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4425发布日期:2022-06-29 07: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双面叠合墙体系单元由预制的内、外墙叶通过桁架形式的钢筋连接,中间预留出预设好钢筋的空腔,整体厚度一般在200左右,通过与叠合楼板搭建后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受力结构主体,夹心保温双面叠合墙则是除了内墙叶、外墙叶还有保温层及空腔,整体厚度大,一般整体厚度300左右。
3.现有的夹心保温双面叠合墙体系要做到超低能耗建筑体系需要增加保温层厚度,进一步了增加墙体的整体厚度,减少了建筑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在外墙叶中设置连接节点以及保温层限位构造,确保墙体各个部件的性能同时增加墙体的保温节能性能,进而可实现通过降低外墙叶的厚度,来增加叠合墙中保温层的厚度。
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包括预制外叶墙4-1、保温层3-1、保温连接件2-1,所述预制外叶墙4-1上与保温连接件2-1对应的部位预埋密孔钢丝网片2-2;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保温连接件2-1对应位置处各铺设一限位插筋2-3。
7.优选的,所述保温层3-1成块铺设于所述预制外叶墙4-1内侧壁上,并在保温连接件2-1处留有设定间隙,并使所述预制外叶墙4-1浇筑至所述覆盖所述设定间隙一设定深度,所述设定间隙处布设一压块,所述保温层3-1的高度与所述压块的平齐。
8.优选的,所述预制外叶墙4-1采用强度高于预制内叶墙的混凝土材料。
9.优选的,所述保温连接件2-1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筋桁架或钢筋网架。
10.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预制内叶墙之间填充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4。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插筋2-3垂直于所述保温连接件2-1。
12.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为木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在外墙叶中设置连接节点以及保温层限位构造,确保墙体各个部件的性能同时增加墙体的保温节能性能,进而可实现通过降低外墙叶的厚度,来增加叠合墙中保温层的厚度,从而达到超低能耗围护墙体的性能。
15.2)内部构造上确保了预制外叶墙的最外层薄层的厚度,同时也限制了保温层的位置,结构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的俯视示意图(透视)。
18.图3是密孔钢丝网片的平面视图。
19.图4是密孔钢丝网片的立体示意图。
20.图中:
21.1-1

预制内叶墙构造钢筋网
22.1-2-预制内叶墙的混凝土部分
23.2-1-保温连接件,
24.2-2

密孔钢丝网片
25.2-3

限位插筋
26.3-1-保温层
27.4-1

墙预制外叶墙
28.2-4-现浇钢筋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0.参见图1-图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包括预制外叶墙4-1、保温层3-1、保温连接件2-1,所述预制外叶墙4-1上与保温连接件2-1对应的部位预埋密孔钢丝网片2-2;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保温连接件2-1对应位置处各铺设一限位插筋2-3。
31.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保温层3-1成块铺设于所述预制外叶墙4-1内侧壁上,并在保温连接件2-1处留有设定间隙,并使所述预制外叶墙4-1浇筑至所述覆盖所述设定间隙一设定深度,所述设定间隙处布设一压块,所述保温层3-1的高度与所述压块的平齐。
3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外叶墙4-1采用强度高于预制内叶墙的混凝土材料。
33.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保温连接件2-1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筋桁架或钢筋网架。
34.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预制内叶墙之间填充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4。
35.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限位插筋2-3垂直于所述保温连接件2-1。
36.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压块为木质。
37.主要工艺步骤:
38.s1、模台上铺设垫块,垫块高度根据墙预制外叶墙4-1厚度的一半;
39.s2、浇筑混凝土至垫块高度;
40.s3、铺设带有钢丝网片2-2的桁架钢筋或保温连接件2-1;
41.s4、继续浇筑混凝土至预制外叶墙4-1高度,将浇料均匀密实地铺在钢丝网片2-2及之前的浇筑层上;
42.s5、铺设保温层,将保温层分块铺贴,并确保保温连接件2-1处预留出足够的锚固宽度;
43.s6、加入限位钢筋2-3限位,通过与桁架钢筋上预设的位置进行绑扎固定,对保温层3-1形成上下位置限制;
44.s7、浇筑预制外叶墙4-1凸出部分,在连接位置预留出的浇筑剩余混凝土的空间;
45.s8、静置初凝并进行后续生产工艺步骤。
46.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预制部分的厚度占比,给保温层留出更多的空间。连接部分采用一定形状的钢丝网片与桁架钢筋一端绑扎或焊接,钢丝网片埋入外叶中,同时保温层内测的位置插入限位钢筋对保温层形成限位,这样再外叶与保温层整体制作时,不会出现凸出部分的浇料陷入下层,导致保温层上浮。密孔钢丝网片配合粘度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将钢筋桁架限位,保证相对位置固定。
47.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包括预制外叶墙(4-1)、保温层(3-1)、保温连接件(2-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叶墙(4-1)上与保温连接件(2-1)对应的部位预埋密孔钢丝网片(2-2);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保温连接件(2-1)对应位置处各铺设一限位插筋(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1)成块铺设于所述预制外叶墙(4-1)内侧壁上,并在保温连接件(2-1)处留有设定间隙,并使所述预制外叶墙(4-1)浇筑至覆盖所述设定间隙一设定深度,所述设定间隙处布设一压块,所述保温层(3-1)的高度与所述压块的平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外叶墙(4-1)采用强度高于预制内叶墙的混凝土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连接件(2-1)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筋桁架或钢筋网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1)与所述预制内叶墙之间填充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筋(2-3)垂直于所述保温连接件(2-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为木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板,包括预制外叶墙、保温层、保温连接件,所述预制外叶墙上与保温连接件对应的部位预埋密孔钢丝网片;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保温连接件对应位置处各铺设一限位插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墙叶中设置连接节点以及保温层限位构造,确保墙体各个部件的性能同时增加墙体的保温节能性能,进而可实现通过降低外墙叶的厚度,来增加叠合墙中保温层的厚度,从而达到超低能耗围护墙体的性能。围护墙体的性能。围护墙体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锐 恽燕春 成燕燕 蔡振祺 马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岳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