧楼墙体修复结构未做防水处理,会导致修补后的密封剂层粘不牢,再次造成了旧楼墙体开裂和破损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包括开设在墙壁主体侧壁的修复槽,所述修复槽内部侧壁铺设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内壁铺设有第一网格布,所述第一网格布与防水膜贴合,所述第一网格布远离防水膜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内部设有钢丝网,所述第一填充层侧壁设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整体与修复槽内腔相匹配,所述第二填充层内部设有第二网格布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化学锚栓,所述化学锚栓端部延伸至墙壁主体内部,所述第二填充层的一侧设有防水涂层。
7.优选的,所述修复槽内壁与防水膜之间设置有胶水层,所述胶水层的材料为柔韧型防水胶。
8.优选的,所述化学锚栓依次贯穿第二网格布、第一填充层、第一网格布、防水膜。
9.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层的材料为水泥砂浆,所述第二填充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砂浆。
10.优选的,所述防水涂层远离修复槽的一侧与墙壁主体侧壁齐平,所述防水涂层的材料为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格布和第二网格布的材料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防水涂层、防水膜、胶水层组成的三道防水结构,可以有效阻挡雨水和水汽进入修复槽内部,保持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与修复槽内壁的紧密连接。
14.2、通过第一填充层覆盖第一网格布和钢丝网,可以提高第一填充层的强度和硬度,防止第一填充层开裂,第通过在墙壁主体打入四个化学锚栓,可以使得四个化学锚栓可以固定第二网格布、第一填充层和第一网格布在修复槽内。
15.综上所述,使用该旧楼墙体修复结构,可以增强防水性能,防止雨水和水汽容易进入裂缝内部,保证修补后的密封剂层粘牢,同时增加了填充层的强度和硬度,防止旧楼墙体的开裂和破损,减少墙体的修复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填充层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填充层的剖视图。
20.图中标号:1、墙壁主体;2、修复槽;3、胶水层;4、防水膜;5、第一网格布;6、第一填充层;7、钢丝网;8、第二填充层;9、第二网格布;10、防水涂层;11、化学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4,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包括开设在墙壁主体1侧壁的修复槽2,修复槽2内部侧壁铺设有防水膜4,修复槽2内壁与防水膜4之间设置有胶水层3,胶水层3的材料为柔韧型防水胶,防水膜4内壁铺设有第一网格布5,第一网格布5与防水膜4贴合,第一网格布5远离防水膜4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层6,第一填充层6的材料为水泥砂浆,第一填充层6内部设有钢丝网7,第一填充层6侧壁设有第二填充层8,第二填充层8的材料为环氧树脂砂浆。
23.第一填充层6和第二填充层8的整体与修复槽2内腔相匹配,第二填充层8内部设有第二网格布9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化学锚栓11,化学锚栓11端部延伸至墙壁主体1内部,化学锚栓11依次贯穿第二网格布9、第一填充层6、第一网格布5、防水膜4,第二填充层8的一侧设有防水涂层10,防水涂层10远离修复槽2的一侧与墙壁主体1侧壁齐平,防水涂层10的材料为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第一网格布5和第二网格布9的材料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24.使用该防水修复结构时,在墙壁主体1的修复槽2内壁涂刷一层胶水层3,在胶水层3一层粘贴防水膜4,胶水层3干燥后在防水膜4一侧铺设第一网格布5,在修复槽2内放置相匹配的钢丝网7,将第一填充层6填充在修复槽2内,使第一填充层6覆盖第一网格布5和钢丝网7,可以提高第一填充层6的强度和硬度,防止第一填充层6开裂,第一填充层6干燥后铺设第二网格布9,在墙壁主体1打入四个化学锚栓11,使得四个化学锚栓11可以固定第二网格
布9、第一填充层6和第一网格布5在修复槽2内,在第一填充层6一侧填充第二填充层8,使得第二填充层8覆盖第一网格布5和修复槽2,第二填充层8干燥后,在第二填充层8一侧涂刷防水涂层10,完成墙壁主体1的修复。修复槽2修复后,防水涂层10、防水膜4、胶水层3组成的三道防水结构,可以有效阻挡雨水和水汽进入修复槽2内部,保持第一填充层6和第二填充层8与修复槽2内壁的紧密连接。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包括开设在墙壁主体(1)侧壁的修复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槽(2)内部侧壁铺设有防水膜(4),所述防水膜(4)内壁铺设有第一网格布(5),所述第一网格布(5)与防水膜(4)贴合,所述第一网格布(5)远离防水膜(4)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层(6),所述第一填充层(6)内部设有钢丝网(7),所述第一填充层(6)侧壁设有第二填充层(8),所述第一填充层(6)和第二填充层(8)的整体与修复槽(2)内腔相匹配,所述第二填充层(8)内部设有第二网格布(9)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化学锚栓(11),所述化学锚栓(11)端部延伸至墙壁主体(1)内部,所述第二填充层(8)的一侧设有防水涂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槽(2)内壁与防水膜(4)之间设置有胶水层(3),所述胶水层(3)的材料为柔韧型防水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11)依次贯穿第二网格布(9)、第一填充层(6)、第一网格布(5)、防水膜(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层(6)的材料为水泥砂浆,所述第二填充层(8)的材料为环氧树脂砂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10)远离修复槽(2)的一侧与墙壁主体(1)侧壁齐平,所述防水涂层(10)的材料为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布(5)和第二网格布(9)的材料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楼墙体用防水修复结构,涉及墙面裂缝修复领域,针对现有的旧楼墙体修复结构未做防水处理,会导致修补后的密封剂层粘不牢,再次造成了旧楼墙体开裂和破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开设在墙壁主体侧壁的修复槽,所述修复槽内部侧壁铺设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内壁铺设有第一网格布,所述第一网格布与防水膜贴合,所述第一网格布远离防水膜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内部设有钢丝网,所述第一填充层侧壁设有第二填充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强防水性能,防止雨水和水汽容易进入裂缝内部,保证修补后的密封剂层粘牢,同时增加了填充层的强度和硬度,防止旧楼墙体的开裂和破损,减少墙体的修复成本。本。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安向左 应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联赢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