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烧粘土大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53221发布日期:2023-02-03 23:1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免烧粘土大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烧粘土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免烧粘土大砖。


背景技术:

2.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免烧砖。
3.经查阅文献得知,对于大部分的免烧粘土砖在生产使用中,大部分的免烧粘土砖通常会在内侧开设较多的槽孔,这样的方式虽然在材料上能够得到减少,降低成本,但是对于直筒式槽孔则容易发生断裂,进而造成免烧粘土砖整体发生易断裂的弊端,降低了免烧粘土砖使用的可靠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免烧粘土大砖,能够解决免烧粘土砖通常会在内侧开设较多的槽孔,对于直筒式槽孔则容易发生断裂,进而造成免烧粘土砖整体发生易断裂的弊端,降低了免烧粘土砖使用的可靠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免烧粘土大砖,包括第一免烧粘土砖,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免烧粘土砖,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有空槽,第一免烧粘土砖的内侧开设有减料槽,空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槽以减料槽为轴线呈错位排列在第一免烧粘土砖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的形状均为l状。
7.优选的,所述第二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块。
8.优选的,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有内置槽,第一免烧粘土砖的内侧开设有与内置槽相互连通的增稳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免烧粘土大砖,通过在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空槽和减料槽则是降低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借助第一免烧粘土砖上下相互错位的空槽,可以改善传统直筒式空槽存在的易断裂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在搬运或者使用中具备良好的防断裂效果。
11.(2)、该免烧粘土大砖,通过第一免烧粘土砖与第二免烧粘土砖对接堆垒时,借用第一免烧粘土砖上的内置槽可以用来凝固的水泥进行加量使用,以及借助第一免烧粘土砖上的增稳槽对凝固用水泥的盛放,可以使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堆垒用水泥更加的贴合凝固在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的相对侧,进而大大的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堆垒使用的坚固性,特别增加了第一免烧粘土砖与第二免烧粘土砖在建筑堆垒时提高抗震效果。
12.(3)、该免烧粘土大砖,通过利用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的l状进行对
接下,当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进行堆垒使用时,利用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的l状可以使第一免烧粘土砖与第二免烧粘土砖对接后具备一种错位对接效果,进而降低传统直面状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堆垒时存在易拆卸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堆垒后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烧粘土大砖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免烧粘土砖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免烧粘土砖平面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第一免烧粘土砖、2第二免烧粘土砖、3对接槽、4内置槽、5增稳槽、6空槽、7减料槽、8对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免烧粘土大砖,包括第一免烧粘土砖1,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免烧粘土砖2,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形状均为l状,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3,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开设有内置槽4,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内侧开设有与内置槽4相互连通的增稳槽5,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开设有空槽6,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内侧开设有减料槽7,空槽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槽6以减料槽7为轴线呈错位排列在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两侧,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块8。
23.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l状进行对接下,当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进行堆垒使用时,利用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l状可以使第一免烧粘土砖1与第二免烧粘土砖2对接后具备一种错位对接效果,进
而降低传统直面状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堆垒时存在易拆卸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堆垒后的稳固性。
24.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免烧粘土砖1与第二免烧粘土砖2对接堆垒时,借用第一免烧粘土砖1上的内置槽4可以用来凝固的水泥进行加量使用,以及借助第一免烧粘土砖1上的增稳槽5对凝固用水泥的盛放,可以使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堆垒用水泥更加的贴合凝固在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相对侧,进而大大的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堆垒使用的坚固性,特别增加了第一免烧粘土砖1与第二免烧粘土砖2在建筑堆垒时提高抗震效果。
25.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开设空槽6和减料槽7则是降低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借助第一免烧粘土砖1上下相互错位的空槽6,可以改善传统直筒式空槽6存在的易断裂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1在搬运或者使用中具备良好的防断裂效果。
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免烧粘土大砖,包括第一免烧粘土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免烧粘土砖(2),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开设有空槽(6),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内侧开设有减料槽(7),空槽(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槽(6)以减料槽(7)为轴线呈错位排列在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粘土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1)和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形状均为l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粘土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免烧粘土砖(2)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3),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块(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粘土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表面开设有内置槽(4),第一免烧粘土砖(1)的内侧开设有与内置槽(4)相互连通的增稳槽(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免烧粘土大砖,涉及免烧粘土砖技术领域,免烧粘土大砖,包括第一免烧粘土砖,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免烧粘土砖,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有空槽,第一免烧粘土砖的内侧开设有减料槽,空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槽以减料槽为轴线呈错位排列在第一免烧粘土砖的两侧,所述第一免烧粘土砖和第二免烧粘土砖的形状均为L状,该免烧粘土大砖,通过在第一免烧粘土砖的表面开设空槽和减料槽则是降低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借助第一免烧粘土砖上下相互错位的空槽,可以改善传统直筒式空槽存在的易断裂的弊端,进而提高了第一免烧粘土砖在搬运或者使用中具备良好的防断裂效果。防断裂效果。防断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乾 郑松旺 郑银龙 孟洪晓 吕瑞芳 申松霞 徐俊福 吕书杰 周进有 翟建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原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7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