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3556发布日期:2022-12-24 06:0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钢梁因有极高的抗弯刚度、抗剪能力以及较强的承载能力,被广泛应用在铁路桥梁、房屋建筑上。在实际工程中,钢梁不可避免的与其他结构体组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钢梁与建筑体的组合结构中,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在建筑体中预埋钢筋或锚栓,再通过钢筋或锚栓与钢梁的焊接或螺栓连接实现建筑体与钢梁的连接,这种连接在实际工程中,常因为焊接技术限制、施工工艺复杂,使施工质量受外界影响较大而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建筑体、混凝土、栓钉、钢梁;所述建筑体设有孔槽;所述栓钉与钢梁固定连接;所述栓钉与所述钢梁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孔槽内;所述钢梁与所述孔槽的空隙内填充所述混凝土。
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
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栓钉之间间距为60mm~80mm。
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的深度大于一个栓钉间距,小于钢梁梁宽与梁高间较大值的两倍。
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栓钉与所述钢梁的腹板和/或翼缘板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为梯形孔槽。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水泥为硫铝酸盐膨胀水泥。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槽是通过开凿或者浇筑预留方式获得的。
12.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在钢梁腹板和/或翼缘板上固定连接栓钉,增大钢梁与填充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建筑体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实现填充混凝土与原建筑体的榫卯作用,使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连接更牢靠。填充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可以增大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间的粘结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快速完成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并且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建筑体;2、钢梁;3、栓钉;4、混凝土;5、翼缘板;6、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18.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建筑体1,钢梁2,栓钉3和混凝土4。
19.建筑体1上设置孔槽,本实用新型中的孔槽可采用开凿、浇筑预留等方法制得,优选为浇筑预留方式。
20.本实施例中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例如,可为梯形孔槽或者v形孔槽。
21.本实施例中孔槽的深度大于一个栓钉间距,小于钢梁梁宽与梁高间较大值的两倍,例如,孔槽深度可为25cm。
22.钢梁2在埋入孔槽之前,在钢梁2的表面固定连接栓钉3,连接位置为钢梁2一端的腹板6和/或翼缘板5,相邻栓钉3之间间距为60mm~80mm。其中栓钉可为平头栓钉或者圆头栓钉。
23.本实施例中,钢梁2与栓钉3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使用平头栓钉3焊接在钢梁2一端的腹板上,相邻栓钉3间的距离为65mm,钢梁2固定连接栓钉3可以有效增大钢梁2与混凝土4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
24.钢梁2焊接栓钉3后,将焊接栓钉3的钢梁2埋入建筑体1开设的孔槽中,向钢梁2和建筑体1的空隙中填入混凝土4。
25.本实施例中,混凝土4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是指在普通的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的膨胀剂,使混凝土在水化期间能够依靠膨胀剂的作用而发生一定的膨胀,从而弥补混凝土的收缩,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目的。具体地,混凝土4选用硫铝酸盐微膨胀水泥的混凝土。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硫铝酸盐微膨胀水泥的混凝土大大增大孔槽中填充混凝土与原建筑体间的粘结性。
26.本实施例通过在钢梁一端的腹板和/或翼缘板上固定连接栓钉,增大钢梁与填充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建筑体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实现填充混凝土与原建筑体的榫卯作用,使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连接更牢靠。填充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增大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间的粘结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快速完成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并且连接可靠。
27.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体、栓钉、钢梁和混凝土;所述建筑体上设有孔槽;所述栓钉与所述钢梁固定连接;所述栓钉与所述钢梁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孔槽内;所述钢梁与所述孔槽的空隙内填充所述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栓钉之间间距为60mm~8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深度大于一个栓钉间距,小于钢梁梁宽与梁高间较大值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与所述钢梁的腹板和/或翼缘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为梯形孔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是通过开凿或者浇筑预留方式获得的。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水泥为硫铝酸盐膨胀水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结构,包括建筑体、栓钉、钢梁和混凝土;建筑体上设有孔槽;栓钉与钢梁固定连接;栓钉与钢梁的一端均设置于孔槽内;钢梁与孔槽的空隙内填充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梁腹板和/或翼缘板上固定连接栓钉,增大钢梁与填充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建筑体孔槽的孔口截面积小于孔底的截面积,实现填充混凝土与原建筑体的榫卯作用,使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连接更牢靠。填充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可以增大填充混凝土与建筑体间的粘结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快速完成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并且连接可靠。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并且连接可靠。钢梁与建筑体的连接并且连接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茁 曹成 曹延涛 贾占峰 廉欣 贺剑 王晨帆 苏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