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12887发布日期:2022-11-09 05:3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叠合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中国建筑业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当今建筑业的主流,市场上的装配楼板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干式连接楼板(如sp板、双t板)、叠合板(如钢筋桁架叠合板、钢管桁架叠合板)和金属楼承板(如钢筋桁架楼承板)等;
3.但目前的混凝土叠合板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防止混凝土叠合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需要采用钢筋对相邻两组叠合板进行固定,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叠合板在结构上缺少定位装置,导致叠合板之间位置配合不够准确,不利于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4.因此,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包括钢筋支撑装置和混凝土叠合板装置,所述钢筋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叠合板的内部,所述钢筋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横向支撑钢筋和纵向支撑钢筋,所述横向支撑钢筋和纵向支撑钢筋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6.所述混凝土叠合装置为混凝土叠合板,在混凝土叠合板的横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在其纵向两侧设置有第二叠合配合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支撑钢筋上设置有若干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可供横向支撑钢筋穿过。
8.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叠合板上设置有两组混凝土肋,在混凝土肋上设置有若干穿肋套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适配。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适配,所述第二凸起、第二凹槽均设置有两组。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叠合板的两侧设置有钢筋预留槽。
12.进一步地,相邻两组穿肋套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13.进一步地,相邻两组配合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14.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叠合板上采用叠合配合装置,既可以用于相邻两组混凝土叠合板的连接配合,也方便其叠合运输。整个混凝土叠合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钢筋支撑装置,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内部钢筋的疏密,实用性较强,建议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钢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其中1、横向支撑钢筋,2、纵向支撑钢筋,3、混凝土叠合板,4、配合孔,5、混凝土肋,6、穿肋套管,7、第一凸起,8、第一凹槽,9、第二凸起,10、第二凹槽,11、钢筋预留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2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包括钢筋支撑装置和混凝土叠合板装置,所述钢筋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叠合板的内部,所述钢筋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横向支撑钢筋1和纵向支撑钢筋2,所述横向支撑钢筋1和纵向支撑钢筋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22.所述混凝土叠合装置为混凝土叠合板3,在混凝土叠合板3的横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在其纵向两侧设置有第二叠合配合装置。
23.所述纵向支撑钢筋2上设置有若干配合孔4,所述配合孔4可供横向支撑钢筋1穿过。所述混凝土叠合板3上设置有两组混凝土肋5,在混凝土肋5上设置有若干穿肋套管6。所述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凸起7和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凸起7与第一凹槽8适配。所述第二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二凸起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凸起9与第二凹槽10适配,所述第二凸起9、第二凹槽10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混凝土叠合板3的两侧设置有钢筋预留槽11。相邻两组穿肋套管6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组配合孔4之间的间距相等。
2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5.实施例一: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混凝土叠合板进行连接时,可以将其横向两侧设置的第一凸起7与第一凹槽8配合连接,然后将钢筋放置到钢筋预留槽11上,便于通过上述结构对混凝土叠合板的位置进行引导配合,使其配合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给施工工人提供了便捷,同时,还可以提高了混凝土叠合板配合的精准度。
27.实施例二: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第二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二凸起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凸起9与第二凹槽10适配,便于混凝土叠合板的叠合运输,实用性较强。由于其内部设置有可拆卸设置的横向支撑钢筋1和纵向支撑钢筋2,若干配合孔4的设置,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钢筋支撑装置的疏密度,实用性较强,建议推广使用。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包括钢筋支撑装置和混凝土叠合板装置,所述钢筋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叠合板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横向支撑钢筋(1)和纵向支撑钢筋(2),所述横向支撑钢筋(1)和纵向支撑钢筋(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混凝土叠合装置为混凝土叠合板(3),在混凝土叠合板(3)的横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在其纵向两侧设置有第二叠合配合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钢筋(2)上设置有若干配合孔(4),所述配合孔(4)可供横向支撑钢筋(1)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板(3)上设置有两组混凝土肋(5),在混凝土肋(5)上设置有若干穿肋套管(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一凸起(7)和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凸起(7)与第一凹槽(8)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叠合配合装置包括第二凸起(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凸起(9)与第二凹槽(10)适配,所述第二凸起(9)、第二凹槽(10)均设置有两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叠合板(3)的两侧设置有钢筋预留槽(1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穿肋套管(6)之间的间距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配合孔(4)之间的间距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板装置,包括钢筋支撑装置和混凝土叠合板装置,钢筋支撑装置设置在混凝土叠合板的内部,钢筋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横向支撑钢筋和纵向支撑钢筋,横向支撑钢筋和纵向支撑钢筋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混凝土叠合装置为混凝土叠合板,在混凝土叠合板的横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叠合配合装置,在其纵向两侧设置有第二叠合配合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叠合板上采用叠合配合装置,既可以用于相邻两组混凝土叠合板的连接配合,也方便其叠合运输。整个混凝土叠合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钢筋支撑装置,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内部钢筋的疏密,实用性较强,建议推广使用。建议推广使用。建议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颜章扬 卓兴振 吕雪 余国庆 颜亚萍 颜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弘仁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