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
背景技术:2.目前,在整个建筑主体建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进行砌墙,然而在砌墙时,不可避免的会用到砂浆对整个墙体进行找平,并且使得单独的砌体构成一个整体。而在进行砂浆找平,或者说是在形成灰缝的时候,一般都是依靠工人们的自身的经验来控制整个砌筑灰缝厚度,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此外,由于整个建筑主体建筑的时候,其会根据其建设的需求,选择不同宽度的砌体进行砌筑,因此,很难达到一种工具既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砌体的砌筑。
3.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口,第二活动槽口,所述第一活动槽口中设置铺灰板,所述第二槽口中设置背板,所述铺灰板与所述背板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槽口、第二活动槽口与第二侧板连接;且所述铺灰板、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围成砂浆铺设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铺灰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滑动,且所述铺灰板与所述背板均设置有若干组挡缝,其中一组挡缝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限位件。
6.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铺灰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呈一定角度,且所述背板的底面与所需砌筑墙体的顶面相接触。
7.进一步的,所述铺灰板的底端处设置有锯齿状抹灰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口或第二活动槽口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h型块,所述h型块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h型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h型块的另一端贯穿一组所述挡缝。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基座,所述把手基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
10.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基座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基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间隙配合的固定凹槽,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连接的螺纹钉。
1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铺灰板等结构的设计,便于第一侧板相对于
所述第二侧板滑动,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体的砌筑,同时可以确保整个灰缝的高度,并使其保持不变,进而可以确保整个砌体之间的稳定性,也整体提高整个墙体的美观度。
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简单,且采用的材料在建筑场地上十分常见,尤其是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等均是采用板材,尤其是一些板材的边角料,进而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并且可以可现场临时加工,且制作简单,实用性能更强,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18.其中,附图标识为:1、第一侧板;11、第一活动槽口;12、第二活动槽口;13、限位槽;2、第二侧板;3、铺灰板;4、背板;5、挡缝;6、限位件;7、墙体;8、把手;81、把手基座;8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且所述第一侧板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口11,第二活动槽口12,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中设置铺灰板3,所述第二槽口12中设置背板4,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背板4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第二活动槽口12与第二侧板2连接;且所述铺灰板3、所述背板4、所述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围成砂浆铺设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板1沿所述铺灰板3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2滑动,且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背板4均设置有若干组挡缝5,其中一组挡缝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限位件6。
20.进一步的,所述背板4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的顶面呈一定角度,且所述背板4的底面与所需砌筑墙体7的顶面相接触。
21.进一步的,所述铺灰板的底端处设置有锯齿状抹灰部。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1开设有限位槽13,且所述限位槽13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或第二活动槽口12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h型块,所述h型块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h型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h型块的另一端贯穿一组所述挡缝。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8,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基座81,所述把手基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82。
24.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基座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基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间隙配合的固定凹槽,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连接的螺纹钉。
26.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且所述第一侧板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口(11),第二活动槽口(12),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中设置铺灰板(3),所述第二活动槽口(12)中设置背板(4),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背板(4)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第二活动槽口(12)与第二侧板(2)连接;且所述铺灰板(3)、所述背板(4)、所述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围成砂浆铺设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板(1)沿所述铺灰板(3)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2)滑动,且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背板(4)均设置有若干组挡缝(5),其中一组挡缝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限位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顶面设置,且所述铺灰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的顶面呈一定角度,且所述背板(4)的底面与所需砌筑墙体(7)的顶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灰板的底端处设置有锯齿状抹灰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1)开设有限位槽(13),且所述限位槽(13)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口(11)或第二活动槽口(12)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h型块,所述h型块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h型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h型块的另一端贯穿一组所述挡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8),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配合的把手基座(81),所述把手基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伸缩式连接杆(8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基座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基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间隙配合的固定凹槽,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连接的螺纹钉。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灰缝宽度控制砌筑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且第一侧板前后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口,第二活动槽口,第一活动槽口中设置铺灰板,第二槽口中设置背板,铺灰板与背板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活动槽口、第二活动槽口与第二侧板连接;且第一侧板沿铺灰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二侧板滑动,且铺灰板与背板均设置有若干组挡缝,其中一组挡缝上设置有与第一侧板配合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墙体的砌筑,同时可以确保整个灰缝的高度,且结构相对简单,且采用的材料在建筑场地上十分常见,并且可以可现场临时加工,且制作简单,实用性能更强,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建筑的需求。建筑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凡 陈玉升 李海波 刘义海 汤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