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9587发布日期:2023-04-26 19:2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简称alc(autoclavd lightweight concrete)板,具有轻质、防火性能及隔音性能好、绿色经济、施工便捷等优势。它是以硅砂、水泥、石灰为主要原料,由经过防锈处理的钢筋增强,经过高温、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制品。其隔音与吸音性能俱佳,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轻质性比重为0.5,是普通混凝土的1/4,大大降低了墙体的自重,减低建筑物基础造价。产品有外墙板、内墙板、楼层板和屋面板等。

2、由于目前施工现场施工进度,赶工期的现象愈发频繁,主体结构同内部砌体施工同步进行,alc板施工上料则愈发困难,导致板材磕碰破损率大大提升,从而影响板材结构性能,导致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并且板材上料施工速度慢,上料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alc板施工上料容易磕碰板材、破损率较大,且上料施工速度慢、上料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不容易磕碰板材、成本较低的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焊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轴承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轴承在所述支撑轴上对称布置,所述轴承外套装转筒,所述转筒与两端轴承的外圈焊接固定,所述转筒长度小于所述支撑轴长度。

3、优选的,所述支架采用l型角铁,所述支架包括两个长角铁和四个短角铁,两个所述短角铁分别焊接在一个所述长角铁的两端,两个所述长角铁通过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长角铁与所述短角铁垂直。

4、优选的,所述支撑轴采用螺纹钢,所述螺纹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长角铁上。

5、优选的,所述转筒采用空心圆型钢管,所述钢管壁厚不小于5mm。

6、优选的,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cm。

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8、(1)本申请通过将支撑轴固定在长角铁上,再通过轴承连接转筒和支撑轴,当需要对alc板进行吊装时,可以先将该装置固定在窗台压顶上,装置垂直方向受力,各组件间焊接固定,连接可靠,在施工现场物料提升机及塔吊拆除的情况下使用汽车吊吊装,通过尼龙带捆绑alc板,起吊后将其移动到窗口位置,底面放在转筒上,通过轴承转动避免对alc板造成磨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整体结构紧凑,解决了上料难的问题,实用性较强;

9、(2)支架采用l型角铁,螺纹钢焊接在两个长角铁上,短角铁贴合在窗台两侧将装置定位,长角铁设在窗台上表面上,转筒设在长角铁方向上,可以更好的分散受力,避免对alc板造成损伤;

10、(3)钢管壁厚不小于5mm可以保证钢管受力不会变形,保证装置运行可靠;

11、(4)轴承间距不大于60cm,可以保证转筒受力时不会导致中间塌陷失去支撑,为alc板输送提供更好的支撑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焊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轴承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轴承在所述支撑轴上对称布置,所述轴承外套装转筒,所述转筒与两端轴承的外圈焊接固定,所述转筒长度小于所述支撑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l型角铁,所述支架包括两个长角铁和四个短角铁,两个所述短角铁分别焊接在一个所述长角铁的两端,两个所述长角铁通过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长角铁与所述短角铁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采用螺纹钢,所述螺纹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长角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采用空心圆型钢管,所述钢管壁厚不小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蒸压加气轻质混凝土隔墙板上料运输装置,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焊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轴承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轴承在所述支撑轴上对称布置,所述轴承外套装转筒,所述转筒与两端轴承的外圈焊接固定,所述转筒长度小于所述支撑轴长度。其解决了现有ALC板施工上料容易磕碰板材、破损率较大,且上料施工速度慢、上料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ALC板上料运输中。

技术研发人员:姜俊壮,杨宏义,张栋,刘维福,于浚洪,苗迎福,王雯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利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