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9395发布日期:2023-03-04 04: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


背景技术:

2.釉浆调好后,必须把它批附在陶瓷的表面,这道过程叫做上秞。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可分为结晶釉裂纹釉等。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3.对于一些较小的茶壶类的陶瓷上釉需要封口(有些陶瓷上釉内部是不要上釉的)然后通过用托起件对陶瓷底部拖住,然后将整个陶瓷件全部浸泡在釉液中完成,两个步骤在上釉时缺一不可且效率要高,有的新手经常为了提高上釉的效率经常在操作时出现将陶器内部封口失误,釉液流入瓷器内部,要么是对瓷器底部托起不稳定导致瓷器掉入釉液中,还有就是在上釉时手部也会浸泡在釉液中,釉液粘在手上很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该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包括杆体以及底部设置的限位盘,所述杆体底部固设的螺杆用于套接限位盘顶部中部的螺套,限位盘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限位盘的顶部固设有用于胀接导管一端的密封套,限位盘的外圈固设有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限位盘成偏平的陀螺装。
6.进一步的,所述杆体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用于贯穿导管的避让孔。
7.进一步的,所述避让孔与杆体轴心位置开设的通孔连通,导管穿过避让孔和通孔延伸至杆体的顶部。
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顶部与气囊的底部连通,气囊的底部固设有套在杆体顶部的套筒,套筒为软塑材料。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套接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处的表面开设有通气的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外表面套有防滑套。
1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握住杆体将限位盘塞入茶壶或者杯体开口处,通过大拇指按压气囊,在限位盘上套接的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鼓起,第一硅胶套对茶壶或者杯体的顶部密封防止釉液进入,第二硅胶套对茶壶或者杯体的内部卡紧,上釉后使用杆体直接提起茶壶或者杯体即可完成上釉,简单上手釉液不沾手新老员工都能快速的去运
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例提供的第一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例提供的第二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例提供的第三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例提供的第四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例提供的第五示意图。
18.图中:1杆体、2限位盘、3气囊、4套筒、5导管、11防滑套、12螺杆、13避让孔、14通孔、21螺套、22密封套、23第一硅胶套、24第二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杆体1底部固设的螺杆12用于套接限位盘2顶部中部的螺套21,限位盘2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限位盘2的顶部固设有用于胀接导管5一端的密封套22,限位盘2的外圈固设有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限位盘2成偏平的陀螺装,限位盘2套接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处的表面开设有通气的凹槽;
21.限位盘2整体呈陀螺状,其材质为偏软的塑料材质与茶壶或者杯体接触时不会将其磕碰,当限位盘2塞入到茶壶或者杯体内部时第二硅胶套24充气后与尺寸大于茶壶或者杯体的口径,要么紧紧卡主茶壶或者杯体的内径实现将茶壶或者杯体提起,第一硅胶套23对茶壶或者杯体的顶部密封防止釉液渗入到茶壶或者杯体的内部,充气式限位盘2表面对接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处开设凹槽让气体进入到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的内部让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膨胀起来。
22.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杆体1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用于贯穿导管5的避让孔13避让孔13与杆体1轴心位置开设的通孔14连通,导管5穿过避让孔13和通孔14延伸至杆体1的顶部,导管5的顶部与气囊3的底部连通,气囊3的底部固设有套在杆体1顶部的套筒4,套筒4为软塑材料;
23.导管5底部连接着密封塞22,穿过杆体1的避让孔13和通孔14延伸至杆体1顶部与气囊3的底部连通,想要将紧紧卡主茶壶或者杯体时只要将用大拇指按压住气囊3将气体通过导管5冲入到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即可,所以新手在上釉时只要将限位盘2对准茶壶或者杯体顶部开口处,然后按压气囊3就能对茶壶或者杯体提起随即对茶壶或者杯体进行浸泡式上釉了,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有利于新手在工作中使用,来提上釉的效率。
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杆体1的外表面套有防滑套11,在上釉时手上必不可少的会粘有釉液,釉液较为粘稠容易出现打滑,增加防滑套11是必要的,为此能够减少瓷器在上釉时因打滑而出现摔碎的问题。
25.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
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包括杆体(1)以及底部设置的限位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底部固设的螺杆(12)用于套接限位盘(2)顶部中部的螺套(21),限位盘(2)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限位盘(2)的顶部固设有用于胀接导管(5)一端的密封套(22),限位盘(2)的外圈固设有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限位盘(2)成偏平的陀螺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用于贯穿导管(5)的避让孔(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13)与杆体(1)轴心位置开设的通孔(14)连通,导管(5)穿过避让孔(13)和通孔(14)延伸至杆体(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的顶部与气囊(3)的底部连通,气囊(3)的底部固设有套在杆体(1)顶部的套筒(4),套筒(4)为软塑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2)套接第一硅胶套(23)和第二硅胶套(24)处的表面开设有通气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外表面套有防滑套(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方便新手对陶瓷上釉夹持件,包括杆体以及底部设置的限位盘,所述杆体底部固设的螺杆用于套接限位盘顶部中部的螺套,限位盘为内部具有空腔结构,限位盘的顶部固设有用于胀接导管一端的密封套,限位盘的外圈固设有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限位盘成偏平的陀螺装。本实用新型限位盘上套接的第一硅胶套和第二硅胶套鼓起,第一硅胶套对茶壶或者杯体的顶部密封防止釉液进入,第二硅胶套对茶壶或者杯体的内部卡紧,上釉后使用杆体直接提起茶壶或者杯体即可完成上釉,简单上手釉液不沾手新老员工都能快速的去运用。速的去运用。速的去运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李春嫄 王淑昌 蒋子旺 彭亚运 陈洪星 檀丽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峰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