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

文档序号:34051988发布日期:2023-05-05 15:5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此装置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先张法或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为背景,具体做法是先将装置定位安装在预应力钢筋上,然后将预应力钢筋按要求布置。由于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后很容易出现松弛而导致应力损失情况,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和使用中,预应力损失占 20%~30%,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大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后易出现松弛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预应力筋上的变截面套环,变截面套环上设有开口,变截面套环的开口两侧设有相配合的可拆连接件。

4、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截面沿着变截面套环的轴线从一端往另一端逐渐缩小。

5、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外环面为斜面,且斜面从大截面一端往小截面一端向靠近变截面套环的轴线倾斜。

6、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外环面为轴对称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大截面朝向预应力钢筋预应力张拉的反方向套设在预应力钢筋上。

8、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为可形变开口环。

9、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内环面为圆柱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内环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变截面套环的开口处分别设有承接垫片,两个承接垫片可拆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承接垫片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套在预应力钢筋上,且大截面朝预应力张拉的反方向,混凝土浇筑后或者孔道灌浆后,可以较好的增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聚力,防止预应力钢筋出现松弛状况,减少应力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预应力筋上的变截面套环(1),变截面套环(1)上设有开口,变截面套环(1)的开口两侧设有相配合的可拆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截面沿着变截面套环(1)的轴线从一端往另一端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外环面为斜面,且斜面从大截面一端往小截面一端向靠近变截面套环(1)的轴线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外环面为轴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大截面朝向预应力钢筋预应力张拉的反方向套设在预应力钢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为可形变开口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内环面为圆柱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内环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或8任一项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套环(1)的开口处分别设有承接垫片(2),两个承接垫片(2)可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垫片(2)通过螺栓(4)和螺母(3)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预应力筋锚固后应力损失的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预应力筋上的变截面套环,变截面套环上设有开口,变截面套环的开口两侧设有相配合的可拆连接件。本技术通过套在预应力钢筋上,且大截面朝预应力张拉的反方向,混凝土浇筑后或者孔道灌浆后,可以较好的增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聚力,防止预应力钢筋出现松弛状况,减少应力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惠存,王阳光,海然,柳明亮,杨飞,焦永康,雷世界,侯松,马泽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原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