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2102发布日期:2023-06-09 21:4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闪烁体加工,涉及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


背景技术:

1、闪烁探测器是一种电离辐射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国防、安检等领域。闪烁体阵列是闪烁探测器的核心组件,它能将高能射线(x射线/γ射线)或带电粒子转换为紫外光或可见光,进而通过光电倍增管等光子探测设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将高能射线与被探测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予以呈现,目前闪烁体阵列的制备工艺是基于对块体闪烁介质进行机械加工,即将闪烁介质通过切割、磨削等方式加工成阵列。

2、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3045096.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闪烁体基元的压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模具本体上设置多个容纳槽,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对称布置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面向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对应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上分别布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所述容纳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陶瓷粉体的压制空间。

3、现有技术中,这种模具是一体成型的,因此容纳槽是固定的,无法改变长度或者宽度,因此生产不同长度或者宽度的闪烁体都有更换一套模具,成本较大,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包括:

3、第一安装条,其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臂,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可绕所述第一安装条转动;

4、第二安装条,其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动臂,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可绕所述第二安装条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铰接;

5、隔条,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隔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条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条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隔条、所述第一安装条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条包围形成容纳空间。

6、在上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中,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条铰接形成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条铰接形成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铰接形成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一操作部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之间。

7、在上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中,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可拆卸连接。

8、在上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中,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销以及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

9、在上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中,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以及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可拆卸连接。

10、在上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中,所述第一安装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条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隔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销以及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销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相邻两个隔条、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包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能够改变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的距离从而调节容纳空间y轴方向的长度,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隔条并与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的不同位置连接从而调节容纳空间x轴方向的长度。

13、2、第三铰接部位于第一铰接部以及第一操作部之间并位于第二铰接部以及第二操作部之间形成剪刀式结构,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使第一铰接部以及第二铰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14、3、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可拆卸连接,当限位条的两端没有分别与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连接时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可自由活动,当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连接时限位条锁定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

15、4、第一限位销可插入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销可插入第二限位孔,限位条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可拆卸连接。

16、5、第一连接销可插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销可插入第二连接孔,隔条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条铰接形成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条铰接形成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铰接形成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一操作部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操作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销以及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以及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条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条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隔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销以及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销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闪烁体基元拼装模具,属于闪烁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安装条,其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转动臂,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可绕所述第一安装条转动;第二安装条,其两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动臂,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可绕所述第二安装条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铰接;隔条,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隔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条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条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能够改变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的距离从而调节容纳空间Y轴方向的长度,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隔条并与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二安装条的不同位置连接从而调节容纳空间X轴方向的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佳,秦海明,曾榆斌,陈筱,高方浦,刘继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虔东科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