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4046发布日期:2022-12-20 23:2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卸料平台两侧防护栏杆搭设、不伤害工字钢、拆卸钢管无障碍的钢管定位桩。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建筑多采用搭设悬挑外脚手架作为建筑物外围护体系,同时配备悬挑平台进行楼层周转料具的码放与吊装,为安全起见在悬挑平台与主体结构之间搭设防护栏杆。悬挑外脚手架或防护栏杆定位、固定常用方式是在悬挑钢梁(工字钢)上采用规范做法在提前确定好的立杆位置焊接钢筋头,待固定好工字钢后将悬挑外脚手架或防护栏杆立杆座在短钢筋头。 但在现场实际施工中需要前后调整钢梁(工字钢)确定左右钢筋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甚至会出现因焊接的钢筋头位置不准确,现场调整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同时现场焊接质量无保障,易产生光污染及用电隐患。每次重新布设钢梁(工字钢)不接避免的最钢筋头进行修复或调整,若反复对钢筋头切断和复焊,对钢梁(工字钢)自身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钢梁(工字钢)受力,长期这样反复施工易导致工字钢不可周转。若带钢筋头进行吊装作业,容易使钢梁码放不整齐存在吊装安全隐患或致使钢筋头变形无法使用,若单根吊装则降低塔吊吊装工作效率,浪费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伤害钢梁(工字钢)自身质量前提下,方便在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平台防护栏杆立杆位置固定,方便拆卸减少现场用电及施工安全隐患,可在车间集中加工的可移动的钢管定位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固定立杆,所述承载板一侧段设置有v型限位座,所述v型限位座与承载板底面之间形成左限位区,承载板另一侧段底部固定安装有z型限位座,所述z型限位座与承载板之间形成右限位区,所述左限位区、右限位区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滑座,所述滑座用于在建筑物中的工字型钢上进行滑动。
5.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为套筒,所述套筒焊接固定在承载板的顶面上,所述套筒侧壁上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栓紧固孔。
6.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段设置有螺栓固定孔,所述z型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底面。
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为钢板,所述v型限位座通过将承载板的一侧折弯形成。
8.优选的,所述z型限位座为钢板折弯形成,其中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5度,另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0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通过可移动的钢管定位桩将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卸料平台两侧防护栏杆立杆、型钢连接起来的方式,做到可移动定位桩能够在工厂进行集中加工,保证了成型质量
与加工质量,现场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周转率高,减少现场电焊是施工符合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特点;
11.2.使用时,将可移动的钢管定位桩紧固在工字钢选定部位,再对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卸料平台两侧防护栏杆立杆定位,最后在既有位置固定定位桩,使现场工人在吊运、安装工字钢、安装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卸料平台两侧防护栏杆立杆时,无障碍物妨碍施工人员移动,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为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列举附图和实施方式。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包括1承载板,所述1承载板顶面上安装有2定位座,所述2定位座用于固定立杆,所述1承载板一侧段设置有3v型限位座,所述3v型限位座与1承载板底面之间形成4左限位区,1承载板另一侧段底部固定安装有5z型限位座,所述5z型限位座与1承载板之间形成6右限位区,所述4左限位区、6右限位区与1承载板之间形成滑座,所述滑座用于在建筑物中的7工字型钢上进行滑动。
18.优选的,所述2定位座为套筒,所述套筒焊接固定在1承载板的顶面上,所述套筒侧壁上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8螺栓紧固孔。
19.优选的,所述1承载板的另一侧段设置有10螺栓固定孔,所述5z型限位座通过9螺栓固定安装在1承载板的底面。
20.优选的,所述1承载板为钢板,所述3v型限位座通过将1承载板的一侧折弯形成。
21.优选的,所述5z型限位座为钢板折弯形成,其中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5度,另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0度。
22.显而易见,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示范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结构或原理上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固定立杆,所述承载板一侧段设置有v型限位座,所述v型限位座与承载板底面之间形成左限位区,承载板另一侧段底部固定安装有z型限位座,所述z型限位座与承载板之间形成右限位区,所述左限位区、右限位区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滑座,所述滑座用于在建筑物中的工字型钢上进行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为套筒,所述套筒焊接固定在承载板的顶面上,所述套筒侧壁上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栓紧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段设置有螺栓固定孔,所述z型限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钢板,所述v型限位座通过将承载板的一侧折弯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限位座为钢板折弯形成,其中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5度,另一个折弯部的夹角为40度。

技术总结
一种建筑用可移动钢管定位桩,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固定立杆,所述承载板一侧段设置有V型限位座,所述V型限位座与承载板底面之间形成左限位区,承载板另一侧段底部固定安装有Z型限位座,所述Z型限位座与承载板之间形成右限位区,所述左限位区、右限位区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滑座,所述滑座用于在建筑物中的工字型钢上进行滑动;可移动定位桩能够在工厂进行集中加工,保证了成型质量与加工质量,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周转率高;使用时,将可移动的钢管定位桩紧固在工字钢选定部位,再对悬挑外脚手架立杆或悬挑卸料平台两侧防护栏杆立杆定位,在既有位置固定定位桩,无障碍物妨碍施工人员移动,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王亮 孙中亮 祝传滕 王超 李伟 高永刚 郑永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