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1948发布日期:2023-07-25 18: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


背景技术:

1、柱体在浇筑后通常需要在采用外包型钢对其进行加固,以保证流体的稳定性,而浇筑过程中,由于需要将下一层的楼体浇筑好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浇筑,分开浇筑的每层楼的柱体之间容易出现偏位,使得上下楼层的加固难以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现有的外包型钢在加固过程中,由于角钢无法穿过已浇筑好的楼板和柱体,使贴靠于柱体表面的角钢只能对本层的柱体进行加固,难以将不同楼层的柱体进行连接构成整体,分离式的加固构件使柱体之间的力学性能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角钢和水平板,所述角钢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

3、所述角钢将柱体包裹,所述水平板将所述柱体与楼板进行加固连接;

4、所述楼板上下的两根所述柱体通过所述水平板连接成整体。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多个所述水平板围绕于所述柱体端面后连接成整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平板采用钢板,其长度为90-120cm,宽度为10-15cm。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角钢与所述水平板的连接处通过加强钢箍增大连接端面。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角钢设置于所述柱体的边角处,所述角钢通过多个缀板进行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缀板均匀设置在每两个所述角钢的竖直平面上。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角钢与所述柱体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填充。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粘附层还设置于所述楼板与所述水平板之间。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粘附层为泡沫胶层构成。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楼板与所述水平板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水平板后插入所述楼板。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由角钢和水平板构成的加固组件,将分布在楼板上下两面的主体进行整体加固,通过整体加固抵消上下柱体在浇筑时产生的偏差度降低的力学性能,同时增强建筑的整体力学性能,使整体达到更好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钢(11)和水平板(12),所述角钢(11)与所述水平板(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板(12)围绕于所述柱体(2)端面后连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2)采用钢板,其长度为90-120cm,宽度为10-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1)与所述水平板(12)的连接处通过加强钢箍(13)增大连接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1)设置于所述柱体(2)的边角处,所述角钢(11)通过多个缀板(14)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板(14)均匀设置在每两个所述角钢(11)的竖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1)与所述柱体(2)之间通过粘附层(4)进行填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4)还设置于所述楼板(3)与所述水平板(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4)为泡沫胶层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3)与所述水平板(1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螺杆(15),所述螺杆(15)贯穿所述水平板(12)后插入所述楼板(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柱偏差加固组件,包括角钢和水平板,角钢与水平板固定连接,角钢将柱体包裹,水平板将柱体与楼板进行加固连接,楼板上下的两根柱体通过水平板连接成整体;由水平板和角钢构成的加固组件,将楼板上下对应的两个柱体通过楼板连接成加固整体,使每层的柱体与上下层的柱体的加固组件相互联系,有效降低对应柱体之间偏差度带来的影响,增强建筑的整体力学性能,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波,游闽华,葛志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汇丽建筑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