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9251发布日期:2023-03-10 23:1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


背景技术:

2.在室内装修工程中,经常会用到踢脚。踢脚固定于室内墙身下端并与墙边底板垂直相接。在居家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
3.传统的踢脚安装方式是通过硅胶将踢脚粘接在基层上,采用该安装方式时,硅胶粘接初始粘接强度差,需较长的固化时间,需对粘接的踢脚进行临时支撑,这样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支撑时间,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效率的减缓,且通过硅胶安装好的踢脚无法无损拆卸,在安装时无法保证踢脚安装的平整度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踢脚施工效率低、不方便拆卸和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平整度和精确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
5.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包括踢脚本体、固定件、基层板和龙骨,所述龙骨与转换龙骨连接,且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基层板的一端与龙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其顶部与墙体装饰层之间具有一个第一间隙;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基层板的中部,且通过固定钉与基层板连接;所述踢脚本体与固定件卡合连接,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间隙中,其下部与地面之间具有一个第二间隙。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与踢脚本体上部的厚度相同。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一种优选,所述踢脚本体和固定件均由铝型材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一种优选,所述踢脚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拆卸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一种优选,所述基层板为碳酸钙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一种优选,所述龙骨为热镀锌方管。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中的踢脚本体采用卡扣式结构与固定件连接,便于后期拆卸更换和维修维护。采用卡扣式结构降低了踢脚安装难度,增加了施工便捷性。踢脚本体和固定件均可
提前预制,试拼装无误后再运送至施工现场,提高了踢脚安装的平整度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踢脚本体;2、固定件;3、基层板;4、龙骨;5、墙体装饰面层;6、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依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如图1所示,包括2mm厚踢脚本体1、2mm厚固定件2、2层基层板3和两根龙骨4,两根所述龙骨4与转换龙骨连接,且上下并排间隔设置,并沿转换龙骨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基层板3的一端与龙骨4打钉或胶粘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2连接,基层板3的顶部与墙体装饰层5之间具有一个第一间隙,底部与地面6连接;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基层板3的中部,且通过固定钉与基层板3连接;所述踢脚本体1与固定件2卡合连接,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间隙中,其下部与地面6之间具有一个第二间隙。
23.在本实施例中,踢脚本体1和固定件2预先由厂家根据图纸尺寸大小加工生产,在试拼装无误、保证无色差、平整度无差后,运送至施工现场拼装安装,采用上述流程不仅能够快速完成踢脚线的安装,还可以保证踢脚的安装精装度和平整度及安装后无色差。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与踢脚本体1上部的厚度相同。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踢脚本体1和固定件2均由铝型材制成。
2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后期对踢脚进行拆卸更换和维修维护,踢脚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拆卸槽。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板3为10mm厚碳酸钙板。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龙骨4为40mm*40mm*2.5mm厚热镀锌方管。
29.在本实施例中,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的施工顺序为:
30.s1:将龙骨4垂直于转换龙骨设置,且与转换龙骨焊接固定。
31.s2:将两层基层板3与龙骨4通过打钉或胶粘连接,并将固定件2与基层板3打钉固定。
32.s3:将踢脚本体1的上部塞入第一间隙后,使其与固定件2卡扣连接。
3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不仅可以降低踢脚的安装难度,增加施工的便捷性,还可以加快踢脚的拼装进度,提高施工进度。踢脚本体1通过卡扣与固定件2连接,便于后期拆卸更换及维修维护。
3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包括踢脚本体(1)、固定件(2)、基层板(3)和龙骨(4),所述龙骨(4)与转换龙骨连接,且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基层板(3)的一端与龙骨(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2)连接,其顶部与墙体装饰层(5)之间具有一个第一间隙;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基层板(3)的中部,且通过固定钉与基层板(3)连接;所述踢脚本体(1)与固定件(2)卡合连接,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间隙中,其下部与地面(6)之间具有一个第二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与踢脚本体(1)上部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本体(1)和固定件(2)均由铝型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拆卸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3)为碳酸钙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4)为热镀锌方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式可拆卸铝型材踢脚,包括踢脚本体、固定件、基层板和龙骨,所述龙骨与转换龙骨连接,且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基层板的一端与龙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其顶部与墙体装饰层之间具有一个第一间隙;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基层板的中部,且通过固定钉与基层板连接;所述踢脚本体与固定件卡合连接,其上部设置在第一间隙中,其下部与地面之间具有一个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踢脚的施工效率,便于后期对踢脚进行拆卸更换及维修维护。于后期对踢脚进行拆卸更换及维修维护。于后期对踢脚进行拆卸更换及维修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马华杰 吴贞赞 赵刚 余士鹏 刘洋 曹晓帆 殷雁 陈辉 李杏 莫彬彬 张宁 张维 伍梁军 张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3/3/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