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6404发布日期:2023-05-17 18:2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地涉及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


背景技术:

1、箱梁是桥梁、公路建造中常用的一种形式,预制箱梁由于跨径不同而导致其高度不同,传统的模式一般是根据不同规格箱梁尺寸来定制模板,公开号为208557879u的专利公开一种箱梁模具组件,包括内模组件和外模组件,所述外模组件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底板、上连接螺杆和下连接螺杆,所述上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下连接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下端,由此可知,上述箱梁模具组件的外模组件的高度是一定且无法调整的,不具有共用性,因此,在浇筑其他高度的箱梁时需要更换其他模具,需要模板的数量以及施工所需场地庞大,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模具数量及场地需求、降低施工成本、且可用于制作不同规格的预制箱梁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支座、底模以及侧模结构,支座包括平台部以及向上凸伸在平台部顶面的凸台部,底模铺设在支座的凸台部上,两侧模结构相对设置在底模两侧,每一所述侧模结构包括支架以及侧模板,支架安装在支座的平台部上,侧模板固设在支架侧端,每一侧模结构的侧模板靠近其底端的侧面抵靠在底模侧面,使得两侧模板与底模之间形成箱槽,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高度调节结构,两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支架与平台部之间,用于调节支架上的侧模板相对平台部的高度,以改变箱槽深度。

3、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底托杆,两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在支架底端,两第二支撑杆间隔设置在支架底端,位于两第一支撑杆之间,两底托杆立设在平台部上,两底托杆顶端分别相应支撑在两第一支撑杆底端或两第二支撑杆底端,使得支架上的侧模板相对支座的平台部斜向上或斜向下延伸,使得两侧模板与底模围成的箱槽深度变深或变浅。

4、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开设有供底托杆插入的通孔,两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开设有供底托杆插入的穿孔。

5、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旋钮于底托杆上,用于将底托杆固定在两第一支撑杆或两第二支撑杆上,通过上下调节底托杆插入两第一支撑杆通孔或两第二支撑杆穿孔的深度,以调整支架高度。

6、进一步地,所述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下拉杆,支座的凸台部山开设有若干供下拉杆穿过的插孔,下拉杆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其中一高度调节结构的其中一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穿过插孔通过螺母连接在另一高度调节结构的相应第一支撑杆上,以供拉紧两第一支撑杆。

7、进一步地,所述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上拉杆,上拉杆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其中一高度调节结构的支架顶端,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另一高度调节结构的支架顶端,以提高两支架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8、进一步地,所述侧模板的顶端向一侧弯折形成顶接部,以供连接支架,侧模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件顶端连接在侧模板的顶接部上,连接件底端连接在支架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以及固定螺母,连接杆顶端向上连接在顶接部上,连接杆底端向下连接在支架上,固定螺母固定地套设在连接杆底端以及支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模包括顶板、主肋以及横法兰,顶板两端分别抵贴在侧模板上,顶板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弧形部,弧形部抵靠在侧模板上,使得顶板与侧模板抵贴处呈弧形过渡,两主肋相对设置在顶板底面两侧,每一主肋倾斜设置,以供抵靠侧模板,两横法兰连接在两主肋之间且分别位于两主肋两端。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模包括若干肋板以及若干筋板,若干肋板间隔地连接在两横法兰之间,平行于两主肋,若干筋板间隔地连接在两主肋之间,平行于两主肋,且每一筋板分别与肋板垂直连接,以加强底模的强度。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通过将每一高度调节结构的两底托杆分别相应支撑在两第一支撑杆底端或两第二支撑杆底端,使得支架上的侧模板相对支座的平台部斜向上或斜向下延伸,使得两侧模板与底模围成的箱槽深度变深或变浅,从而改变浇筑在箱槽内的预制箱梁高度,达到使用生产不同规格预制箱梁的目的,具有共用性,从而减少模具数量及场地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支座(1)、底模(2)以及侧模结构(3),支座(1)包括平台部(11)以及向上凸伸在平台部(11)顶面的凸台部(12),底模(2)铺设在支座(1)的凸台部(12)上,两侧模结构(3)相对设置在底模(2)两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模结构(3)包括支架(31)以及侧模板(32),支架(31)安装在支座(1)的平台部(11)上,侧模板(32)固设在支架(31)侧端,每一侧模结构(3)的侧模板(32)靠近其底端的侧面抵靠在底模(2)侧面,使得两侧模板(32)与底模(2)之间形成箱槽,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高度调节结构(4),两高度调节结构(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支架(31)与平台部(11)之间,用于调节支架(31)上的侧模板(32)相对平台部(11)的高度,以改变箱槽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高度调节结构(4)包括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以及底托杆(43),两第一支撑杆(41)间隔设置在支架(31)底端,两第二支撑杆(42)间隔设置在支架(31)底端,位于两第一支撑杆(41)之间,两底托杆(43)立设在平台部(11)上,两底托杆(43)顶端分别相应支撑在两第一支撑杆(41)底端或两第二支撑杆(42)底端,使得支架(31)上的侧模板(32)相对支座(1)的平台部(11)斜向上或斜向下延伸,使得两侧模板(32)与底模(2)围成的箱槽深度变深或变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41)的底端开设有供底托杆(43)插入的通孔,两第二支撑杆(42)的底端开设有供底托杆(43)插入的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高度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螺母(44),调节螺母(44)旋扭于底托杆(43)上,用于将底托杆(43)固定在两第一支撑杆(41)或两第二支撑杆(42)上,通过上下调节底托杆(43)插入两第一支撑杆(41)通孔或两第二支撑杆(42)穿孔的深度,以调整支架(31)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拉杆(5),支座(1)的凸台部(12)山开设有若干供下拉杆(5)穿过的插孔,下拉杆(5)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其中一高度调节结构(4)的其中一第一支撑杆(41)上,另一端穿过插孔通过螺母连接在另一高度调节结构(4)的相应第一支撑杆(41)上,以供拉紧两第一支撑杆(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杆(6),上拉杆(6)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其中一高度调节结构(4)的支架(31)顶端,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另一高度调节结构(4)的支架(31)顶端,以提高两支架(3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32)的顶端向一侧弯折形成顶接部(321),以供连接支架(31),侧模结构(3)包括连接件(33),连接件(33)顶端连接在侧模板(32)的顶接部(321)上,连接件(33)底端连接在支架(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包括连接杆(331)以及固定螺母(332),连接杆(331)顶端向上连接在顶接部(321)上,连接杆(331)底端向下连接在支架(31)上,固定螺母(332)固定地套设在连接杆(331)底端以及支架(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包括顶板(21)、主肋(22)以及横法兰(23),顶板(21)两端分别抵贴在侧模板(32)上,顶板(21)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弧形部(211),弧形部(211)抵靠在侧模板(32)上,使得顶板(21)与侧模板(32)抵贴处呈弧形过渡,两主肋(22)相对设置在顶板(21)底面两侧,每一主肋(22)倾斜设置,以供抵靠侧模板(32),两横法兰(23)连接在两主肋(22)之间且分别位于两主肋(22)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包括若干肋板(24)以及若干筋板(25),若干肋板(24)间隔地连接在两横法兰(23)之间,平行于两横法兰(23),若干筋板(25)间隔地连接在两主肋(22)之间,平行于两主肋(22),且每一筋板(25)分别与肋板(24)垂直连接,以加强底模(2)的强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支座、底模以及侧模结构,支座包括平台部以及向上凸伸在平台部顶面的凸台部,底模铺设在支座的凸台部上,两侧模结构相对设置在底模两侧,每一侧模结构包括支架以及侧模板,支架安装在支座的平台部上,侧模板固设在支架侧端,每一侧模结构的侧模板靠近其底端的侧面抵靠在底模侧面,使得两侧模板与底模之间形成箱槽,通用型预制箱梁模具包括高度调节结构,两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支架与平台部之间。本技术通过两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调节两支架上的侧模板相对平台部的高度,以改变箱槽高度,从而制作出不同预设高度的预制箱梁,减少模具数量及场地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珑嘉,冯世敏,朱天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粤优创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