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548发布日期:2022-09-21 02:4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体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阶段的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面对砌体工程外墙或只能单侧砌筑的情况,往往需要留有外脚手架或再行搭设架体,以保证墙体上部2-3匹砌体施工和顶塞缝的施工要求。但再行搭设架体成本较高,且影响了砌体施工的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对于外侧空间狭小的施工环境,无法满足搭设架体的要求。同时,外脚手架的留置对后续施工工序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后续施工完成后,最后拆除外脚手架时也存在较大的不便,还可能对砌体成品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无需留有外脚手架或再行搭设架体即可完成单侧砌体结构顶塞缝的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包括控制杆、转杆、限位挡板和引绳;限位挡板的上部内形成有插槽,转杆可转动式插入在插槽内,转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的外侧并与控制杆的一端连接;限位挡板的厚度不超过砌体结构的顶塞缝的高度,使限位挡板和转杆能贯穿砌体结构的顶塞缝;控制杆的另一端位于砌体结构的外部并与引绳的一端连接,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挡板的下部。
6.所述的控制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引绳的一端连接在把手上。
7.所述的插槽与限位挡板通长设置,插槽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的一端并封闭,插槽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挡板的另一端,使转杆从限位挡板的另一端插入在插槽内。
8.所述的插槽内间隔设有若干块限位块,转杆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环,若干块限位块能对应嵌入在若干个限位环内,且限位块能沿限位环转动。
9.所述的转杆的长度大于插槽的长度,使转杆的一端能延伸至插槽的外侧。
10.所述的转杆与控制杆呈钝角夹角。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转杆和限位挡板,转杆和限位挡板能在控制杆的控制下从砌体结构的内侧放置到外侧,利用限位挡板的自身重力使其绕转杆转动至竖直位,从而使其能贴合在砌体结构的外侧壁上以封堵顶塞缝的外端边缘,进而可在砌体结构的内侧进行塞缝施工,无需留有外脚手架,已搭设的外脚手架可提前拆除,减少对后续施工的影响,也无需再行搭设架体,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且能保证塞缝施工质量。
13.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引绳,引绳连接在限位挡板的下部,能对限位挡板起到牵引拉扯的作用,使转动至竖直位的限位挡板能稳定贴合在砌体结构的外侧壁上,以保证塞缝施工时外侧端的平整美观,同时能使位于砌体结构外侧的限位挡板转动至水平位,从而
便于将其从顶塞缝中取出,便于砌体结构末端的侧塞缝施工。
14.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易于取材和制作、成本低、可重复周转使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砌体结构的塞缝施工作业中。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的侧视图。
17.图中,1控制杆,11把手,2转杆,3限位挡板,31插槽,32限位块,4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包括控制杆1、转杆2、限位挡板3和引绳4;限位挡板3的上部内形成有插槽31,转杆2可转动式插入在插槽31内,转杆2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3的外侧并与控制杆1的一端连接;限位挡板3的厚度不超过砌体结构的顶塞缝的高度,使限位挡板3和转杆2能贯穿砌体结构的顶塞缝;控制杆1的另一端位于砌体结构的外部并与引绳4的一端连接,引绳4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挡板3的下部。限位挡板3能通过控制杆1从砌体结构的内侧贯穿顶塞缝后置于砌体结构的外侧,且限位挡板3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转杆2转动并竖向设置,从而在控制杆1和引绳4的拉动下贴合在砌体结构的外侧壁上,用于封堵顶塞缝的外端边缘,进而可在砌体结构的内侧对顶塞缝进行塞缝施工。
20.所述的控制杆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11,引绳4的一端连接在把手11上,把手11便于手持操作控制杆1,也便于对引绳4的控制。
21.所述的插槽31与限位挡板3通长设置,插槽31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3的一端并封闭,插槽31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挡板3的另一端,使转杆2从限位挡板3的另一端插入在插槽31内。插槽31与限位挡板3通长,插槽31的一端封闭可用于限制转杆2的穿入位置,以保证通过控制杆1经转杆2对限位挡板3的插设、转动、拉紧等控制。
22.所述的插槽31内间隔设有若干块限位块32,转杆2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环(图中未示出),若干块限位块32能对应嵌入在若干个限位环内,且限位块32能沿限位环转动。通过限位块32和限位环的设置,可防止使用时转杆2从插槽31中脱出,优选的,可在插槽31的两端和中部各设置一个限位块32,在转杆2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三个限位环,以保证转杆2与限位挡板3之间的灵活转动且不脱落。
23.所述的转杆2的长度略大于插槽31的长度,使转杆2的一端能延伸至插槽31的外侧,便于转杆2与控制杆1的连接,同时保证转杆与限位挡板3之间的相对转动。
24.所述的转杆2与控制杆1呈钝角夹角,便于控制杆1对转杆2和限位挡板3的控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形成锐角、直角、弧形角等,甚至其他异形结构形式。
25.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在单侧砌体结构塞缝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是:
26.在顶塞缝施工时,手握把手11将转杆2和限位挡板3从砌体结构的内侧置入顶塞缝内,并水平推出至砌体结构的外侧,使限位挡板3从砌体结构的外侧由于自身重力作用绕转杆2转动至竖直位,并贴合在砌体结构的外侧壁上,此时控制杆1贯穿顶塞缝。
27.拉紧引绳4,可将引绳4连接在把手11上,保证对限位挡板3的拉紧,确保限位挡板3稳定贴合在砌体结构上并封堵顶塞缝的外侧端,引绳4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便于引绳4沿砌体结构和顶塞缝延伸。向顶塞缝内塞入细石砼等塞缝材料,通过限位挡板3与砌体结构的外侧壁贴合时顶塞缝的外侧平整美观,以保证施工质量。
28.从砌体结构的头端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至末端,重复上述步骤塞实顶塞缝。直至施工至顶塞缝的末端时,松开引绳4并向外侧伸出控制杆1,使限位挡板3不再贴合砌体结构的外侧壁,拉动引绳4使限位挡板3可绕转杆2转动,限位挡板3转动至与顶塞缝平行时,通过把手11和控制杆1将限位挡板3和绕转杆2从顶塞缝中拉出至砌体结构的内侧,并对最后剩余的一段顶塞缝进行侧塞墙,即完成整个顶塞缝的施工。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杆(1)、转杆(2)、限位挡板(3)和引绳(4);限位挡板(3)的上部内形成有插槽(31),转杆(2)可转动式插入在插槽(31)内,转杆(2)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3)的外侧并与控制杆(1)的一端连接;限位挡板(3)的厚度不超过砌体结构的顶塞缝的高度,使限位挡板(3)和转杆(2)能贯穿砌体结构的顶塞缝;控制杆(1)的另一端位于砌体结构的外部并与引绳(4)的一端连接,引绳(4)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挡板(3)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杆(1)的另一端设有把手(11),引绳(4)的一端连接在把手(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槽(31)与限位挡板(3)通长设置,插槽(31)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3)的一端并封闭,插槽(31)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挡板(3)的另一端,使转杆(2)从限位挡板(3)的另一端插入在插槽(3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槽(31)内间隔设有若干块限位块(32),转杆(2)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限位环,若干块限位块(32)能对应嵌入在若干个限位环内,且限位块(32)能沿限位环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杆(2)的长度大于插槽(31)的长度,使转杆(2)的一端能延伸至插槽(31)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转杆(2)与控制杆(1)呈钝角夹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砌体结构塞缝辅助装置,包括控制杆(1)、转杆(2)、限位挡板(3)和引绳(4);限位挡板(3)的上部内形成有插槽(31),转杆(2)可转动式插入在插槽(31)内,转杆(2)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挡板(3)的外侧并与控制杆(1)的一端连接;限位挡板(3)的厚度不超过砌体结构的顶塞缝的高度,使限位挡板(3)和转杆(2)能贯穿砌体结构的顶塞缝;控制杆(1)的另一端位于砌体结构的外部并与引绳(4)的一端连接,引绳(4)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挡板(3)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无需留有外脚手架或再行搭设架体即可完成单侧砌体结构顶塞缝的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起 陈月然 王凯 崔节瑞 孙有为 韩洪鹏 孟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0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