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1845发布日期:2022-12-21 03:3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室内在整体框架下,室内装修的时候常常会涉及到室内格局布置的变化,这个时候需要涉及到对某些现有的隔墙进行拆除,增加新的隔墙以满足室内格局布置的需求,满足室内装修的需要,现有的操作通常是采用隔断或者砖砌隔墙或是木板或是玻璃隔断等实现隔墙的效果,这些“隔墙”存在以下问题:结构牢固性差、安装施工麻烦、大多是一次性隔墙不需要的时候只能砸毁、隔音效果差、不环保、易被撞碎等问题。申请号为cn202010940971.x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alc内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alc隔墙技术领域,该发明用于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隔离,alc内隔墙采用预制好的蒸压轻质混泥土砌块通过轻钢c型地龙骨、轻钢c型竖龙骨、轻钢l型龙骨配合连接螺栓整合而成,轻钢c型地龙骨顶部竖直依次堆叠若干层蒸压轻质混泥土砌块,轻钢c型地龙骨两侧与最底层蒸压轻质混泥土砌块之间以及轻钢l型龙骨和轻钢龙骨板封边两侧与最顶层蒸压轻质混泥土砌块之间分别通过对称横向设置若干第三横螺栓进行锁紧固定。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室内隔墙存在的结构牢固性差、安装施工麻烦、大多是一次性隔墙不需要的时候只能砸毁、隔音效果差、不环保、易被撞碎等问题。但是该发明专利结构复杂、工序复杂,故施工周期长。因此,各类装配式建筑结构层出不穷,但真正可做到低消耗、标准化、绿色环保且施工周期短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却少之又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该结构低消耗、绿色环保且施工周期短。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与主体结构连接的alc轻质隔墙,所述alc轻质隔墙由多块alc轻质隔墙板拼接而成,所述alc轻质隔墙板包括标准alc轻质隔墙板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
6.所述alc轻质隔墙两端连接的是非标alc轻质隔墙板,alc轻质隔墙中间由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依次拼接而成;
7.所述非标alc轻质隔墙板通过多个u型卡与主体结构相连接;
8.所述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与相邻的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以及相邻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间插接连接。
9.优选的,所述标准alc轻质隔墙板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厚度一致,设在alc轻质隔墙两端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和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拼接成一个平面。
10.优选的,所述非标alc轻质隔墙板至少一侧边均匀间隔设有预留孔。
11.优选的,所述u型卡包括u型槽和插件,所述插件一端固定在u型槽底面、且固定在u
型槽底面的中间位置处。
12.优选的,所述u型槽与非标alc轻质隔墙板相适配,用于卡接在非标alc轻质隔墙板侧边。
13.优选的,所述插件具体为圆管、圆轴、方管或方轴,插件与所述预留孔相适配,用于插接在预留孔中。
14.优选的,所述u型卡表面镀锌。
15.优选的,所述多个u型卡通过水泥射钉均匀间隔在主体结构上,每个u型卡上至少使用两个水泥射钉,水泥射钉从u型槽内穿出u型槽外。
16.优选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接缝、非标alc轻质隔墙板与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之间的接缝以及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之间的接缝均填充聚合物粘结砂浆。
17.本实用新型中,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与非标alc轻质隔墙板共同搭建alc轻质隔墙结构,通用性及适用性更强,可满足不同建筑布局的要求;使用u型卡进行初步卡紧固定,省去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无需搭建脚手架,施工进度快、安全性高,在搭建alc轻质墙隔结构的时,满足低消耗、绿色环保的要求;可根据建筑布局提前进行alc轻质墙隔结构所需材料的准备,加快施工进度,搭建alc轻质隔墙结构的关键部件u型卡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质量轻且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u型卡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泥射钉穿出u型卡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主体结构;2、alc轻质隔墙;3、u型卡;4、聚合物粘结砂浆; 5、水泥射钉;20、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1、非标alc轻质隔墙板;30、u型槽;31、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包括主体结构1和与主体结构1连接的alc轻质隔墙2,alc轻质隔墙2连接在主体结构1和构造柱3间,alc轻质隔墙2由多块alc轻质隔墙板拼接而成,alc轻质隔墙板包括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
26.alc轻质隔墙2两端连接的是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alc轻质隔墙2中间由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依次拼接而成,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通过多个表面镀锌的u型卡3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多个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与相邻的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以及相邻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间插接连接,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厚度一致,设置在alc轻质隔墙2两端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和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拼接成一个平面,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至少一侧边均匀间隔设置有预留孔,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可在一侧边等间距设置有预留孔。
27.u型卡3包括u型槽30和插件31,参见图3和图4,插件31一端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
固定在u型槽30底面、且固定在u型槽30底面的中间位置处,u型槽30与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相适配,用于卡接在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侧边。插件31具体为圆管、圆轴、方管或方轴,插件31与预留孔相适配,用于插接在预留孔中,在本例中,插件31具体为薄壁圆管,u型槽30两侧面高度一致。
28.多个u型卡3通过水泥射钉5等间距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每个u型卡3上至少使用两个水泥射钉5,水泥射钉5从u型槽30内穿出u型槽30外,在本例中,参见图5,每个u型卡3均通过两个水泥射钉5等间距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
29.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与主体结构1之间的接缝、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与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之间的接缝以及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之间的接缝均填充聚合物粘结砂浆4。
30.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现的若干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包括主体结构(1)和与主体结构(1)连接的alc轻质隔墙(2),所述alc轻质隔墙(2)由多块alc轻质隔墙板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lc轻质隔墙板包括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所述alc轻质隔墙(2)两端连接的是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alc轻质隔墙(2)中间由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依次拼接而成;所述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通过多个u型卡(3)与主体结构(1)相连接;所述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与相邻的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以及相邻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间插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厚度一致,设在alc轻质隔墙(2)两端的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和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拼接成一个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至少一侧边均匀间隔设有预留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3)包括u型槽(30)和插件(31),所述插件(31)一端固定在u型槽(30)底面、且固定在u型槽(30)底面的中间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0)与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相适配,用于卡接在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31)具体为圆管、圆轴、方管或方轴,插件(31)与所述预留孔相适配,用于插接在预留孔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3)表面镀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u型卡(3)通过水泥射钉(5)均匀间隔在主体结构(1)上,每个u型卡(3)上至少使用两个水泥射钉(5),水泥射钉(5)从u型槽(30)内穿出u型槽(30)外。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alc轻质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与主体结构(1)之间的接缝、非标alc轻质隔墙板(21)与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之间的接缝以及标准alc轻质隔墙板(20)之间的接缝均填充聚合物粘结砂浆(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LC轻质隔墙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与主体结构连接的ALC轻质隔墙,所述ALC轻质隔墙由多块ALC轻质隔墙板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LC轻质隔墙板包括标准ALC轻质隔墙板和非标ALC轻质隔墙板;所述ALC轻质隔墙两端连接的是非标ALC轻质隔墙板,ALC轻质隔墙中间由多块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非标ALC轻质隔墙板通过多个U型卡与主体结构相连接;所述标准ALC轻质隔墙板与相邻的标准轻质隔墙板以及相邻的非标ALC轻质墙隔板间插接连接。该结构低消耗、绿色环保且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 杨虎 杨晗 师粱壮 李国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