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5808发布日期:2023-05-14 17:1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墙体,具体为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业指国民经济中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对原有建筑物进行维修活动的物质生产部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作为国民经济二十个分类行业的建筑业,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实现保温与墙体同寿命且满足消防防火要求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2、1、现有的建筑保温墙体是在混凝土浇筑外墙,用钉子或其它固定件,将保温结构固定在墙体上,再在保温层外刷涂料,由于老化跌落,几年就需要维修一次,费时费力;

3、2、现有的建筑保温墙体是在混凝土浇筑外墙,在进行浇筑时,对保温板的固定不紧凑,不牢固,从而造成保温板在浇筑时发生晃动,从而影响浇筑效果;

4、3、现有的建筑保温墙体是在混凝土浇筑外墙,在进行浇筑时,大多数都是通过穿墙螺栓来对保温板和模板进行固定,这种方法对保温板和模板破坏较大,从而影响保温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浇筑时,对保温板的固定不紧凑,不牢固,从而造成保温板在浇筑时发生晃动、大多数都是通过穿墙螺栓来对保温板和模板进行固定的相关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包括基座和保温板主体,所述基座的内部皆竖直安装有第一钢筋主体,所述第一钢筋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钢筋主体,且第二钢筋主体的外壁皆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钢筋主体的外壁横向设置有第五钢筋主体,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板主体,且保温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模板,所述基座顶端远离第一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板,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外壁皆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和固定件位于保温板主体的两端,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垫圈。

3、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主体、第二钢筋主体和第五钢筋主体通过钢丝扎带相连接固定,且第一钢筋主体、第二钢筋主体和第五钢筋主体构成剪力墙结构。

4、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套设有连接套杆,且连接套杆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五钢筋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与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贯穿弧形槽的第三钢筋主体,且第三钢筋主体的外壁设置有贯穿弧形槽的第四钢筋主体。

6、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部设置有t型螺纹杆,且t型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所述t型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垫圈。

7、优选的,所述t型螺纹杆的外壁分别与卡槽和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主体内部的开孔密度为每平方米7-16个通孔,所述固定杆与保温板主体内部开设的通孔相互配合。

9、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部的开孔密度为每平方米7-16个通孔,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部开设的通孔与t型螺纹杆相互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绿色建筑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通过钢丝扎带可以将第一钢筋主体、第二钢筋主体和第五钢筋主体构成剪力墙,且通过保温板主体开设的通孔内部植入固定杆,并且通过固定件和固定板安装在保温板主体的两端,而且通过连接套杆分别与固定杆和第五钢筋主体螺纹连接,便于使保温板主体与第一钢筋主体、第二钢筋主体和第五钢筋主体构成一体化结构,同时通过t 型螺纹杆分别与卡槽和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然后通过螺纹套杆与t型螺纹杆螺纹连接来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固定,使其保温板主体分别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形成空腔,然后通过在保温板主体、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浇筑混凝土,从而避免保温层由于老化跌落,几年就需要维修一次,费时费力。

12、(2)该绿色建筑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通过保温板主体开设的通孔内部植入固定杆,且通过连接套杆分别与固定杆和第五钢筋主体螺纹连接,便于使固定杆通过连接套杆与第五钢筋主体相连接,然后通过将套设在固定杆外壁的固定板和固定件分别安装在保温板主体的两端,且通过螺纹套筒与固定杆外壁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便于通过转动螺纹套筒来带动固定件挤压保温板主体来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保温板主体固定不牢固,同时通过第三钢筋主体和第四钢筋主体分别贯穿弧形槽并与固定件相固定,从而使保温板主体固定更为牢固。

13、(3)该绿色建筑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通过t型螺纹杆分别与螺纹套筒和卡槽螺纹连接,便于使t型螺纹杆可以分别与螺纹套筒和第五钢筋主体相连接,同时通过螺纹套杆和t型螺纹杆螺纹连接,便于转动螺纹套杆在t型螺纹杆的外壁滑动来带动第二垫圈对第二模板和第一模板进行安装,避免使用穿墙螺栓来对保温板和模板进行固定,从而对保温板和模板破坏较大,从而影响保温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包括基座(1)和保温板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皆竖直安装有第一钢筋主体(2),所述第一钢筋主体(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钢筋主体(3),且第二钢筋主体(3)的外壁皆开设有卡槽(21),所述第一钢筋主体(2)的外壁横向设置有第五钢筋主体(15),所述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保温板主体(4),且保温板主体(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模板(16),所述基座(1)顶端远离第一模板(1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板(17),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套设有固定件(6),且固定件(6)的外壁皆开设有弧形槽(13),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套设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和固定件(6)位于保温板主体(4)的两端,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垫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主体(2)、第二钢筋主体(3)和第五钢筋主体(15)通过钢丝扎带(14)相连接固定,且第一钢筋主体(2)、第二钢筋主体(3)和第五钢筋主体(15)构成剪力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2),所述固定杆(5)远离第一外螺纹(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3),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套设有连接套杆(10),且连接套杆(10)与第二外螺纹(2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杆(10)远离固定杆(5)的一端与第五钢筋主体(1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套设有螺纹套筒(7),且螺纹套筒(7)与第一外螺纹(2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贯穿弧形槽(13)的第三钢筋主体(11),且第三钢筋主体(11)的外壁设置有贯穿弧形槽(13)的第四钢筋主体(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6)和第二模板(17)的内部设置有t型螺纹杆(18),且t型螺纹杆(18)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19),所述t型螺纹杆(18)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垫圈(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螺纹杆(18)的外壁分别与卡槽(21)和螺纹套筒(7)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主体(4)内部的开孔密度为每平方米7-16个通孔,所述固定杆(5)与保温板主体(4)内部开设的通孔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6)和第二模板(17)内部的开孔密度为每平方米7-16个通孔,所述第一模板(16)和第二模板(17)内部开设的通孔与t型螺纹杆(18)相互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保温浇筑一体化结构,包括基座和保温板主体,所述基座的内部皆竖直安装有第一钢筋主体,所述第一钢筋主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钢筋主体,且第二钢筋主体的外壁皆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钢筋主体的外壁横向设置有第五钢筋主体,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板主体,且保温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模板,所述基座顶端远离第一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板。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套筒来带动固定件挤压保温板主体来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保温板主体固定不牢固,同时通过第三钢筋主体和第四钢筋主体分别贯穿弧形槽并与固定件相固定,从而使保温板主体固定更为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义,高松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源龙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