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1907发布日期:2023-05-14 15: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1、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体系在国内建筑工程中还暂未被广泛应用,因此国内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体系的应用与施工也暂未完全成熟。此外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在筒仓结构中的应用更为少见,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体系弧形节点的施工尚不成熟,因此,为提高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体系弧形节点的施工质量,需发明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新型弧形节点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聚合物组合模板无法应用于弧形建筑物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包括:内侧模板结构和外侧模板结构,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均包括多个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和角度过渡件,所述角度过渡件两侧分别连接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用于衔接相邻两个夹角不等于180°的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通过第一对拉螺栓相连接。

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角度过渡件为条状,且所述角度过渡件的截面为梯形。

3、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角度过渡件与其两侧的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通过多个第二对拉螺栓连接。

4、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角度过渡件为木方。

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对拉螺栓的所述外侧模板结构外侧、所述内侧模板结构外侧均设有垫板。

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垫板为钢垫板。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通过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之间增设梯形截面过渡件调节节点弧度,根据不同弧度可调整过渡件截面尺寸,使每块模板之间连接紧密;横向采用对拉螺栓将固定于梯形截面过渡件两侧模板中间,连接更可靠,纵向使用对拉螺杆,增设钢垫板增加受力面积,防止木方做为过渡件时刚度不够、受力过大造成受力点变形;本模板体系质量更稳定、应用更灵活、操作更简便、施工更高效的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弧形节点施工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模板结构和外侧模板结构,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均包括多个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和角度过渡件,所述角度过渡件两侧分别连接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用于衔接相邻两个夹角不等于180°的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通过第一对拉螺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过渡件为条状,且所述角度过渡件的截面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过渡件与其两侧的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通过多个第二对拉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过渡件为木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栓的所述外侧模板结构外侧、所述内侧模板结构外侧均设有垫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钢垫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包括:内侧模板结构和外侧模板结构,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均包括多个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和角度过渡件,所述角度过渡件两侧分别连接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用于衔接相邻两个夹角不等于180°的所述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结构与所述外侧模板结构通过第一对拉螺栓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轻型聚合物组合弧形模板体系,通过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之间增设梯形截面过渡件调节节点弧度,根据不同弧度可调整过渡件截面尺寸,使每块模板之间连接紧密;本模板体系质量更稳定、应用更灵活、操作更简便、施工更高效的轻型聚合物组合模板弧形节点施工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义,赵欣,代国彬,张亚楠,施文磊,何慧超,张朝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