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3004发布日期:2023-05-12 11: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


背景技术:

1、室内装修木工施工阶段施工吊顶时,首需要将龙骨固定在房屋的顶面,并将石膏板覆盖在龙骨的表面后,涂上腻子,进行喷漆以完成施工阶段,但是在长期的入住过程中,吊顶的90°转角处,往往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在施工阶段,石膏板在转角处往往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且在转角处的龙骨未设置有承重件,在受到应力影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开裂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包括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侧呈l型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且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的连接转角处焊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第一龙骨所述第二龙骨的底部以及内侧均通过汽钉连接有石膏板,且所述石膏板之间的连接转角处均通过汽钉连接有l型固定件。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的底部转角处呈45°连接有连接件。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均匀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相较于木质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力度,从而减少龙骨变形的现象。

5、进一步的,所述石膏板的拼接处均设置有挂网,且覆涂有腻子,挂网用于放置在拼接处,以避免腻子在后期出现开裂现象。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横杆,且横杆处均通过汽钉与所述石膏板连接,在组装时,避免出现因连接不稳定而开裂的现象。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与l型支撑杆的设置,每组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之间所连接的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杆,以提供连接处的支撑性,以分散应力,进而减少因应力所带来的吊顶开裂的现象,同时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底部所连接的连接件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有效地分散转角处的压力,进而提高其稳定性,从而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

9、2.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固定件的设置,在转角处用汽钉连接的l型固定件,以起到保护石膏板连接转角处的作用,并配合连接处所设置的挂网,以避免腻子在后期出现开裂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包括第一龙骨(1)与第二龙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1)的一侧呈l型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2),且所述第一龙骨(1)与所述第二龙骨(2)的连接转角处焊接有l型支撑杆(6),所述第一龙骨(1)所述第二龙骨(2)的底部以及内侧均通过汽钉连接有石膏板(3),且所述石膏板(3)之间的连接转角处均通过汽钉连接有l型固定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1)与所述第二龙骨(2)的底部转角处呈45°连接有连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1)与所述第二龙骨(2)均匀为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3)的拼接处均设置有挂网,且覆涂有腻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1)与所述第二龙骨(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横杆,且横杆处均通过汽钉与所述石膏板(3)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装修吊顶的防开裂结构,包括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侧呈L型固定连接有第二龙骨,且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的连接转角处焊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第一龙骨所述第二龙骨的底部以及内侧均通过汽钉连接有石膏板,且所述石膏板之间的连接转角处均通过汽钉连接有L型固定件,通过连接件与L型支撑杆的设置,每组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之间所连接的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杆,以提供连接处的支撑性,以分散应力,进而减少因应力所带来的吊顶开裂的现象,同时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底部所连接的连接件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有效地分散转角处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华,覃雪媚,梁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星华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