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4324发布日期:2023-04-19 20:5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制墙板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


背景技术:

1、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简称墙板或壁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其中用于外墙使用的正面外墙板为自承重墙板,山墙板与檐墙板为承重墙板,外墙板除应具有隔声与防火的功能外,还应具有隔热保温、抗渗、抗冻融、防碳化等作用和满足建筑艺术装饰的要求,外墙板可用轻集料单一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

2、现有的混凝土预制墙板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在拼装形成墙体时,需要把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左右和上下相互拼装,拼装固定之后则会形成为完整的墙体,而当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相互拼装时,通过模板架设加上水泥进行固定的方式容易出现拼装不牢的情况,当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形成的墙体出现撞击时,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处容易出现裂缝,这样则会容易造成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形成的墙体出现倾斜甚至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相互拼装时,通过模板架设加上水泥进行固定的方式容易出现拼装不牢的情况,当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形成的墙体出现撞击时,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处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和拼装条,所述拼装条竖向安装在混凝土墙板右端中心处外壁上,所述混凝土墙板中心处内部自左向右等距贯穿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多个所述通气孔前后两侧且位于混凝土墙板竖向内部均设置有竖向钢筋,所述拼装条前后两侧且位于混凝土墙板横向内部均设置有横向钢筋,所述混凝土墙板左端外壁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拼装槽。

3、优选的,所述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包括加强钢筋、环形钢筋、混凝土对位加固管、防脱滑槽和防脱滑条,所述通气孔靠近下侧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防脱滑条,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设置在通气孔下端内部,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右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防脱滑槽,所述防脱滑条滑动插接在防脱滑槽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靠近环形内侧竖向内部等距贯穿有多个加强钢筋,多个所述加强钢筋外部自上而下等距套接有多个环形钢筋。

4、优选的,所述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粗细以及材质均相同,所述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交叉处通过铁丝绑扎固定。

5、优选的,所述拼装条的截面形状和拼装槽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拼装条可完整的滑入到拼装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横向钢筋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7、优选的,所述防脱滑条上端外壁与防脱滑槽上端内壁接触时混凝土对位加固管下半段外露在混凝土墙板的下端外部,所述防脱滑条下端外壁与防脱滑槽下端内壁接触时混凝土对位加固管的下端外壁与混凝土墙板下端外壁平齐。

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内部直径是通气孔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圆形外壁与通气孔圆形内壁之间的间距为一毫米。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内部多个通气孔下端内部均增加有一个新型的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当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上下拼装时,此时多个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则能够对上下拼装的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起到拼装加固作用,这样在方便拼装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同时,又能够对上下拼装的混凝土预制墙板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相互拼装形成墙体之后出现上下拼装不牢而容易出现墙体松动的情况发生,这样能够增加由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拼装制成的墙体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安全性;

11、2、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对位加固装置与混凝土墙板一样都是通过混凝土制成,所以不会额外制作,且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在不使用时可完整的收纳在多个通气孔下端内部,从而不会影响到混凝土墙板的正常拼装使用,而当需要对上下两个拼装的混凝土预制墙板进行加固时,此时则可使用该上下对位加固装置来对上下拼装的混凝土预制墙板进行加固,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墙板竖立时,多个通气孔下端内部的上下对位加固装置都会通过自身重量自然下落,而在混凝土对位加固管自然下落时,因为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右端外壁内部的防脱滑槽套接在通气孔右端内壁上的防脱滑条外部,所以混凝土对位加固管既能够自然下滑又不会产生偏转,当防脱滑条上端外壁与防脱滑槽上端内壁接触时混凝土对位加固管下半段则外露在混凝土墙板的下端外部,此时只需要正常把该混凝土墙板放置到已经竖向安装好的混凝土墙板上侧,此时多个下半段外露的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则与下侧的多个通气孔一一对应,然后即可正常把两个混凝土墙板上下拼装在一起,拼装好后,上端的混凝土墙板多个通气孔内部的混凝土对位加固管下半段分别插入在下端的混凝土墙板多个通气孔上端内部,从而能够使得混凝土对位加固管在两个上下拼装的混凝土墙板内部的通气孔中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墙体拼装不牢而容易出现晃动倾斜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2)和拼装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条(3)竖向安装在混凝土墙板(2)右端中心处外壁上,所述混凝土墙板(2)中心处内部自左向右等距贯穿有多个通气孔(5),多个所述通气孔(5)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上下对位加固装置(1),所述混凝土墙板(2)左端外壁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拼装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对位加固装置(1)包括加强钢筋(8)、环形钢筋(9)、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防脱滑槽(11)和防脱滑条(12),所述通气孔(5)靠近下侧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防脱滑条(12),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设置在通气孔(5)下端内部,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右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防脱滑槽(11),所述防脱滑条(12)滑动插接在防脱滑槽(11)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靠近环形内侧竖向内部等距贯穿有多个加强钢筋(8),多个所述加强钢筋(8)外部自上而下等距套接有多个环形钢筋(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孔(5)前后两侧且位于混凝土墙板(2)竖向内部均设置有竖向钢筋(6),所述拼装条(3)前后两侧且位于混凝土墙板(2)横向内部均设置有横向钢筋(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6)和横向钢筋(4)的粗细以及材质均相同,所述竖向钢筋(6)和横向钢筋(4)交叉处通过铁丝绑扎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条(3)的截面形状和拼装槽(7)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拼装条(3)可完整的滑入到拼装槽(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多个所述竖向钢筋(6)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横向钢筋(4)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滑条(12)上端外壁与防脱滑槽(11)上端内壁接触时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下半段外露在混凝土墙板(2)的下端外部,所述防脱滑条(12)下端外壁与防脱滑槽(11)下端内壁接触时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的下端外壁与混凝土墙板(2)下端外壁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内部直径是通气孔(5)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混凝土对位加固管(10)圆形外壁与通气孔(5)圆形内壁之间的间距为一毫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和拼装条,所述拼装条竖向安装在混凝土墙板右端中心处外壁上,所述混凝土墙板中心处内部自左向右等距贯穿有多个通气孔,通过在该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内部多个通气孔下端内部均增加有一个新型的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当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上下拼装时,此时多个上下对位加固装置则能够对上下拼装的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起到拼装加固作用,这样在方便拼装上下两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的同时,又能够对上下拼装的混凝土预制墙板起到加固作用,避免多个混凝土预制墙板相互拼装形成墙体之后出现上下拼装不牢而容易出现墙体松动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马冰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甄住工建设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