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8368发布日期:2023-04-20 03:0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搭建电梯井的辅助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建设项目中电梯井的位置在主体施工后电梯安装前会存在水平洞口,极容易出现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的情况。目前主要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置钢管后上方铺设木方、模板封闭,一种是放置钢管后挂设兜网封闭。但此种方法在搭设/拆除时人需要站在防护上进行搭设/拆除,尤其是在拆除最后一些模板木方、钢管的时候,人只能站在钢管上,处于悬空的状态。搭设/拆除难度大,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能够更加安全的安装电梯井防护,安全风险系数低,安装难度小。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插装在预埋的电梯井套管中;能够折叠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面用于安装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上,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多对安装对扣,所述安装对扣的轴线与折叠轴线交叉设置;第二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穿设在一对所述安装对扣中,且其两端能够伸出所述基板设置。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电梯井浇筑时,在电梯井远离电梯口的一侧预埋多个套管,在安装时,操作人员位于电梯口处,并将第一支撑杆组自电梯口插入套管内,实现第一支撑杆组架设在电梯井内;再自电梯口处,将折叠状态的基板放置于第一支撑杆组上,并推入电梯井内,实现基板的放置,在基板完全进入电梯井后,将基板张开覆盖整个电梯井的井口;在基板展开后,操作人员进入电梯井内,并将第二支撑杆组安装至安装对扣上,并扣紧,使得基板完全固定。而在拆除时,按以上安装步骤倒推即可实现,人员在安装及拆卸基板、第一支撑杆组的过程中,均能够在电梯井外进行,使用更加安全,风险系数更低,且安装简单方便,可以折叠的基板也更加便携。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板包括固定板和若干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铰接结构铰接相连。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铰接结构包括第一矩管、第二矩管、插销和转动管,所述第一矩管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二矩管与所述折叠板相连,所述转动管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基板的顶面上,所述转动管与所述第一矩管、所述第二矩管其中之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一矩管、所述第二矩管其中另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管中。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板还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折叠板折叠的拉折结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折结构包括拉杆和若干联动结构,所述拉杆与折叠轴线同向设置,所述拉杆通过所述联动结构与所述固定板、所述折叠板联动相连,以在所述拉杆的拉动下通过所述联动结构带动所述折叠板折叠至所述固定板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拉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折叠板转动相连。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转动结构与所述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杆和紧固件,所述固定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杆固定且悬空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相连。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联动结构的数量为二,一所述联动结构设置所述拉杆的一端,另一所述联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折叠板的数量为二,且一所述折叠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另一所述折叠板位于与所述固定板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折叠板均为防护网片板。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0)包括固定板(220)和若干折叠板(230),所述折叠板(230)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220)的一侧通过铰接结构(240)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240)包括第一矩管(241)、第二矩管(242)、插销和转动管(243),所述第一矩管(241)与所述固定板(220)相连,所述第二矩管(242)与所述折叠板(230)相连,所述转动管(24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0)与所述基板(200)之间,且位于所述基板(200)的顶面上,所述转动管(243)与所述第一矩管(241)、所述第二矩管(242)其中之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一矩管(241)、所述第二矩管(242)其中另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管(243)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0)还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折叠板(230)折叠的拉折结构(2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折结构(250)包括拉杆(251)和若干联动结构(252),所述拉杆(251)与折叠轴线同向设置,所述拉杆(251)通过所述联动结构(252)与所述固定板(220)、所述折叠板(230)联动相连,以在所述拉杆(251)的拉动下通过所述联动结构(252)带动所述折叠板(230)折叠至所述固定板(2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252)包括第一连杆(2521)和第二连杆(2522),所述第一连杆(2521)和所述第二连杆(2522)均与所述拉杆(251)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连杆(2521)与所述固定板(220)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2522)与所述折叠板(230)转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521)通过转动结构(260)与所述固定板(220)转动相连,所述转动结构(260)包括固定座(261)、固定杆(262)和紧固件(263),所述固定座(261)通过紧固件(263)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0)上,所述固定杆(262)固定且悬空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61)上,所述固定杆(262)与所述第一连杆(2521)转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252)的数量为二,一所述联动结构(252)设置所述拉杆(251)的一端,另一所述联动结构(252)设置于所述拉杆(251)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230)的数量为二,且一所述折叠板(230)位于所述固定板(220)一侧,另一所述折叠板(230)位于与所述固定板(220)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0)和所述折叠板(230)均为防护网片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插装在预埋的电梯井套管中;能够折叠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面用于安装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上,所述基板的顶面设有多对安装对扣,所述安装对扣的轴线与折叠轴线交叉设置;第二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穿设在一对所述安装对扣中,且其两端能够伸出所述基板设置。能够更加安全的安装电梯井防护,安全风险系数低,安装难度小。本技术应用于搭建电梯井的辅助平台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罗领,王子尧,邱水平,马威,雷婷,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