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7624发布日期:2023-06-29 11: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且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施工现场的很多场合会用到脚手架,其主要作用是为用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可在较高位置操作的平台,使用时,施工人员攀爬至脚手架上,进行或是外墙修建,或是内部装修等,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位置,但是现有的脚手架大多是固定的架体,而且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不方便挪动,并且现有脚手架无法任意调节高度,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影响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解决了现有的脚手架大多是固定的架体,不方便挪动,并且现有无法任意调节高度,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影响使用的效果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底盘、固定结构、踩踏板、梯子、驱动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切换结构,所述底盘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的中部连接有踩踏板,踩踏板的右侧焊接有梯子,踩踏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升降装置,底盘的底部连接有移动固定切换结构;

5、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架、定位槽、滑槽、定位杆和限位板,所述支架焊接在底盘的顶面四角,支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开设有定位槽,踩踏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外侧插接在定位槽内,定位杆的顶面后侧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穿过踩踏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6、优选的,所述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顶杆、第一齿轮、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盘的顶面中部,螺纹杆的顶部外圈螺纹连接有顶杆,顶杆的顶端焊接在踩踏板的底面中部,螺纹杆的底部外圈焊接有第一齿轮,底盘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圈啮合在第一齿轮的外圈。

7、优选的,所述移动固定切换结构包括液压杆、压板、固定柱和轮子,所述液压杆固定安装在底盘的底面四角,液压杆的底端插接有压板,底盘的底面四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轮子。

8、优选的,所述踩踏板的顶面设有防滑垫。

9、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层。

10、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每隔15厘米开设一组,分布在支架的左右两侧。

11、优选的,所述滑槽在踩踏板的顶面开设有空槽,限位板滑动连接在空槽内。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设有固定结构和驱动升降装置,使用时电机运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使顶杆向上移动推动踩踏板升起调整高度,调整好后推动限位板将定位杆推出插接在定位槽内,从而完成脚手架的高度调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2、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设有移动固定切换装置,使用时液压杆伸长推动压板接触地面将装置微微顶起,使脚手架无法移动,需要移动时,液压杆收回让轮子接触地面,使脚手架可以移动,从而使脚手架可以随意选择移动或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工作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底盘(1)、固定结构(2)、踩踏板(3)、梯子(4)、驱动升降装置(5)和移动固定切换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结构(2),固定结构(2)的中部连接有踩踏板(3),踩踏板(3)的右侧焊接有梯子(4),踩踏板(3)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升降装置(5),底盘(1)的底部连接有移动固定切换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升降装置(5)包括螺纹杆(501)、顶杆(502)、第一齿轮(503)、电机(504)和第二齿轮(505),所述螺纹杆(5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盘(1)的顶面中部,螺纹杆(501)的顶部外圈螺纹连接有顶杆(502),顶杆(502)的顶端焊接在踩踏板(3)的底面中部,螺纹杆(501)的底部外圈焊接有第一齿轮(503),底盘(1)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04),电机(50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5),第二齿轮(505)的外圈啮合在第一齿轮(503)的外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切换结构(6)包括液压杆(601)、压板(602)、固定柱(603)和轮子(604),所述液压杆(601)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底面四角,液压杆(601)的底端插接有压板(602),底盘(1)的底面四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柱(603),固定柱(603)的底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轮子(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板(3)的顶面设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02)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02)每隔15厘米开设一组,分布在支架(201)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3)在踩踏板(3)的顶面开设有空槽,限位板(205)滑动连接在空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固定结构、踩踏板、梯子、驱动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切换结构,所述底盘连接有固定结构和移动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的中部连接有踩踏板,踩踏板的右侧焊接有梯子,踩踏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升降装置,使用时利用轮子将装置推到合适的地方,随后液压杆伸长推动压板接触地面将装置微微顶起使脚手架无法移动,电机运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使顶杆向上移动推动踩踏板升起调整高度,调整好后推动限位板将定位杆推出插接在定位槽内完成踩踏板的高度调节,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工作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涵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