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古保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0093发布日期:2023-05-17 17:1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考古保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考古保护大棚,属于考古设备。


背景技术:

1、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要想获取人类遗存信息资料,发掘工作必不可少,也可以说,没有发掘,考古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考古发掘工地大多以探方为单位向下挖掘,探方包括发掘坑以及相邻两发掘坑之间的隔梁(即隔墙),且探方的面积通常为10m×10m,发掘坑的面积为9m×9m,隔墙的面积为1m×9m。在考古工作中,只要有发掘活动,就必须有发掘工地的保护措施,否则,发掘出来的遗存信息可能因下雨或吹风顷刻之间遭到破坏,甚至是灭失,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古人类研究资源,毁坏了就不复存在了。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钢结构大棚对发掘工地进行保护,钢结构大棚具有较大的跨度,可以覆盖更大面积的发掘工地,且具有良好的遮风、挡雨以及抗雪效果。但是在建造钢结构大棚时,不仅搭接难度大、建造周期长、造价较高,而且由于钢结构大棚的支撑柱需要通过下挖深坑来预制基础,因此不仅很有可能会损毁遗址地下文物,而且考古挖掘结束后也不便移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古保护大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钢结构大棚需下挖深坑预制基础而导致易损毁遗址地下文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考古保护大棚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考古保护大棚,包括框型底梁以及固定支撑在框型底梁上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以及四周侧部均设置有封闭罩,框型底梁用于与至少一个探方适配且用于支撑在地面和/或探方的隔墙上;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框型底梁上的配重结构,和/或,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框型底梁与地面和/或框型底梁与隔墙之间以限制框型底梁移动的限位结构。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开拓性地提出了一种考古保护大棚,本实用新型的考古保护大棚中,由于框型底梁用于与至少一个探方适配且用于支撑在地面和/或探方的隔墙上,固定支撑在框型底梁上的支撑架的顶部以及四周侧部均设置有封闭罩,以此通过封闭罩可封闭考古保护大棚,使考古保护大棚罩设的相应探方能够免受雨雪天气以及风吹的影响;同时又由于框型底梁上设置有配重结构,和/或,框型底梁与地面和/或框型底梁与隔墙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制框型底梁移动的限位结构,因此通过配重结构和/或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框型底梁的移动,使框型底梁能够稳定支撑安装在地面或隔墙上,增强了考古保护大棚的抗风能力,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无需下挖深坑预制基础,因此不仅方便了考古保护大棚在考古发掘工地的搭建,有利于缩短搭接时长,而且也不易损毁遗址地面下的文物。

5、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呈u形且用于骑跨在隔墙上的支架,支架包括横架和两个连接在横架两端的立架,横架用于支撑在框型底梁上,两个立架用于分置在隔墙的宽度方向两侧。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支架的横架用于支撑在框型底梁上,且由于两个立架用于分置在隔墙的宽度方向两侧,这样不仅能够依靠支架的重量以及横架与框型底梁的挡止限制框型底梁的向上移动,而且也能够通过立架与隔墙的挡止限制框型底梁的水平移动,使得框型底梁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在地面和/或隔墙上,有利于进一地增强考古保护大棚的抗风能力。

7、进一步地,支架还包括固定在两个立架的相对侧部上且平行布置的挡板,两个挡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间距用于与隔墙的宽度适配。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挡板能够使支架更加均匀地对隔墙进行施力,有利于避免支架损伤隔墙,另外,由于隔墙为土隔墙,因此通过相对板面之间的间距与隔墙的宽度适配的两个挡板对隔墙的夹持,能够加强隔墙的强度,有利于降低承重的隔墙被压塌的风险。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门形桁架,门形桁架包括用于与框型底梁固定相连的立梁,所述横架上设有供立梁穿过的穿过结构。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穿过结构能够使支架设置在立梁所在的位置,且由于立梁所在的位置为隔墙的主要承重位置,因此通过支架加强隔墙上立梁所在的位置强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隔墙被压塌的风险;另外,通过设置门形桁架,能够使考古保护大棚的内部无需设置支撑柱,这样能够进一步避免支撑柱的设置对文物的损伤。

11、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和/或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对考古保护大棚的室内进行采光的采光结构。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光结构能够利用太阳光实现自然照明,有利于减少用电量,降低成本。

13、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封闭罩顶部的采光板,支撑架上安装有与采光板对应布置的遮阳帘。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封闭罩顶部的采光板不仅能够封闭考古保护大棚,使考古保护大棚内部能够免受雨雪以及风吹的影响,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扩大采光量,满足室内的光线需要;通过遮阳帘能够在太阳爆嗮时起到遮阳作用,避免了太阳强光对工作人员以及文物的伤害。

15、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罩的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窗户。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窗户不仅能够对考古保护大棚内部进行通风,而且也能够实现自然采光,降低用电量。

17、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罩的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门。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了门的设置,无需在隔墙上设置门来进出考古保护大棚,另外,门也能够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以及通风换气。

19、进一步地,配重结构为配重件,框型底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件的放置槽。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放置槽方便了配重件在框型底梁上的放置,同时也能够使配重件稳定地放置在框型底梁上,避免配重件滑出框型底梁。

21、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和/或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对考古保护大棚的室内进行换气的换气结构。

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换气结构,能够改善考古保护大棚内的空气质量,使得室内的考古工作人员更加舒适。



技术特征:

1.一种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型底梁(30)以及固定支撑在框型底梁(30)上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以及四周侧部均设置有封闭罩,框型底梁(30)用于与至少一个探方适配且用于支撑在地面和/或探方的隔墙(20)上;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框型底梁(30)上的配重结构,和/或,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框型底梁(30)与地面之间和/或框型底梁(30)与隔墙(20)之间以限制框型底梁(30)移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包括呈u形且用于骑跨在隔墙(20)上的支架(40),支架(40)包括横架和两个连接在横架两端的立架,横架用于支撑在框型底梁(30)上,两个立架用于分置在隔墙(20)的宽度方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支架(40)还包括固定在两个立架的相对侧部上且平行布置的挡板(43),两个挡板(43)的相对板面之间的间距用于与隔墙(20)的宽度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门形桁架(50),门形桁架(50)包括用于与框型底梁(30)固定相连的立梁(51),所述横架上设有供立梁(51)穿过的穿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和/或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对考古保护大棚的室内进行采光的采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封闭罩顶部的采光板(140),支撑架上安装有与采光板(140)对应布置的遮阳帘(150)。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的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窗户(100)。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的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门。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配重结构为配重件,框型底梁(3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件的放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考古保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的顶部和/或四周侧部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对考古保护大棚的室内进行换气的换气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考古保护大棚,考古保护大棚包括框型底梁以及固定支撑在框型底梁上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以及四周侧部均设置有封闭罩,框型底梁用于与至少一个探方适配且用于支撑在地面和/或探方的隔墙上;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框型底梁上的配重结构,和/或,考古保护大棚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框型底梁与地面和/或框型底梁与隔墙之间以限制框型底梁移动的限位结构。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钢结构大棚需下挖深坑预制基础而导致易损毁遗址地下文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林,陈青山,涂强,马晓颖,涂劲,张晓军,闫鹏,孙珂,赵稼祥,陈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迈(洛阳)航空防护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